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

2019-09-10 23:10:57王舒桐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神人罗贯中俗人

王舒桐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纯粹的俗人,是位于不同阵营的王侯将相;一类是具有俗心的神人,出难测之谋,而食王侯之禄;一类是纯粹的神人,游走四方,身怀绝技,天下闻名而行迹莫测。这里所谓“俗心”,便是一种为了实现目的不惜牺牲普遍道德的立场,换言之,它是对外的残酷打击与自诩高尚、对内的等级森严与循规蹈矩———遵循一项乱世中政治斗争的原则。俗人,他们或身为领袖,维护着自己的军事力量、舆论导向与政治野心;或担任武将之职,时刻准备证明自己的忠勇,青史留名;或身为谋士,出巧计,斗谗言,玩得顺可以蒙赏晋爵,玩得不那么顺可能命同比干。

不可否认,俗人占了整部《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绝大多数。这里的历史由他们主宰,这里的价值观也大多由他们的一举一动构成:忠、勇……它们促使一个阵营的成员更积极地为此阵营效劳,也可以说是给“主公”一人卖命。夏侯惇、五虎将也好,田丰、荀彧也罢,都逃不出这个圈子。

但是,这些品格都有一种局限:给敌方贴上标签,于是,死亡也无须怜惜。因此,百姓的血沫里浮出了英雄,兵卒的尸体上矗立着荣耀。而此时,这幽暗昏晦的画卷中,神人的不时出现就成了一抹难得的亮色。他们似乎没有立场,却似乎又具有共同的立场。他们的力量使他们虽然改写不了历史,但足以拥有不与俗人纵横斡旋的底气。他们似乎与政治无关,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反而以独有的气质,让“权力顶峰”的诸位浑身一震。

神人如华佗。

华佗,若说他是英雄,反倒显得狭隘,或许因为他身上并没有那么多的俗气。他在书中第一次出场是在吴国,治愈了大將周泰的伤;第二次,是著名的刮骨疗毒,治好了关羽的毒伤;第三次,则是屈死于曹操狱中。随着《青囊书》在火光中消逝,这位神人也就彻底消失了。他的一生貌似平淡,但仔细一想,也颇离奇———

在这三次出场中,他所治疗的三人,分属于吴、蜀、魏三个阵营。

他怎么谁都敢治?

然而,《三国演义》中,华佗作为神人的伟大,就在于他谁都敢治。按照以前的标准评判,如果说刘备是仁德的化身,那么华佗去医治周泰、曹操,也算是违背了道义。然而,罗贯中的笔触丝毫没提及这一点,哪怕只是最轻微的暗示也没有———由此我们可想而知,罗贯中之所以要写华佗,是因为在这世上除了一群打打杀杀、成王败寇的“英雄”,他似乎也隐隐约约地察觉到,还应该有另一种人存在。那是什么人呢?是一种超越世俗的人,是神人。他们,才是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不是利用价值,因为在他们眼中,每个人皆是生老病死,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尊重生命,对自己一技之长的自信胜于对名利权势的贪恋。他们的头脑很单纯,然而正是这单纯的头脑所指挥的一举一动,令俗人里极聪明的野心家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就好比善用浓重油彩的画家,在面对一张近乎空白的画作时,会陷入巨大的迷茫———因为这不仅用他的逻辑解释不通,而且他压根儿想不到还有这种东西存在。同时,他们也很清醒,因为他们一直遵从着自己的良心与理智。这种理智,是人性中的根本,而绝不需要靠外界的说教加以补充和矫正。

因此,俗人中的居高位者左右不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更不能让他们为己所用;而在英雄光辉的映照下弱小、无助的百姓,却对他们敬之若神明———三国是英雄的舞台,但华佗之所以能成为后世传颂的名医,绝不只是因为他医治过几位英雄。于吉被孙策处刑之前,受其救治的百姓竟然夹道跪拜;左慈在曹操误杀了牧羊少年的羊群之后,又为其复活羊群。他们明明没有左右大局的权势,却依旧坚守拯救苍生于水火中的信念。

当华佗因为曹操疑心其谋害自己,最终殒命曹操之手时,神人的无力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左慈一样化鹤飞去,华佗的结局才是神人最真实的结局。就在这一刻,俗人与神人的冲突发展到了极点。就在《青囊书》的最后几页被那位狱卒歇斯底里地拖出火堆时,华佗最后的遗迹也近乎消逝,而神人的道德,也在青云之上,对俗人的偷生诡计发出了最尖厉的嘲笑。

这时,读者方才梦醒,原来这样的人间根本不允许神人的存在。

三国,多见猛将杀敌无数,却难得孔明望藤甲军死伤一哭。

三国,多见俗人争权斗勇,却难见神人执青囊书跋涉九州。

佳作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三国英雄的读书笔记。作者在众多三国人物中,以神人华佗作为写作对象,剖析小人物的精神风貌,可谓独辟蹊径。《三国演义》之所以区别于完全真实的历史著作,不仅是它的情节富于传奇色彩,更是因为其中有特殊人物的出现。华佗、左慈等“神人”的出现不仅给世俗斗争增添了戏剧性,在他们身上也带有罗贯中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反思。神人的超现实本领带有演义的虚构性,但是他们尊重生命、蔑视权贵的精神风貌体现出罗贯中面对乱世苍生的悲悯情怀。本文作者对“神人”精神价值的挖掘可谓深刻而独到,是名著阅读中的个性化解读。文章在俗人众人的铺垫中推出神人群体,行文设计合理,在对比中突出华佗的神奇,并带着悲悯之心阐释其悲剧之美,论述阐发中涌动着作者的情感,是一篇融情于理的好文章。(杨扬)

猜你喜欢
神人罗贯中俗人
三国演义(六)捉放曹
三国演义(二)乱世出英雄
做一个俗人
人间相与神人涵化——尹向东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42
“战场神人”拼好运
拜佛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7:04
俗人
晚晴(2016年2期)2016-05-30 23:26:08
活得累,全是因为“装”
东方女性(2016年4期)2016-04-28 16:36:27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16
聪明的罗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