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名杰
[摘要]在创新环境营造上,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无为而治。教育资源、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资本、创新中介服务等创新生态资源一旦在某一地区高度集聚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活动,并加速当地的发展。在产业发展与转移中,企业发展壮大一定程度后,如果当地没有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资源,就有可能考虑转移研发甚至生产环节,导致本地缺乏创新粘性。可见地方政府在发展地区创新生态和活动的同时,还要重视开放创新,以全国视野、全球视野用好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词] 创新;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5-0000-00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的经济转型,特别是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国际背景下,实体经济如何依靠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二是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各地方政府围绕人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人才政策层出不穷但也亟待转型;三是地方政府实现创新驱动的具体路径。省级、地市级甚至区县级,在实现创新驱动战略转型时如何具体实现,这三大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
一、新技术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国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外部环境,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影响。
(一)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趋势特征
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当下,新技术和产业变革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学界对于新一轮技术变革的研判是有争议的。[1][2]贾根良认为共出现三次工业革命与六次技术革命浪潮。[3]乌尔里希·森德勒认为以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即将来袭第四次工业革命。[4]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了两大工业革命(也有认为是三次工业革命[3]):蒸汽机革命、电力和内燃机革命。关于现在到底算不算是一次工业革命,看法并不一致[3]。这里首先要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加以区分。从时序上说,一般先后经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也就是从科学发现直到最后形成产业化需要一个过程。基本上从科学革命发展到工业革命大约需要50年左右时间。我们在此不做严格区分,统称为技术和产业变革。比较多的人认为现在已经处在新一轮的技术和产业变革之中。[5][6][7]包括很多的新技术,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先進制造技术、空间技术等等,都在快速涌现,共同支撑了这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
前两次工业革命也是如此,比如蒸汽机革命,并非当时只有蒸汽机技术,而是蒸汽机技术是最主要的、通用性最强的、最具有颠覆性的技术。目前一轮技术变革最核心技术就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在众多的技术中,是一个主导性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由于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人称之为数字革命。数字技术作为一种主导性技术正在加速应用普及,扩散到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数字技术为引领的新技术群除了在各自领域中不断地发展成熟,进而形成相关的新兴产业外,还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的,而且融合的领域非常广。如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在一起,对生产制造产生了很大影响。3D打印技术也是数字技术、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相互融合产生的一个新产业。
数字革命之后的科技革命将是什么?有人认为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它们有可能会在本世纪中叶形成新的突破,从而将引领下一轮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一个依据是论文和专利,能够反映出科技研究的热点。过去的十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研发经费投向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60%的研究论文、40%的专利也产生在这个领域。可以说这个领域是研究的热点,在为未来做技术储备。
(二)我国典型新技术新产业发展态势
不同的数字技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未来前景非常广阔。未来20-30年的一个大趋势就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影响很大,对世界各国都有积极影响。发达国家的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成本优势已经失去,但这一轮新技术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些新兴制造业可能在发达国家重新生长起来。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抓住机遇。
一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热度较高的新领域。麦肯锡公司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市场总市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IBM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医学图像的识别,并声称准确度已经可以与放射学医师媲美。人工智能在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初级,如智能音箱等。在决策分析领域人工智能也有一些应用,如对气象数据的分析。此外,人工智能在安防、汽车、医疗等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总体而言都处在起步阶段。
从全球范围看,人工智能专利最多的是美国、中国、日本,且数量级比较接近。中国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市场基础比较好,但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英国,这三个国家的初创企业占全球的66%,其中美国近3000家,中国700余家,英国300余家。在发展质量上,美国初创公司遥遥领先。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所在的领域广,多样性高。中国则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医疗、网络安全三大领域中。从2011年到2017年,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购活动比较活跃,互联网巨头如谷歌、亚马逊等都参与其中。反观中国,并购数量较之相差很多。可见,美国不仅在人工智能科技上领先,在产业化方面领先优势同样明显,仍然是这一轮数字革命的全球领导者。我国科技和创新实力与美国的差距仍然很大,处在第二梯队。从国内来看,全国近60%的人工智能专利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体现了创新活动高度的空间集聚性。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集中在广东、北京和长三角,这三大地区占国内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85%。
二是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机器人相关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工业机器人技术向着高性能、标准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需求。从1958年美国人申请第一个机器人专利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中期,机器人技术发展相对平缓。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开始,机器人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专利技术进入了快速增长的爆发期。最近十年,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开始加速,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全球销量迅速增长。大部分国家,特别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工业机器人采用量都快速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日本。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基础密切相关,我国市场空间很大。从机器人专利申请来看,专利受理最多是中国,其次是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
三是智能制造。制造业的未来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从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历程看,从早期的自动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乃至更高级的网络化,技术实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实现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上台阶的过程,也是夯实基础的过程。如果前期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下一步走向智能化的基础就不牢。我国现在制造业总体上还处在工业2.0时代,自动化发展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当然,有一些可以并行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但工业基础和管理能力能否跟得上,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实践中,企业正根据自身的基础和需求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有些是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制造工艺,如智能机床等;有些是实现整个制造系统的智能化,而不是单个机器设备或生产线,也就是整个企业的制造单元和生产线等实现系统的智能化;有些是发展智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实施智能化管理等。不同企业、不同行业所处的位置和能力水平不同,有些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已经发展得比较高。
欧盟提出“环境友好型工厂”,认为未来工厂要实现三个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这是欧盟未来工厂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未来工厂不仅要运行效率高,生产质量高,还要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对环境与社会的正向影响,减少负面影响。国内正在对智能制造进行探索性的示范试点,加大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互联网+协同制造、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等。我国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的重点领域要实现全面的智能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产品率降低50%等。
(三)创新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在新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如何转型升級?新技术革命的大趋势是“四化”,即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就是不断地去适应这个趋势。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途径是实现价值链升级。我国产业正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传统产业实现价值链升级的通常做法是加大研发投入,依靠创新塑造新优势。除了技术创新外,还可以进行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用好数字技术。我国机器人销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我国现在的企业人均拥有量只有每万人49台,世界的平均水平为69台,我国是德国的1/6,韩国的1/10。所以我国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的空间非常大。
第二个途径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这是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的,包括新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导致服务业创新,如地理信息、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个领域的创新对于我国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有统计表明,到2016年数字经济的比重大约占30%。应该说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即使跟发达国家相比也并不落后,甚至在某些领域中还存在领先优势。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等创新相结合,使我国有了许多的新业态,如分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等,这些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
第三个途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强。最早出现的是制造业的服务化。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IBM还是一个计算机生产商,后来它把所有的硬件部门出售,转型成为专做系统服务的软件供应商。华为除了做硬件以外,也在为企业提供IT服务。青岛酷特的智能化转型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是服务业的制造化。典型案例如苹果等手机制造商自身只做设计并不生产,而是找人代工,包括我国小米、网易等互联网企业,以及共享自行车提供商等。因为这些新服务业态发展,带动了相应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生产——委托关系。
第四个途径是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包括新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这里既包含技术创新,也有相应的设备制造,还包括绿色制造,建筑节能、生态污染处理等,都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地区之间人才竞争非常激烈,欠发达地区人才竞争形势严峻。
人才政策应尊重经济规律,应用经济思维去思考工作、用经济手段去做人才工作,这样才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中央关于人才培育和引导的政策大概分成九类,包括鼓励人才投资的财政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的政策等。人才计划分为几种,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的12个重大人才工程,其他还包括海外人才引进计划、本土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计划、公派留学访问计划等。我国人才政策已经较庞杂,人才计划与政策种类相互交叉、不够协调,还存在一些计划和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等突出问题。
我国的人才计划和政策需要有所改变,要压缩合并,在引才的重点上做一些调整。分析发现人才帽子过多是科研人员浮躁的重要诱因。目前各地人才政策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质性比较强,差异往往在奖励额度上。经笔者初步统计,发现现有18个省级区域共出台76项人才计划,55项人才政策。
因此制定人才计划和政策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引进人和培养人的关系。现在各地在人才引进的力度上均较大。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因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短期之内难以见效,所以力度相对较弱。本地人才培养是人才集聚发展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二是前期投入和后续服务的关系。人才引进时投入较大,但人才引进后的综合服务和政策没有及时配套,这是不少地方存在的问题,要引以为鉴。三是引进人才结构问题。我国比较注重科技人才,对管理人才引进、激励的相关政策比较少。四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关系。人才的硬件设施往往都比较重视,如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但打造创新创业软环境、改善本地营商环境等关键问题往往被轻视。实际上,真正的人才不是为了几十万或上百万的奖励,而是为干事创业而来。此地是否适合做事业,是否有相应的环境,这一点比给金钱等物质激励更重要。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要处理好人才政策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现在的人才政策,更多反映的是政府想要什么人才,这是第一轮人才政策的共同特点。但在新一轮人才政策中,一些发达地区更多地开始运用市场机制来引人、用人、留人。特别是在引人方面,人才标准应让用人单位的需求方根据市场机制决定,而不是由政府划定标准。如果政府定标准,不管是学历、海外留学经验、还是奖励荣誉,总存在标准过高过低问题。同时从需求方来说,按照政府标准选出的人才不一定是其真正需要的人才。所以,引进人才要更多地把需求方的意见纳入到人才政策中去,真正满足当地的企业、产业、科研部门以及高校等人才需求方的发展需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市场化人才机制。深圳、青岛等实施人才政策比较早的地区,正在或计划对前期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对一些政策问题进行矫正。
三、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和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如经济的活力、创新力、竞争力还不够强,体制机制等方面也有很多问题。经过40年高速发展,创新对支撑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关键作用,我国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已经有了相当积累,劳动者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产业配套齐全,制造能力比较强,货物贸易、对外投资规模等方面在国际上都位居前列。企业创新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企业占70%以上,专利数量在增加,自主研发比重在加大,走出去并购海外科研机构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应该说,我国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能力正在逐渐增强,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基础和条件。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首次企业创新调查显示:有41%的企业没有开展创新活动,对比欧盟国家有53%的企业有创新活动,我国差距较大。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不到2%,而德国制造业是4.5%,相差较多。还应注意到:外资企业创新比内资企业要活跃,大企业的创新收益也大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创新绩效方面,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创新企业的利润率大致为6.28%,而同行业平均利润率是6.22%,创新企业利润率比平均水平几乎没有高多少。分析企业不创新的原因,既有发展阶段的因素,也有低端需求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更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有关,更与竞争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密切相关。只有让创新企业获得创新收益,才有让更多企业有动力去创新。应从以下几点发力,推进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改革开放前40年,我国更多的是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在我国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一步要有更多的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越往技术前沿发展,就越需要有更高的科技和人才基础,即投入要素要升级。以前投入要素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今后更多投入的应是科学技术和人才。国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战略性关键技术等。过去我国更多的是引进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比较少。这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30年前就要求中国拥有跟发达国家一样的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是不切合实际的。但发展到当前阶段,我国确实需要在基础科学、科技研发、前沿科技等方面有原创性的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不加强基础研究,就是引进来了也难以消化那些新的前沿技术,越往前沿走越发现需要把科研基础打牢。
第二,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地完善,既包括科技计划和经费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和科研机构改革、更好促进产学研合作,还包括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
第三,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效率。2017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经达到2.12%,研发投入规模居世界第二。如此大规模的研發投入所产生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政府科技计划形成的成果,如何能够得到有效的市场化、产业化转化,让科技和经济真正结合起来,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区域创新是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多样化、特色化、集聚化是这些年区域创新的趋势性特征。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区在发展中逐渐分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更表现在创新活动方面。经过40年的发展,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这些沿海发达地区,与北京一起成为创新最活跃、科技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到2012年,这六个省份大约聚集了全国35%的高校、40%的科研机构、50%的科研人员、60%的研发经费、70%的专利和高技术企业和75%的技术交易。这六个地区是中国创新最集中、最核心的力量。可以说,创新资源和水平的“贫富”差距在拉大,地区间创新发展不平衡程度在提高。对人才的争夺、对企业的争夺,实际上都是对创新资源的争夺。从创新规律看,未来创新能力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
四、创新空间地理的新特征
从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来看,创新活动在空间布局上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一)城市创新活动分布高度不均衡
创新资源和活动具有高度集聚性,创新往往是集中在少数地区,集中在城市中特别是大都市,这反映了创新集聚效应和大都市虹吸效应。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虹吸了周边甚至全国的创新资源,美国主要的创新活动也集中在东部波士顿和纽约等地区,以及西部的加州硅谷等地区,实际上都是客观规律使然。
(二)经济发达程度与创新程度高度相关
一个地方的创新到底发达不发达,跟经济发达程度是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经济不发达,想创新活跃是很难的。创新活跃了,经济也必然发达。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高度相关的。这可以从微观角度解释,企业创新是为了逐利,企业创新是一种商业行为,凡是能够获取利润的产业邻域和环节,企业和人才自然会加快流入。如果叠加比较好的环境和友好的政策,企业和人才就会加快进入。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不好,让企业和个人获取不了合理创新收益,好的企业、高端的人才自然不会来。好企业、创新企业和人才聚集多了,经济自然会活跃和发达。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城市创新活动和创新型城市具有多样性
从全球来看,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创新型城市,一种是基于制造业的创新城市,比如深圳。一种是科学驱动的知识型创新城市,北京和硅谷就属于此类,由于当地的基础研究发达,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前沿技术,科技前沿都高度集聚,相当程度上会产生一种知识驱动型的创新。一种是文化创意型的创新城市,往往产生于一些历史文化积淀比较厚重的地区,如罗马。创意文化产业比较发达,但不一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还有一种是服务创新型城市,如纽约、伦敦,它的商业金融业非常发达,所以创新多发生在服务业领域,而不是集中在制造业和知识技术领域。 一个城市的创新基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以上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某一种是主要的基因。但是如果这个城市缺乏足够的地方特色和产业基础,就很难形成特定的基因。比如南京制造业要达到深圳制造业创新的程度就比较难,这就是自身的特色所决定的。从实际情况看,城市创新模式往往是混合型的,所以要注意到城市创新的多样性。
(四)人力资本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关键
一个城市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就不会陷入到经济周期的波动当中?答案是否定的。举例说明,美国波士顿在早期相当于硅谷创新地位的城市。但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产业变革,它也随着产业的调整而衰败,这是难以避免的。回顾上世纪90年代波士顿128公路和硅谷发展过程,波士顿在上世纪90年代直到21世纪初都在没落当中,128公路也在走下坡路,经济陷入了低迷,失业治安问题都非常突出。但进入21世纪后,波士顿逐渐走出了低谷,现在又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中心。为什么波士顿能够崛起?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教授撰写了名为《大波士顿复兴》的研究报告,认为波士顿复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本,简单讲就是集聚虹吸优秀人才的超强能力。总之,每一轮发展都会经历技术和产业兴衰,关键看城市能否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城市能否集聚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这些发达国家创新发展形成的一些规律性特征,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中也同样会出现,对我国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型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五、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几个常见问题
分析我国区域和城市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第1,创新是否是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药方?换言之,地方发展是不是一定要走创新驱动这条路?这个就看如何定义创新。如果说将创新理解为科学技术驱动型的创新,那么很多地方不具备这样的资源条件,就很难走科技驱动型的创新发展道路。但是,创新不等于研发,也不等于技术水平的高低,不能用简单的技术密集度、知识密集度去衡量。创新有多种类型,德国制造业中仍然有20%属于所谓的低技术产业。我国很多地区也不一定就要走上高技术产业密集的道路,在那些所谓的低技术产业中,仍然能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前文列举了不同城市的创新类型,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创新基因。实际上,如果从广义去理解创新的话,只要这个地方能形成创新的活力,那么都可以成为一个创新型区域。关键是有没有、能不能形成这么一种活力。
第二,什么能够影响一个地方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水平?其中既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所谓天时地利,是指区位、自然资源等区域禀赋,这些往往难以改变,比如说丰富的煤、石油、金属,以及政府早期对科技资源的布局等等。但另外一个方面也有一些制度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营商环境、创新环境、当地的创新生态系统,政策环境等。这些制度因素是影响地方创新资源富集程度和活跃程度的关键。对地方政府而言,这些制度环境因素是可以改变的。
从全国来看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当地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高,创新发展的水平也比较高。反过来,经济发展水平高,又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营商环境的改善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创新环境的提升,创新环境的提升又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集聚,从而形成了当地的一些创新集群,创新集群的发展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高水平发展。所以,这个“制度——经济——创新”链条是一个相互强化的过程。
总体而言,创新环境非常重要。那么地方政府到底能干什么?改革开放前30年,更多提倡地方政府“无为而治”,即政府要放手让民营经济去发展。目前来看也并非如此,政府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无为而治。一些地方政府早期没有建成当地的科技基础和创新基础,曾经一度发展比较好,但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的转型面临较大的困难。应该说,政府在营造当地的创新环境,建设当地的创新生态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培植好当地的创新生态,包括教育资源、科研机构、创新创业资本、创新中介服务等等非常重要。这些要素一旦具备且形成良性互动,就能够促进创新,也能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一轮一轮的产业发展与转移中,有一些企业在本地成长起来了,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把研发甚至生产转移走了,当地没有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资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缺乏创新粘性。虽然创新活动的全球化和开放合作水平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也没必要留住企业所有的经济和创新活动,但本地相对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生态有助于带动本地的中小企业發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能够降低企业的合作成本。这也并不意味着当地一定要有清华、北大、中科院这些高端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一个地区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创新要素,但拥有一些本地企业成长所必需的要素仍是有利的。从国内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地区来看,营造本地创新生态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还要更加重视开放创新,以全国视野、全球视野,大力度用好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加速实现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
参考文献:[1]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托马斯·K·麦格劳编.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贾根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智能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6(6):87-106+206.
[4]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邓敏,李现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1):5-14.
[6]富金鑫,李北伟.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技术经济范式与管理理论体系协同演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5):171-178.
[7]韩江波.智能工业化:工业化发展范式研究的新视角[J].经济学家,2017(10):21-30.
(责任编辑:董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