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馨
摘要:奥地利著名电影导演迈克尔·哈内克作为全球影坛仅有的八位两次问鼎金棕榈奖的电影哲人之一,其影片的艺术造诣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受精神分析学及存在主义哲学观念的影响,其影片往往围绕中产阶级家庭展开,表现困窘的生活状态、高度紧张下的心理危机以及精神残缺的个体生命,从而对现代人生活失序、精神失常的困境发出叩问,并试图探究其根源。本文以迈克尔·哈内克所创作的影片为研究对象,对导演的个人风格展开论述。
关键词:迈克尔·哈内克;导演风格;精神分析学
一、迈克尔·哈内克电影主题与风格成因探讨
(一)探索人类生存困境的主题呈现
纵观迈克尔·哈内克的作品,无论是冰川三部曲,亦或是问鼎金棕榈大奖的《白丝带》或是《爱》,都紧紧围绕家庭这一固定话题展开,尤其是透过中产阶级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来展现人类精神危机与生存困境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从个人心理与社会根源的角度出发,挖掘其中的深层原因。因此,我们往往能体会到这位导演以犀利的镜头语言,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不同身份个体的命运呈现,来直击社会的阴暗面,并在大胆揭露的过程中反思现代文明的弊端。例如,在导演的作品中,有关于“人性本恶”的思考,无论是《大快人心》中两个以借蛋为由,闯入乔治家庭的男孩展开的变态杀人游戏;亦或是《白丝带》中小镇里制造恐怖事件,并残害生命的儿童,导演都在试图通过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影像画面,为观众揭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从而昭示着中产阶级的道德危机,并追根溯源,悉数着人类的罪恶。
(二)理性客观的叙事策略
迈克尔·哈内克的作品虽大多围绕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展开,产生“形而上”的思索,但他的叙事策略却往往是理性而客观的。正如他对于叙事空间的把握,在室内空间上,往往将人物的活动局促在狭小的一隅之中,无论是《隐藏的摄影机》中乔治·罗朗儿时杀死同伴的阴暗小屋;亦或是《爱》中女主人公弥留之际的病房,都通过相对封闭的空间带给观众莫名的紧张与局促感。恰相反,在室外空间的展现上,导演又有意识的运用远景或大远景镜头来表现环境的空阔辽远,而人物所占的面积却是小之又小,两相对比之下,衬托了人類的孤独、渺小与社会或自然环境力量的强大。正如《钢琴教师》这部影片,艾瑞卡与男友争执后仓皇逃跑,这时在对室外空间进行展示时,便拍摄了漫天的白雪,空旷寂静的溜冰场只有艾瑞卡一个渺小的背影,而这片沉寂的白色仿佛具有吞噬人心的力量,一种孤寂荒凉之感油然而生。
(三)阴郁冷峻的视听风格
与展现人类生存困境和理性客观的叙事策略相得益彰的便是哈内克冷峻、阴郁的视听风格展现,它们三者互为表里的呈现人生的残缺镜像。整体来看,哈内克的影片在色调的把控上紧紧围绕灰色、白色和黑色等三种冷色系展开,从而使得整部影片透露出冷漠、孤独与压抑之感。正如在《狼族时代》这部影片中,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用滤镜过渡掉鲜艳的颜色,从而使得大部分的室外景观呈现了灰蒙蒙的一片,由于大面积的灰色会带给观众无限的距离感,从而在观影的过程中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的感情油然而生,而这样的内心体验恰恰与这部作品欲要表达的主题紧密相关。又如《白丝带》这部作品,无论是环境场景中有意识的灰白影像处理,亦或是剧中人物所穿戴的服饰,都紧紧围绕灰色、白色和黑色这几种色调展开,因此同样展现了导演一以贯之的阴郁冷峻的视听风格。
二、迈克尔·哈内克电影主题与风格成因探讨
(一)儿时父爱的缺席
童年经历往往与艺术家审美心理的建构与作品风格的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童年的创伤更是对导演作品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哈内克出生于慕尼黑的一个普通家庭,在未满三岁时父亲便离开了他和他的母亲,因此在导演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父亲这一角色往往是缺失的。这一点在导演的作品中有着充分地体现,因为他所塑造的父亲形象从未完美,或者仅仅作为一个身份符号。
(二)战争的洗礼
无论是对于导演、作家亦或是其他的创作人员来说,作品风格的形成不仅与其个人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同样还和他成长的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受二战影响,战后的西方社会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悲观情绪,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存在主义哲学的观念与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共同影响着文学、艺术学等各个领域。身处其中的哈内克同样也被席卷进来,因此受存在主义哲学观念的影响,在导演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便是人生虚妄、生命孤独、精神困顿的主题展现。
三、结语
纵观哈内克的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导演始终遵循现代主义的美学观念,围绕“人性”这一“元问题”展开思考,从而表现了生命虚无、人生孤独的主题思想。正如著名电影导演和电影理论家雷诺尔所表述的,所谓“作者导演”一辈子只拍摄一部影片,而其它作品不过是这一作品的延伸与拓展。迈克尔·哈内克恰是这样一位“电影作者”,他用一以贯之的创作手法,完成对于人类精神世界和生命本源的追问,从而使得这位导演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广元.迈克尔·哈内克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德亚历山大霍尔瓦特.哈内克密码——与〈白丝带〉导演谈电影行业、理论和实践[J].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