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扫为敬

2019-09-10 07:22:44胡一峰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扫码名片二维码

胡一峰

扫,甲骨文是手拿笤帚的样子,本义是打扫,也有快速的意思,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疾书之状,如在眼前。而互联网语境下“扫”最常见的用法是“扫”码。

自有微信,名片用得少多了。“扫个微信”成了搭讪、攀交的口头语。大凡社交,总有礼的要求。更何况,在我们这个讲礼的国度。而礼节,无非是告诉你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名片时代,陌生人之间互递名片,先后次序是颇有讲究的。各种礼仪课都告诉我们,作为晚辈、下级、男士,应主动把名片递给长辈、上级、女士。

微信时代了,谁先扫谁更符合礼数呢?老话说,实践出真知。我悄悄试过多次,有时我主动提出扫别人微信,有时我主动亮出二维码,請对方扫之,并暗中观察两种情况下对方之神情,以此揣摩“扫码”之先后顺序如何方为妥帖,可惜至今没有得到答案。我又以此题问过多人,答案也不统一。

选择无非两种。A,位卑者主动扫位尊者之二维码;B,位卑者主动亮出二维码。然而,这两种“主动”究竟哪一种更“主动”呢?

有人认为,二维码相当于名片,主动出示二维码,相当于名片时代主动将名片递上。这看似有理,实则未必。名片接到后,收入囊中即可,扫了二维码后,却需发送验证申请。而通过与否,主动权在于二维码的持有者。如此一来,形势反转,扫码者反而像主动寻求结识的一方了。

如果换过来,位卑者主动提出请求扫位尊者之码呢?这倒避免了上面的尴尬。但微信里的二维码藏得比较深,找出二维码远不如打开“扫一扫”方便。位尊者又往往年长,我遇到过好几次因为我的“敬意”,却让长者在手机里找二维码好一阵手忙脚乱,最后只好无奈地说,还是我扫你吧!

看来,先扫为敬,还是被扫为敬?这还真是个问题啊。

猜你喜欢
扫码名片二维码
包头的名片
可以吃的二维码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山之高
歌唱艺术(2022年6期)2022-10-23 07:03:36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好日子(2022年6期)2022-08-17 07:15:10
我家的环保名片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24
二维码
童话世界(2020年32期)2020-12-18 18:15:41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伙伴(2018年1期)2018-05-14 10:49:15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中外文摘(2017年17期)2017-10-10 09:10:03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