张玲玲
《穷人》是列夫·托尔斯泰根据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一首诗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编的。每次教这一课我都被穷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心灵和善良的品质所深深感动;被作者精炼的语言文字及精彩的细节描写所吸引。
按新课标算,教《穷人》这也是第三次了。作为组内公开课这倒是第一次上。对我和学生着实是个挑战。第一、小说的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太遥远,学生相关的知识有限,有些内容学生很不好理解。第二|、课文篇幅虽不长,但是可供挖掘的点很多,要是展开讲,两节课根本就讲不完。
备课前,我结合单元导读和本课内容,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1、读准“嗯”“ 熬”等多音字,会写“虑”等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忐忑不安”、“汹涌澎湃”、“熬”等词语的意思。2、初步感受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将叙事诗改写成小说的高超写作技巧;创生语境,迁移习作,初步尝试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3、主动钻研文本,多元解读,从字里行间读懂穷人的“穷”与“不穷”,充分感受穷人的美好品质。
备课时,我把课文内容分成三大块:第一课时完成前两块内容:第一块:追溯“穷”,整体感知。了解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梳理小说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第二块:紧扣“穷”, 探究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穷人的“穷”? 第二课时完成第三块内容:品味“穷” ,以写促悟。(公开课是第二课时)
教学第一课时,在了解作者及作品后,我引导学生用这五个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桑娜、渔夫、五个孩子、西蒙、两个孩子。在检查完生字词语的预习以后,我让孩子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因为课文全文找不到一个“穷”字,同学们在默读课文后,从穷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室内陈设、寡妇睡的稻草铺,以及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特别是五处省略号)中充分感受到“穷人真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我认为在孩子们在第一课时这方面有了较好的表现。因此,第二课时,我决定更多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读自悟,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并且在读中生疑,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发现、生成、感悟。
一上课首先我由一道数学题激趣导入:“从数学的角度来说,5+2=7,它只有一种含义。但从从语文的角度来说,5+2=7,又有什么含义呢?”同学们回忆《穷人》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说出:渔夫和妻子桑娜一家有5个小孩,生活过得非常的艰辛,但是他们却不顾自家的贫穷,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所以现在他们要抚养7个孩子。我紧接着孩子的话说:“上节课我们从课文字里行间充分感受了穷人的“穷”。但是,如果这篇文章只让你读出了一个“穷”字,那就是托尔斯泰改写的失败,穷人身上不只有穷啊!那还有什么?”课件出示: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我让请孩子们边读边做批注。我一边巡视一边提示孩子们:“也许是一番对话,也许是一个动作,也许是一处细节,也许是一个标点,也许是环境描写,也许是内心独白,都能读到穷人身上很多很多的东西。”
汇报时,孩子们从“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了”这句话不经意的动作描写中、从“直觉”一词中感受桑娜的善良。我特別引导孩子们从五处省略号走进桑娜内心世界,细细品味桑娜的挣扎、纠结、自责、担忧、害怕、恐惧、欣慰。从这些品读中,孩子们更加感受到穷人的善良和高尚。我接着用课件出示一组词语,并用红黑两种颜色标出。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体会到:海上波涛轰鸣、汹涌澎湃,环境恶劣,屋外那么冷、那么黑;小屋里却是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孩子们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让人感觉那么温馨,是那么温暖。屋里屋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感受到桑娜的勤劳、能干。这也是让我体会到托尔斯泰写文章的高明之处。我引导孩子们读这句话:渔夫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掻掻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孩子们从渔夫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渔夫思考时的愁苦,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敢于担当的勇敢和责任,以及选择善良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将更加艰辛。孩子们边读边悟,积极踊跃地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想法。
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让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他们对语文作品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从中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人物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这次教学设计和以往一个最大不同点,我引导让孩子们把目光投注到西蒙死去后的场景描写——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让孩子们画出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这在以往教学中我是没有关注过的。我是想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
很快孩子们又一次发现了西蒙家更“穷”,连被子都没有。 母亲临死前的一个动作:显然母亲在临时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们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正香正甜。孩子们从这句话中感悟出母亲很爱她的孩子的,这里看出了伟大的母爱。我引导孩子们看一个细节——“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展开想象说一说这个母亲想要抓住的是什么?最后我说: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描述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适当运用省略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出示课件:西蒙脸色苍白,神情黯然,望望身边躺着的两个孩子,内心充满着不舍、担忧与矛盾。她沉思着:“ 。”通过同学们一说一写,我的内心都受到强烈的撞击——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母亲啊!可在我以往教《穷人》时,都忽略掉了。我对同学们说:“其实,西蒙她是多么爱孩子,也非常爱邻居——她多么希望邻居能收养她的孩子,但她不愿意把负担转嫁给邻居。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穷人,同样非常了不起!她身上同样拥有——善良,勤劳,伟大的母爱。”到此这,孩子们深深感悟到“穷人不穷”。
这堂课,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确实有了对课文较深层次的感悟,在语言习作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发现、感悟、生成、收获。但是我认为有两点不足:第一、我对时代背景介绍地的少了,孩子们当时的社会制度不理解。比如陈泽北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穷人每天早出晚归,那么辛苦,可为什么还那么穷?第二、最后结束时虽然作了总结,但应该回到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从语文的角度解答5+2=?这样使孩子们的认识更明确,课堂结构更完整。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考虑不周全的结果,也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
想一想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任务不应该是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