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军魂

2019-09-10 21:34李永和
群文天地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藏线天路官兵

李永和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也是青藏兵站部为国支边值勤65周年。60多年来,广大官兵历经艰辛,修建了被西藏军民誉为“生命线”的青藏公路运输线,誉为“能源线”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誉为“信息线”的国防通信线,并承担了进藏物资的绝大部分运输任务,为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1990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青藏兵站部“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和“三个特别”荣誉称号,同年7月18日,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

巍巍昆仑、茫茫戈壁,冷冰长河、雪剑霜刀……

青藏高原,这片横卧在中国西部的神奇土地,从来就是创造辉煌、创造奇迹的热土。

总后青藏兵站部,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自1954年第一批青藏兵站部官兵挺进雪域高原,执勤65年以来,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

青藏公路,西起青海西宁,东止西藏拉萨。平均海拔4000米,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近2000公里,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风火山等9座崇山峻岭、雪峡冰川。穿越400公里的永冻地带,以及绵延不断的戈壁与沼泽。平均气温- 6℃,8级以上大风天气年均120天。因高原缺氧,气候恶劣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地球南北两极以外的“第三级”,国家划定的“特别艰苦地区”,在这条禁区内有一条举世闻名的路———青藏公路,它因横跨世界屋脊也被称之为“天路”。

青藏公路在海拔5231米的莽莽唐古拉山口,有一座4米多高的西部军人雕像。这座雕像是1989年9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在青藏兵站部为国边执勤35周年之际而修建的。

1953年8月,慕生中将军率领西北军区运输总队,进军青藏高原。150名开拓者以“钢抢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英雄氣概,在昆仑脚下安营扎寨,建立了修建青藏公路的前进阵地。

1954年5月,伴随着铁锤砸向钢筋的一声巨响,青藏公路建设破土动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山高没有我们的斗志高,石头硬没有我们的骨头硬”铁山也要劈两半,冰河也要变通途”的豪迈誓言响彻云霄。

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在修建公路期间,平均每2.5公里就有一名军人倒下。老一辈革命军人,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种幸福道路,还有吃大苦,耐大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财富。

1968年青藏兵站部通信部队接受了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6801”工程施工任务。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完成了需要两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并总结形成了以“敢打硬拼、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为主要内容的“680精神”。

1972年3月,震撼世界的格拉输油管线工程破土动工。在千里管线工地,他们叫响了“挥泪继承总理志,誓叫油龙通拉萨”的战斗口号。随着输油管线工程的推进,以”不怕缺氧、不畏严寒、不惧艰险”为主要内容的“530精神”也逐步形成。

从初上高原执勤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这支部队要经历高寒缺氧条件下的各种锤炼,注定了他们要比其他部队要更能吃苦,更能忍耐,更能战斗。

我们的汽车兵就在这条“天路”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每年有250多天工作生活在“天路”上。要翻唐古拉山、穿茫茫戈壁、跨巍巍昆仑、过藏北草原。年平均气温在- 6℃,大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在滴水成冰的唐古拉山露宿,在风雪交加的野外就餐,在千里搓板路上颠簸。当内地已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时,高原汽车兵们还在冰天雪地里跋涉,经受的还是风雪交加的摔打和考验。

军人的牺牲岂在战场,当你走进青藏高原,你就会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目睹了青藏线上不少官兵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动人场面,体验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神圣使命感,更多的了解了咱们汽车兵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你才能更深地熟知了解我那可爱的战友们。

大雪封山,在青藏线上实在是太频繁了,但汽车兵却在这条线上创下了罕见的“世界之最”。

1989年冬,当近千台车被一米多厚的积雪围困在唐古拉山上,几千名军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时,官兵们忍着高山反应,忍受着大自然的“残酷”,挖雪开路。带了铁锹的拿起铁锹,没带铁锹的拿起脸盆和吃饭的碗,有的干脆就用手扒雪。一连干了30多个小时吃不上一口饭,许多战士手冻得抓不住工具,脚冻得像馒头一样,有的连指甲盖都扒掉了。每挖一米,几乎就有人晕倒,连长累得口吐鲜血,昏迷过去……可谁也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站不住了就跪在地上干,有的战士膝盖磨烂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染红了一片又一片。野外救治在- 40℃—- 50℃的严寒中,常常是针头没扎进皮下,药水就冻住了。为了不让车被冻坏,大家撕下身上的棉花,蘸着油烤车,棉花撕完了,就把工作服撕成布条。尽管如此,雪胡同仍在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

春节到了,炊事班的同志们用铁锹给每人烤了一个饼,算是欢庆佳节。十几天后,山上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了,一个驾驶员从“急救袋”里抖出二两炒面,用雪水搅成面糊糊,给几个高山反应最严重的同志送去。可是途中不小心滑倒,面糊糊撒了一半,看着撒在地上的黄澄澄的面糊糊,他竟然孩子般放声大哭了起来。当他把剩下的半碗面糊糊端到病号跟前时,大家推来让去,谁也不肯喝,没办法医生拿起小勺子,一人一勺,半碗面糊糊竟喝了30多人。

经过25个昼夜的生死搏斗,全体官兵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在- 40℃的严寒中,我们的官兵们终于挖出了一条雪胡同,冲出了死亡线。车没有冻坏一台,却有85%的官兵被冻伤。当车队冲出雪阻抵达拉萨时,官兵们竟抱着夹道欢迎的西藏军区的干部和手捧哈达的藏族同胞们哭了起来。苦与乐融合的场面,也叫人心酸。

战友们除了在千里风雪线上用行动谱写着生命的赞歌之外,在生活中也默默牺牲着许多看似“不近人情胜有情”的事。

士官李官旺是个孝子,1997年休假归队时,突然收到“父亲病危速归”的电报。由于信息闭塞,待他赶回时,父亲已经去世15天了。李官旺看到这一切痛苦难忍,一头钻进厨房,含着伤心的泪水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斟满两杯酒,跪在父亲遗像前失声痛哭:“爸,儿来晚了,对不起你,在你病重时,儿没送你一口水,端一碗饭,喂一片药。今天儿做的这顿饭菜请你尝一口,喝一杯吧……”

河南籍士官王雪山原本打算利用春节休假回去完婚,家里定了婚期通知了亲友做好了一切准备,可这时突然接到经西宁往西藏运送装备的重要任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于是踏上了与回家相反方向的路途。结婚那天,女方家热热闹闹地把新娘送到他家,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新郎的面,无奈新娘一人孤零零独拜天地独入洞房。可这时的王雪山正在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唐古拉山执勤。新娘哭了整整10天,渴盼了240多个小时后,王雪山才风尘仆仆、一身油污地赶回去……

汽车兵程波入伍不久,他敬爱的爷爷就病逝了,时隔不久,他年仅19岁的姐姐又死于血癌,后来父亲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离开了人世。在连续痛失三位亲人之后,体弱多病的母亲终日沉浸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中。引发骨髓炎一病不起,先后经历了三次大手术,每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程波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底,以勤奋的工作来抚平心中的伤痛。

类似这样不能尽孝的,延误婚期的,有家顾不上的,没家成不了家的感人事迹实在太多太多,这一切都融在了他们高大的背影中,成为“苦了身子、累了妻子、误了孩子、舍了父母”的真实写照。我们的官兵偶尔发几句牢骚之外,又能说些什么?依旧一切从部队建设的需要出发,继续在4000里的青藏运输线上穿戈壁、越雪峰、渡冰河、过“鬼门关”,经受生与死的挑战、灵与肉的搏斗。

漫漫4000里,大雪封山,当“大王”,睡驾驶室,睡大厢,一路上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但对于我们可亲可敬的汽车兵来说却已成为“专利”。

习以为常并非平安无事,战士们在具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三个特别精神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多年来,有700多位壮士为了西藏的经济建设而献身,近几年有十几位团职干部去世,和我一块入伍的同乡战友,有6人永远的留在这条天路上,他们太年轻了,有的只有18岁,是无情的自然气候剥夺了他们正值青春年华的生命。他们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和仍然在青藏线上艰苦奋斗的战友们一同筑起这条永不封冻的东方“苏伊士运河”。

曾被中央军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干部”荣誉称号的兵站部运输科科长张鼎全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生命因子只有放在青藏线上才最活跃”。入伍22年来,他一直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信念,近百次带领车队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在机关工作的13年里,参与组织调度汽车近10万台次,调运进藏物资近百万吨。为青藏线汽车部队正规化出车和安全行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做顽强斗争,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终因积劳成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8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以爱兵、写兵、为兵服务的极大创作热情,坚持业余文学创作,讴歌高原官兵。先后发表了以长篇小说《血祭唐古拉》为代表的40余篇计4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当看了张鼎全以病危之躯写的《血祭唐古拉》,浮想起已经长眠于雪山下的战友和仍在线上默默无闻奉献的战友们时,一种不可遏止的责任感强烈地撞击着我的胸膛,我决心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周围战友们的生活,道出他们行进在青藏线上的酸甜苦辣。即使是举笔之轻,下笔之难,但有战友们“三个特别精神”的感召,七百英烈的激励,我不能停笔,我要用笔来抒发对汽车兵的爱,歌颂他们无私的奉献,塑造高原军人的雄姿,唱出时代的强音。

莽莽昆仑,那样高,是因为蕴藏着青藏军人的凌云壮志;那样大,是因为装着铁马骑手的广阔胸怀。

在唐古拉山口,矗立着一座被称为“西部雕像”的半身軍人像,过往的人们都充满敬意地向他行注目礼,这座极为普通的花岗岩雕像被公认为青藏线军人的化身,他日夜守候在5230米的山峰。

“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人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保国的好地方……”天路上,青藏军人放歌这首他们喜爱的、悲壮而豪迈的《西部好儿郎》,没有伴奏的歌声与天路一起伸向蓝天。

青藏线上的军人写下了一首首动人的生命之歌,如果问他们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这样做,他们的回答却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是军人就该牺牲,是战士就该奉献!”“在这里待着就是奉献。”“损了身体,亏了父母,苦了妻子,误了孩子。”“献了青春献了终身献子孙。”人在高原,身临其境,显得太渺小了。置身于蓝天白云、雪山草地之间,广阔无垠,美丽无比。为一种雄伟而浩瀚的气魄所震慑,人的胸怀一下变得开阔多了,旷古的豪情赋予了军人们坦荡、豪放的性格,不禁萌发对大自然的博大、宽厚深深地敬意。我们领略了返璞归真的意境。那里是一片净土,是我国乃至世界空气最清新的陆地之一。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没有美味佳肴的诱惑,没有舞厅酒吧的调剂,甚至很少有异性的吸引,完全是原始的纯自然的美,仿佛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杂念荡然无存,心灵深深地超脱和净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活得很累的人,一到这里便感觉到一种淳朴清新的风气。

如今,我们部队的设施生活和工作环境在不断改善,青藏线官兵早已告别了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过去的土坯房、平房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宽敞明亮的楼房。老解放、黄河车、五十铃早已淘汰,如今汽车兵开着性能良好的斯太尔、大奔驰,驰骋在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上。但是青藏线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官兵们同缺氧,严寒,干燥,风沙作斗争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高原毕竟是艰苦的,但对我们每一位青藏线的军人而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是他们的战斗的革命精神,始终是青藏线的灵魂,始终是我们战胜和改造高原的力量的源泉,始终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传家宝。

党和国家给了他们崇高的荣誉。党的十大至十六大,六至十届全国人大,他们都有代表参加。

1990年7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青藏兵站部“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的荣誉称号,同年7月18日,江泽民在格尔木为兵站部题词:“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于1990年7月和1993年7月两次视察青藏线,并在格尔木接见连以上干部。1954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志为青藏公路通车亲笔题词祝贺。邓小平同志先后三次视察青甘两省接见驻军干部时称赞青藏兵站部。1995年7月,胡锦涛同志在格尔木视察时,亲自接见青藏兵站部团以上干部。这些荣誉,是青藏线广大官兵前仆后继干出来的,是他们战天斗地创造出来的,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为戍边卫国做出巨大贡献的褒奖。

60多年来,青藏线历代官兵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人间奇迹,建立了卓越贡献。历代官兵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为西南边防的巩固和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原凛冽的寒风可以磨灭砺石,却无法磨灭高原官兵的意志,一代代青藏线官兵在艰苦恶劣的青藏线上,大力弘扬“三个特别”的革命精神,在亘古荒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绝,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青藏线官兵将会面临一次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相信有“三个特别”革命精神这个“生命之魂”,这支部队一定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依旧是高寒缺氧,依旧是峭壁激流,依旧是冰天雪地,牺牲仍旧在继续着……

猜你喜欢
青藏线天路官兵
神奇的天路
喜贺祝融车登上火星
基于藏区民俗文化元素的青藏线绿皮车改造设计
出青藏线
长飘带
天路无惧觉者攀
青藏线骑行运动的调查报告研究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