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爸爸,重返童年

2019-09-10 07:22
父母必读 2019年12期
关键词:魔怪童书绘本

我们的童年记忆已经像碎片一样散落四处,有时候它会闪光,但更多时候它会消失不见。有一个绝妙的办法可以让我们将这些记忆全部重拾,并且有序地串联起来,帮我们清晰地回望自己的童年。那就是成为父母。

田宇在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任教了很长时间,如今数位出色的年轻原创绘本创作者都曾受教于他,他也是研究绘本创作较早的几位专家之一,属于爱绘本也懂绘本的人。中间有一段时间,田宇离开了绘本创作工作室,以创办一家“没有围墙的艺术大学”为初衷,利用互联网为大众做艺术普及和艺术教学,非常受欢迎。正当这项事业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他悄然地回归了童书创作的行列,每日俯身于十几平方米的斗室之中,专心地“拆解”儿童文学作家的文字,醉心于用构图和绘画搭建出一个又一个属于孩子的奇妙童书王国。

和几年前的作品《蝇王》《大囍出生》等比起来,他的最新作品《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简直就像是一个有着专业绘画技能的几岁儿童创作出来的,童心丰盈,童趣满满。绘本中小主人公的每一个肢体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次的内心独白,都能赢得孩子的热烈共鸣。这是田宇自己的童年记忆吗?还是源于他成为爸爸之后对女儿的养育体验呢?

被混淆的童年

成为爸爸,会不会是自己人生的里程碑、分水岭,之后将变成一个成熟但无趣的“大叔”,是田宇一直担心也一直在思考的话题。但事实是,他觉得养育过程和自己想象的并不太一样,女儿的到来没有让他与过去的自己分离,反而,女儿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回了那个已有些被自己遗忘的童年世界,尤其是自己3岁之前的记忆闸门突然被打开了。

“我们的童年记忆通常是从五六岁以后开始的,好像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有了记忆,而且都是碎片化的记忆。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我突然找到了3岁前的自己——原来我小时候那么聪明,原来妈妈在我的脸上留下了那么多的吻,原来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后来教的……”成为爸爸的田宇不停地回忆起自己童年里的一些细节,但是他又不知道,这些突然涌现的感受到底是属于自己的童年记忆,还是属于女儿现在的童年。不过这种混淆感并没有令他困惑,反而是像饮酒后的微醺,让他沉醉和享受。对啊,这就是成为父母之后的一个巨大秘密,没有当过父母的人恐怕难以体会;在我们最初与孩子亲密无间、融为一体的那段日子,我们可以任由自己的人生被增加一段段的插叙,和孩子一起重返童年,不管是那些令我们怀念的时光,还是已经被完全忘记的时光。也许这才是为人父母的真正乐趣所在吧!

能够在女儿的引领下经常“穿越”回童年的田宇,越来越有给孩子创作童书的感觉,他已经不再拘泥于艺术创作的局限,而是善于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思考方式进行创作,比如放大好玩,淡化道理。他也比之前更能理解到儿童文学作家们藏于文字中的密码,那些密码可以随意将孩子带到一个个想象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他的工作,是让这个世界比孩子想象的还酷,还出人意料。

孩子就是那样儿啊!

《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里的“我”,是一个爱踢足球、跑得飞快,但是正在被噩梦困扰的孩子。很多看过这本书的孩子都觉得,书里画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很想知道田宇是怎么把小主人公画得让孩子们觉得如此亲切的,他的回答也很轻松:孩子就是那樣儿啊!

田宇对女儿在婴儿期的记忆,就是两条小胖腿上穿着纸尿裤,因为她出生后不久就是炎热的夏天。田宇说他当时特别喜欢看到女儿睡觉时穿得很舒服,舒展四肢、惬意地躺在床上的样子,所以他不会把“我”画成一个穿着整整齐齐的睡衣、睡裤的孩子,因为他觉得那不是他“认识”的孩子。

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睡觉

“我”在睡觉时,一直穿着一件画有“32”数字的球衣,这也和发生在田宇女儿身上的小故事有关。他说女儿1岁多的时候,开始抱着妈妈的一件旧睡衣睡觉,虽然妈妈后来不再穿那件睡衣,睡衣也被洗了很多次,但它依然是女儿睡觉时的必需品。据女儿说,那上面有“妈妈的味道”。最后,女儿不仅要抱着这件旧衣服睡觉,还要穿在身上,因为那是她的最爱。再过一段时间,女儿开始迷上一种带蓬蓬纱的裙子,睡觉的时候坚决不脱。这些养育体验,让田宇为“我”设计了球衣当睡衣,因为“我”酷爱踢足球,所以,穿一件洗干净了、舒服又吸汗的旧球衣睡觉非常合理,因为那是他最喜欢的衣服啊!

听妈妈的话:内裤每天都要换

在小主人公的服饰设计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很难被成人发现,但是善于看图的小朋友却能很快发现它,那就是“我”的内裤是每天都在换的。这也是源于田宇对妻子养育规则的观察,比如他觉得妻子对女儿的很多事都管得比较宽松,但是有一些规则却定得很严格,比如每天晚上睡前刷牙、换小内裤,因此他把这个生活细节搬进了书里,变成了小主人公的妈妈在书中没有说出来的规则——我可以允许你穿着自己喜欢的球衣睡觉,但是内裤要每天换哦!

先用自己最擅长的办法解决问题

发现大人靠不住,决定开始自己去解决做噩梦这件事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就是把球鞋带上床,再逃跑的时候穿上球鞋,因为这是最容易被“我”想到的方法,也是小主人公最擅长的事。在这本书的其他画面中,田宇“藏”进了足球、奖杯、奖牌、被罩上的闪电图案等设计,暗示着小主人公善于奔跑,而且跑得很快,所以他理所当然想到的也是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对付睡魔怪,这非常符合孩子的思维方式。

穿上球鞋睡觉、把强光手电筒和榴梿抱进被窝,这三次对抗睡魔怪的想法和过程,在成人看来有些荒诞,但在孩子们看起来却都很自然,而且还会觉得小主人公很厉害,能想出这么多“高级”的办法对付自己害怕的东西,因为这些“武器”都来源于他们身边的现实生活,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幻想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活时,会让他们感觉迷茫,只有把想象的根扎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再把枝丫伸展到云天之外,孩子们才能由此攀登到一个可以随意想象的魔法世界。

童书,无代际的“沟通语”

因为工作的关系,田宇家藏有几千本童书,他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女儿一起看绘本,给她讲童书里的故事。田宇很坦诚,他说这并不是因为他具备多么好的教育理念,而是因为在当初他独自面对一个小小的,还完全听不懂他说话也不会和他说话的小家伙时,不知道干什么好,就从家里的任意什么地方顺手拿出一本童书来,抱着女儿一起看、给女儿讲。反正小家伙也听不懂,他既可以按照书上的文字念,也可以信口开河地随便和女儿“唠嗑”,小家伙都会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一会儿看看形状、色彩变换丰富的画面,一会儿看看喋喋不休地在说着什么的爸爸。其实,对于每一位爸爸来说,小婴儿都是最亲切的陌生人,有着最近的血缘关系,但又完全不了解彼此。尤其是爸爸还不像妈妈,妈妈在怀孕初期就已经进入了母亲角色,而很多爸爸则需要在和孩子相处很久后才能找到做父亲的感觉。没感觉的时候干什么呢?于是田宇“发明”了这种和女儿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的“沟通大法”,也是他独自哄娃时屡试不爽的绝招。等到女儿3岁,几百本童书已经被父女俩“唠”完了,父女俩的关系也格外亲密。女儿渐渐长大,能和田宇一起玩的游戏越来越多,能沟通的语言也越来越多,但是田宇一直忘不了,童书是他最初与女儿沟通时的“婴语”,是他还没有完全融入父亲角色时的指路灯。

一天,田宇在家里画画,妻子在厨房做饭,奶奶陪着孙女玩。突然,客厅传来老太太這样的一些话:

“在奶奶家那边,这叫蚂蚱。奶奶家在东北,我们小时候都管这个叫蚂蚱,不叫蝗虫。”

“哎呀,你爸小时候可喜欢逮这个玩儿了,抓着它的腿,看它往前蹦。”

田宇有点纳闷,老太太怎么想起跟孩子聊起这个了呢?于是他跑到客厅一看,原来奶奶正拿着一本松冈达英的《蹦》和孙女一起看呢!田宇说那一瞬间,他突然明白了童书在亲子关系中的独特作用,如果没有这本童书,奶奶也许完全没有机会和孙辈去说这样的往事,而现在,童书中的一幅画面打通了三代人的童年,让他们在一个奇妙的空间里谜一般地相遇了。

童书中的很多故事、很多画面,对于孩子来说是新鲜的,但是对于成人来说,是具备唤醒功能的,就像《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一样,田宇相信每一个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成人,都会回忆起自己躲在被窝里怕黑、怕妖怪的童年。

童书确实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让我们暂时消失代际的隔阂,进入到同一个时空;童书也能创造一种契机,它让我们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无缝连接,让我们找到一条重返童年的秘密通道。

猜你喜欢
魔怪童书绘本
“我最喜爱的童书”五周岁了!
绘本
绘本
绘本
童书与童年
李明淑:助力中国原创童书走向世界
小魔怪要上学
童书“贵族化”令人担忧
阴影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