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给人们带来诸多新的理念,丰富了人们的大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新的文明风貌,获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部分资源出现了紧缺的状态,急需人们的重视,并为资源的后续发展贡献力量。水资源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水资源不仅是人们的生活用水,对于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水资源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足够的意识和技术来支撑农业用水。在此基础上,节约水资源这一理念有效地覆盖到了广阔的“农业”天地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中,以期为农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农艺;节水技术;应用;农业发展;推动性
单就农艺节水技术来讲,是我国近年来研究较为频繁的一个方向,促使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紧密的研究,在农艺节水技术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拥有了一定的节水基础,对于我国农艺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农艺节水技术仍存在短板,不能满足农业日益激烈的发展需求,无法为农民的增产创收提供有力的保障,限制了农业的进步。因此,开展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探索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接下来,本文就围绕农艺节水技术应用对农艺发展的推动性展开研究实践,以便为提高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的水平提供一些可靠的经验。
一、农艺节水技术概述
农艺节水技术简单来看是节水,但是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现实情况,需要人们依据种植区的气候、地理位置、技术发展水平等外在、内在因素,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节水品种,采取适宜的措施,诸如保墒保水、合理水肥、科学布局等,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水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资源,尽量做到不浪费一滴水。农艺节水是通过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利用不同的手段来促使植物吸收,抑制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增强植物对水分的转化和生产率,借此来达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农艺节水的效率。
农艺节水技术虽包含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主要是保墒保水和减少无效用水。保墒保水,指的是通过覆盖、耕作、增施有机肥、优化作物布局、选用适宜的节水品种等来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成长阶段对水的需求,做到“按需供水”,减少水的浪费;减少作物无效用水,更多的说的是减少作物的无效蒸发,借助抑制作物水分蒸发来減少水的浪费,使作物维持正常成长所需的水量即可,同时对作物的水量进行控制,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植物干物质的积累,以此来提高产量,增强水分的利用效能。
虽然人们对农艺节水技术进行了应用,获得了一定的应用资料,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土地情况复杂,很多节水技术的应用不能满足多样的土地需求,使得农业节水技术缺乏广谱适用性。还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具体的情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跟随节水技术的发展寻求新的应用策略。
二、农艺节水技术的现实应用
1.覆盖保墒
覆盖保墒技术有着丰富的类型,是通过覆盖来达到保墒保水的目的。覆盖保墒能够调节作物种植地的地温,为作物创设适宜的温度环境,增强作物种植地的土壤肥力,抑制土壤下无效水分的流失,提升水分的利用率。在现有的种植条件下,覆盖保墒主要是利用地膜、秸秆等材料对农作物勿让进行覆盖,使土壤结构得到保护,水分消耗降低。同时,人们采用覆盖保墒技术,不止能对水分的流失起到缓解作用,还能为作物的生长创设有利的环境,让作物在节水措施的影响下感受不到水分的减少,保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增施有机肥
水、肥对农作物的培育来说是较为重要的两方面,很多时候,水、肥是相互关联的,人们要想节约农业用水,使用农业节水技术提升水分的利用率,就要保障作物肥料的有效应用,通过施用适宜的肥料来完善土壤结构,促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高,突出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调节作用。另外,秸秆中含有作物成长所需要的养料,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环境,增强土壤涵养水的能力。
3.多种节水技术协同合作
农艺节水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拥有了丰富的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田间地头。诸如地面灌水、喷灌、管灌等,给农艺节水增添了光彩。地面灌水是通过控制田间灌水量,优化田间布局来达到节水的目的;管灌是通过管道将水输送至田间,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提升用水的效率;喷灌应用也较广泛,是将水以喷洒的形式灌溉作物,对于大田作物的种植十分适宜。人们在应用上述节水技术时,可以依据实际的情况,多种灌溉方式协同合作,提升灌溉的质量。
总之,本文围绕农艺节水技术应用对农艺发展的推动性展开了研究实践,为提高我国农艺节水技术的水平提供一些了可靠的经验,能够转变人们对农艺节水技术应用的态度,形成水资源有效利用的局面,使农业获得量的发展的同时还能得到质的飞跃,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康绍忠. 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A]. .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2004:6.
[2]金立华. 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 .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