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
摘要:美育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维,谈及美育,势必需要对“美”这一概念有一定的认知,而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美育一直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它的提出及其所指向的正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它是普及而自由的。
关键词:审美;美育;发展
审美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也是人格的内在要素之一。1793年,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以书信体写成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美育理论。席勒将古代希腊社会与近代欧洲社会进行了对比,他认为在古希腊社会中,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也十分谐调。他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将美育提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来认识。
美育的提出丰富了对于学生个体发展中对美的追求。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需要艺术美学,同时需要“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并借助虚拟的文学美学世界给予学生美感的享受。以此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然而至今无人能明确定义或解释“美是什么”,“美是什么”这一简单命题已经困扰了哲人几千年,从柏拉图提出千古疑问开始,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前仆后继地提出了无数关于美的定义,但这些定义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可。朱光潜在《谈美》中以一个很具体的事例入手试图阐释“美”:从我们对一棵古松的态度来谈,同一棵古松,木材商看到它值多少钱,植物学家看到它的生长结构,画家看到它的气质风韵,也就是“美感”这便是我们对待客观对象“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几种不同态度。通过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朱光潜提出“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为何木材商和植物学家没有看到美呢?并非他们不具备审美细胞,朱光潜指出人们在欣赏事物之时普遍具有一种“围城”心态。太关心利益和知识的时候,美就远了。“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省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纷扰,用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人生,才能真正沉浸在艺术的美感中。
在华兹华斯看来,孩童是最接近神性的存在,他们能够用纯净的双眼和未泯的童心去看待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包括客观的现实世界,也包括虚构的艺术世界。正基于此点,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依托,让孩子们在感受美、欣赏美、体悟美的基础上去创造美。通过满足和提高孩子的审美需要,发展孩子的审美能力,塑造孩子的审美意识,以达到美育的目标,即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和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美是阅读这一探险船上的舵手,无论方向如何改变,它所寻求的都是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让孩子们未经世事浸染的心灵在思中读,在读中思,在阅读中品味百态人生,走进故事里的春夏秋冬,走进人物内心中的五味杂陈,走进美妙文字的低吟浅唱中。让孩子沉浸于文学这一妙不可言的美丽世界的中,洞察这个虚构世界中的纷繁百态。
正如蔡元培所认为: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美育是自由的,普及的。美育可以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将孩子的情绪体验和逻辑思维有机结合,使其受文学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文学活动进行美的教育,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它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能够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
參考文献:
[1]《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谈美》朱光潜著,中华书局,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