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 姜建成
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一贯秉持的思维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六大思维能力,特别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党在面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时,应始终坚持和自觉培养马克思主义底线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党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以抵御各种风险、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高度重视在领导工作中增强底线思维能力。所谓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这表明底线思维能力是一种如何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以争取事物发展最大值的领导艺术。当人们开始对自然界、人类历史和自己的精神活动展开思考时,首先出现的就是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无穷画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底线思维就是在多样联系中把握对事物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最低点。列宁指出,政治家的全部艺术就在于找到并且紧紧掌握住最不容易从手中被打掉、目前最重要而且最能保障掌握住它的人去掌握整个链条的那个环节。领导艺术是具备通过关键环节“掌握整个链条”能力的艺术。要找到并掌握住“目前最重要”、“最不容易从手中被打掉”的最低点和关键环节,以争取实现目标的“最大期望值”。那么,如何找到这一“最低点”?毛泽东结合实际工作给予了科学说明。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是否坚持和拥护政治路线,能否做好托底、守底、保底的工作安排,将对战争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毛泽东认为,只有对这一切预先想透,有了充分精神准备,并使干部有此种准备,然后才能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走向光明的前途。领导干部只有客观认识所处的环境,凡事从坏处着眼,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尽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進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底线思维。他明确指出,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运用底线思维治国理政,形成了具有新时代发展特色的高超领导艺术,是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底线思维的重大继承和发展。
底线思维是一道防控全局性风险的思想保障
底线思维是我们党防范化解国内外重大风险、肩负繁重执政使命的善治良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我们党将底线思维运用到防范各种风险的始终,包括世界风险、社会风险和党的风险的“全局性风险”之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防范世界风险的伟大决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发展突显出的经济增长乏力,资源、能源、网络等安全问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单边主义等带来的各种威胁和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形成一条坚持合作共赢、摒弃对抗独霸的新型文明交往之路,促使世界各国齐心协力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化危机为生机、变压力为动力。作为世界文明交往的新质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共同抵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等世界风险,有效防控可能阻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风险,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厘定明晰的和平底线、安全底线、合作底线、正义底线。
坚守为民底线是防范重大社会风险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来自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安全有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关键在于有效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多问题,切实做好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工作。坚守为民底线与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有着紧密的正相关性。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守好为民底线就要积极预防、努力化解、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处理好关涉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扫黑除恶,不断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防范全局性风险的重中之重。在各类重大风险中,党内的风险和隐患具有严峻性、复杂性、尖锐性、长期性。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着力解决党内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各级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于在被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学习、工作、生活。将夺取反腐败斗争的伟大胜利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防范全局性风险的一项重要底线思维。
坚持马克思主义底线思维的当代价值
提高底线思维能力,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谋划工作时,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进入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底线思维的重大价值在于:第一,它是增强忧患意识,抓好各方面维护稳定、保障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安不忘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民族复兴中国梦越是接近,越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充分考量各领域、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寻求避免系统性风险的预案,在有效掌控风险的范围内实现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第二,它有助于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守住这一立场和底线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从人民立场的底线出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党设定的工作底线,“精准扶贫”就是底线思维的集中体现。第三,它是提高整体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底线思维是防控、化解各种风险与各类矛盾的前瞻性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越强,整体性科学思维能力提升越快,就越能保障推进工作的预判性、准确性。底线思维是一种辩证思维,它要求我们从普遍联系中把握关键环节,从“最低点”中争取“最大值”,化被动为主动。底线思维是一种战略思维,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底线思维也是法治思维的本质要求,与德治相比,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底线。一旦突破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法治底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就无“法”保障。底线思维还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创新是从“最低点”、最基础、最坏的底线境况中谋发展,创新思维在根本上是要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知难而进、开拓进取。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底线思维,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把控全局发展进程,不断提高整体科学的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推进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创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