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文化强烈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逐步下降。为全面夯实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基础,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为基底,营造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氛围;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根基。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对策
十九大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稀缺的人才精英,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事关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大计,对民族地区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网络文化强烈冲击,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环境、新思想的相互碰撞中,国家认同感逐步下降。因此,必须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路径,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五个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2]然而,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长背景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各自的需求不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实际,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发展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行“私人订制”式个性化培养。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为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结合考察维度及相关指标特制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问卷》。本问卷选择东华大学12个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主要围绕认知、情感和文化三个不同维度,按照不同量纲等级设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实际回收587份,其中有效问卷571份(本科523份,研究生48份),问卷有效率为97.27%。
(一)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在认知上具有从众性
少数民族学生性格质朴,成长环境相对单一,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限制,使得少数民族学生与外界信息交流相对闭塞,这就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自身认知方面具有局限性。从问卷数据看,有21.8%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国家认同受到朋辈影响“很大”或“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成长环境相对单一,自身重情义,喜欢“抱团”式学习和生活,易受到朋辈引导;另一方面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自身在获取信息、应用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从众性。
(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在情感上具有主观性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爱国热情高,担当意识强,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问题上认同度很高,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对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情感基础深厚。在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等方面,少数民族学生认同度较高,但相比于前两者有所降低,这可能与舆论宣传、政府引导等有关。
(三)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在文化上具有独立性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在与人相处过程中由于地域差异、习惯不同常常产生焦虑、自卑等不适应状况,从而使他们对自身民族更加认同,对本民族文化更加具有归属感。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20%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应该或者完全不必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此同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维度上,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的认同度要高,这说明教育程度与国家认同度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当前,国内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日益凸显,国际一体化趋势逐步盛行,导致“西化”思想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中容易蔓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站位。因此,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大学国家认同教育体系,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从整体上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
(二)高效发挥家庭高校社会组合拳作用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为基底,营造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氛围。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家庭、高校、社会协同发挥联动教育机制作用。第一,家长需要跟孩子从小灌输一个中国概念,培养孩子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孩子为中华之复兴而努力读书的决心;第二,学校拓宽实践载体,创新教育理念,积极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第三,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三)强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引领主阵地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筑牢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根基。东华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拥有行业特色和学科特色。以纺织服饰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开展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长期以来,东华大学构建纺织服饰文化实践长效机制,通过成立“锦绣丝路”实践育人工作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招募在校学生组成传统纺织服饰文化志愿者等,让少数民族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历史。东华大学以纺织服饰文化为育人载体,积极增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三、结束语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一环。高校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
[2]陳达云. 民族院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考[J]. 高校理论战线,2012(10):34-37.
[3]刘英杰,张艳波.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7):131-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计划(思政序列)课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dhsyh-dycx-2018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健华(1988—),男,江苏海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