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019-09-10 18:45:56张媛媛
新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对策

摘要:就我国当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上比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因此其在接受教育的能力上与语言分辨力等方面都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又受到自控能力比较差等影响,这就使得我国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够专心致志的听讲,导致成绩较差以及接受知识较少的现象出现。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目前学校以及老师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为中心,并围绕其提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有效对策以及提高小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兴趣;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部对新课标的颁布,小学语文在教学模式上也在进行不断深入的改革,改变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及填鸭式教学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能够做到主动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目前我国新课标对相关院校以及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了解小学生心里想法和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互动以及自主学习等新型教育模式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开展,让小学生不仅能够在教学中学习,还能够在活动中去学习,消除其对学习产生的紧张与厌倦感,促使小学生能够愉悦的接受知识,调动其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在最大程度上对小学生学习的潜力进行挖掘。

一、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小学教育属于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为了给学生在日后写作与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认字与识字[1]。由于写作最需要的就是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环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并且大胆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我的家乡》这一篇课文的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让其想象记忆中家乡的一草一木或者是向往中的家乡景色,并在画纸上进行勾勒,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与掌握知识内容。

二、课堂板书要具有艺术性且独特新颖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课堂知识传授的时候,要注意板书的格式、颜色以及字体等方面,要想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就要在板书上进行创新,在突出教学重点以及简明扼要的前提下,设计标题独特、布局新颖、版面清晰的板书,同时教师可以将板书的表现形式进行多种多样的设计,比如图表式板书、线索式板书、重复式板书、辐射式板书以及连环式板书等,并且可以通过字体变换、图片插入、彩笔以及线条等醒目的表现方式,对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具有艺术性气息且独特新颖的板书,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对知识做到深刻的理解与掌握,进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

刚入学的小学生注意能力比较差,具有贪玩好动等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依据,通过运用事物具备的形象性与直观性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2]。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设计形象生动的图像以及色彩鲜艳的画面,使抽象的知识点变成直观的、容易接受的形式。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课件,播放一些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观,五光十色的大海,多种多样的珊瑚、龙虾、海参、鱼群、海马、海龟以及栖息在森林之中的鸟儿等,在配上宛转悠扬的古筝音乐,将学生带入到文章的画面之中,真正进行欣赏与感受,进而促使学生们在试听结合的课堂中愉悦的接受知识,调动其学习兴趣,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只有掌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思想活动,才能进一步的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语文属于初级阶段的教育,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心智不够成熟,思维上更注重形象,对课本之中抽象的知识点与文字做不到完全的认知与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到真实且良好的环境中去学习,通过调动感官认知的方式,激发内心的情感体验与想法,进而对文章进行理解与掌握。与此同时还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买来一些小蝌蚪,通过学生每一天的观察,发现其成长与变化,进而再与课文之中描写的内容进行对比,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为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增添一份乐趣。

五、提升教師自身素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自身就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这样才能给学生们做好榜样。教师要想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要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感情,自然而然的就会喜欢听教师讲课[3]。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学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的使学生敞开心扉,不仅能够在学习上甚至在生活上都可以令学生相信老师。

结论: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促使小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接受并掌握知识。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上要有耐心,使学生在教学中了解尊重、关爱、宽容与理解的真正含义,共同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与此同时还要重视教学模式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探索并创新教学方法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潜在能力,调动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在了解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遵循教育规律,进而实现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裴健.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J].华夏教师,2019(06):23.

[2]东铁红.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48-49.

[3]田小艳.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小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00.

作者简介:张媛媛,研究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