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价值观视角下设计初中体育活动的实践

2019-09-10 07:22吴斌
体育风尚 2019年5期
关键词:方案设计

吴斌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肩负自身责任,发挥其专业优势,做好体育活动设计等各项工作,以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需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将德育理念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环节,使得体育活动的设计方案更加秩序化、规范化,通过有效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成长,直至实现长远化的发展。而本文则主要针对德语价值观下中学体育活动的设计方案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详见下述。

关键词:德育价值观;中学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其作为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这一过程中,德育也已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中学体育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将德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融入德育价值观,大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之更具德育素养。简而言之,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有效融入德育思想,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事先做好体育活动设计等各项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有效设计体育活动方案,使学生更具集体主义精神

中学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全面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展现体育活动的集体性。实践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有效利用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导,并做好全面组织与协调等各项工作,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设计体育活动的环节,教师应当提高对于集体主义精神培育的意识,首先明确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学生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而后再制定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方案,通过竞赛的途径,使学生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与成功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间为相互促进、互为协同的关系,所以,应当首先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逐步获得胜利,培养团体协作能力。

比如,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篮球比赛时,就可首先将班级里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为若干个团队,并对这部分篮球团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要求团队间加强交流、互相促进,进而获取比赛的胜利,过程中可真正实现相互成长,使之意识到合作与协同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团队内部成员也要将队伍的最终胜利作为拼搏的动力,这一环节不可因逞强或存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造成团队利益受损。学生应当意识到比赛是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需要在比赛中不断的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1-2]。比赛前就是学校与学生主动沟通,讲解比赛规则,然后再将集体主义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赛完毕后,教室还需安排胜利一组的成员作出全面讲解,针对集体主义精神这一概念细致分析、有效探讨,阐述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进而事其他团队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对于胜利的促进作用。日后可将此次失败作为反面教材,避免存在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这样的活动设计原则将会使学生意识到集体主义精神与协作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还将主动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真正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二、合理设计体育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中学生的个性较为活泼,同时其思维意识急需完善,那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首先意识到责任坚决与学生社会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借助体育活动这一途径,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严谨参照活动规则及其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体育活动设计环节,体育教师应当做好活动规划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体育教师在要求学生集合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到整齐、快速与安静,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比赛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明确比赛程序以及规则等各项资料。

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还应当运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譬如,在组织足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将游戏规则阐述给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在训练过程中需要承担的义务以及责任,同时还需严谨参照游戏规则以及游戏章程中的要求,保证体育活动开展的秩序性。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学体育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课堂及小型社会课堂,学生应当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使学生意识到应当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方可在进入社会后实现长远化的发展,并在社会中立足。要求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实践能力[3-4]。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肯定,并树立榜样,使学生意识到责任对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将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逐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而达到德育教学目的。此类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角度入手,将体育活动目标作为教學动力,逐步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履行自身义务、兼顾自身职责,提高德育素养,进而实现德育教育与体育活动的有效结合,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设计体育活动方案,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属于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易产生叛逆心理,同时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未能关注他人的想法与情绪变化,过于强调自我将无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若想使得体育教学满足德育价值观的要求,就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积极合作,体会到协作配合的重要性,进而在体育活动中共同学习、一同成长。要求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使得体育活动的设计更加合理、适宜,使学生意识到关爱他人、与他人主动沟通的重要性,还将深切感知团结与友爱的促进作用,潜移默化的树立合作互助意识,满足德育教育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学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环节,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同时,还应当加强方向引导,在相对竞争的基础上,重视拼搏过程,而不必过多强调最终的结果,输与赢并非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加强引导,不管是对手亦或是队友,都应当予以鼓励,秉承着人文主义精神,展现良好的体育精神。尤其是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应当做到协作互助。譬如,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对手突然跌倒,那么此时应当予以帮助,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给人以温暖,这样才能满足体育竞赛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体育赛事中相互配合的规则。长此以往,学生心中将会逐步形成完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升华思想品德,逐步形成高尚的品质。

四、全面统筹体育活动方案,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与品质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意识仍旧不完善,那么,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个性特点,做好体育活动方案的统筹等各项工作,还要能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逐步形成高尚的品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坚强并坚持,不断的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从而实现质的提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的协调运动量与运动方式。建议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每组学生设置不同的运动量,身体素质好的应当相应增加运动量,并选择较难的运动方式,使得方式更加丰富。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则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根据身体素质的变化,做好全面统筹与协调,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使之意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逐步形成高贵的品质,最终实现长远化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活动的实践方式进行分析,分析了德育价值观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师的工作要求,以期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与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甘颂文.发挥初中体育的德育优势,强化初中德育工作[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8 (1):16-16,17.

[2]叶秀环.初中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0 (1):18-18,19.

[3]杨荣凰.浅析网络环境下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下旬,2018,15 (4):279.

[4]梁奕辉.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15,11 (8):103-104.

猜你喜欢
方案设计
Hi-Lee-Bon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BUBA台灯设计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1棵辣椒3种“临危”教育方案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