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卢溪答:1.看网络小说的,和不看书的,区别不大。
2.看哲学、文学经典的,和看网络小说、心灵鸡汤的,区别地远。
3.持续看书的,和偶尔看书的,区别天远。
我父亲是个天赋非常突出的人,记忆力、逻辑能力、反应速度都超强。特别在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上几乎是碾压我。
从上学开始,我一直都是他打击讽刺的对象。因为他单位同事的几个子女,各方面比我强太多。从上学那时侯开始,他们就在班上前五列,而我在班上后五列。
我在他眼里,太笨。对,就是笨,记性不好,反应慢。小学时成绩很差,更加剧这种印象。
不过,他的教育方法,还是很对。他告诉我:“人要承认天资的差异。你天生资质不高,别人学一个小时。你要学两个小时才赶得上。”
我也认为自己确实蠢,所以就一直按照父亲要求的去做。别人读书的时候,我在读书。别人不在读书的时候,我还在读书。读完教科书,我还会读一些课外书,比如名人传记、小说等。长此以往。休闲时读书就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了我的娛乐活动。
这样的做法,逐渐打开了我的思维,竟然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慢慢就从倒数名次冲到了正数名次。
读那些课外书,看似无用,实际是大用。后来,我一直坚持在紧张学习中,抽出时间读课外书。特别是高中毕业以后。更是将每天坚持读书当作了我的人生信条、
现在,我依旧是那个资质平平的人。不过,回头看看曾经天赋比我好的那些人。已泯然众人矣。
两年前,有一次我和父亲喝酒,那天很高兴,两个人都喝得有点高了。
父子俩正在酣聊人生百态时,他突然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这个人,实在资质子平,比我差远了。但是你有一个优点,就是能持续读书思考,这我又比你差远了。所以,我们打成了平手。”
我笑着说:“还是您老人家比我厉害,没有您的悉心教导,我怎么可能有今日?”
说完,父子俩哈哈大笑!继续聊。我承认。父亲那套“别人一个小时,你两个小时”理论,确实厉害!
很多人为网络小说辩白,我并没有完全否定网络小说存在的意义。但就汲取知识和思想来说,想通过阅读网络小说来寻求进步,效率太低了。
书无非可以分为娛乐性和思想性两大类。有的书思想性强、娛乐性差,如哲学经典。有的书娱乐性强、思想性差,如网络小说。有的书娱乐性和思想性兼具,如世界文学名著。所以从自我提升的角度来讲,要多读思想性强的书。什么书思想性强呢?经典著作就思想性强。
读书就要读经典,读其他书是浪费时间。读经典,可以达到“以一当百”的效果。经典著作,可以反复咀嚼。历久弥新。一般的书,读完一本,可能只有一句话值得记住。但经典著作。可能每个段落都有特别精彩的语句。每个章节都闪现着洞悉人性的光辉。为什么要读经典?因为经典中的智慧经过了数代人的检验,是历史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现在的畅销书。99.9%都会被历史淘汰。一百年后,估计没有人会记得它。
总而官之,看书要取法乎上。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无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