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峰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煤矿技术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尤其是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矿地质与防治水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即互相独立,又互相促进,两者相辅相成,两者又都和安全开采有紧密的联系,都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基础。
关键词:煤矿地质;防治水;工作
煤矿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一直以來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生产过程中,煤矿由于缺乏对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的重视以及实践,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灾难事故,不仅会导致财产方面的损失,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将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结合,保证煤矿生产安全。
一、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结合现有的煤矿安全事故作为警示,水害事故频繁发生,就是因为煤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对煤矿地质和防治水工作不重视,不能将煤矿的地质工作用到实处、防治水工作落实到位,两者不能互相结合工作,结果才出现很多问题。在当前工作中,将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相结合完全应和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以下对其结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一)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的先后关系。对于煤矿防治水工作而言,防治水工作应当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针对防治水工作在实际开展中的各种问题,煤矿地质工作应先收集准确、全面的地质资料(如周边小窑、老空区的分布情况,井下含水层情况,煤矿内陷落柱情况,导水断层情况等),必须收集清楚,根据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实际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保证落实到位,这样才能降低水害事故发生概率。地质工作收集资料先行,防治水工作根据前者落实措施,进行验证在后,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而如在地质未知的情况下,进行防治水工作,将降低煤矿安全,易发生地质与水害事故。
(二)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的互补性。煤矿地质工作在收集地质资料的过程中,可能周边地质资料缺失,或有遗漏,无法为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数据依据,这时,防治水工作可以依靠物探、钻探、化探等技术手段,对煤矿地质情况进行收集,为地质工作进行补充,待地质再次分析后,制定相应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如此相辅相成,才能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两者互相结合,取长补短,不断完善煤矿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及时发现威胁煤矿生产的隐蔽致灾因素,提早发现,提早消灭,这才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二、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结合提高的措施
(一)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煤矿生产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才能够使得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注意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无论是高层的领导人员,还是基层的干部和员工,都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保证能够将安全生产的精神从自身带动到整个生产团队当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以及落实,需要针对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肩负的责任以及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无论是哪一个岗位都需要能够促进矿井的地质与防治水工作开展。在发现危情时及时进行报告处理,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影响缩小化。
(二)完善煤矿自检自查
煤矿自检自查是自我分析、保障的一种防控手段,有效针对煤矿对自身的了解,自己检查自己,查出问题直接解决,提高效率,保汪安全,有效地促进安全生产,降低煤矿企业生产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地质及水害事故。
(三)完善地质调查取证
就当前整体工作而言,建立完善的地质收集机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对应的工作人员将地质调查的工作做好,在实施阶段不断完善现有的地质机制,针对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只有做好地质准备工作,才能将防治水工作全面落实,减少安全隐患,最后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四)进行技术投入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技术投入很重要,要想减少地质及水害事故的发生,在现有基础上强化资金和科技投入,整体提高地质及防治水技术水平:提升地质收集、分析地质资料的能力,增加防治水技术手段,完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措施到位,提升整体安全性,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五)重视人才培养
所有的技术都是人掌握的,所以煤矿应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培养人才,重视培训教育,加大安全、技术培训的投入,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再由人才培养人才,改进技术,增强技术水平,传承经验及教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机制,以人为本,生产安全将不再是一句虚言。
三、结束语
为保障煤矿生产能够更加安全而又高效的开展,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结合是极其必要的。煤矿应该加强对地质与防治水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以及提升,同时加大对煤矿安全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将煤矿地质与防治水工作结合发展,减少地质及水害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建芳.浅析煤矿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技术研究[J].神华科技,2018,16(11):40-41+51.
[2]申剑峰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11):86-87
[3]杨鑫.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陕西煤炭,2018,37(05):145-14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