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摘要:通过对服装制造领域RFID(射频识别)标签编码应用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提出对于RFID技术及RFID标签在服装制造领域应用的初期,以服装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为最佳切入点;且仅需对终端的出厂产品RFID标签编码与要求作出统一规定。
关键词:服装制造领域 RFID标签 RFID标签编码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我国服装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转型升级压力。探索应用互联网技术,再造服装行业运营管理流程,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成为服装企业的创新方向。
目前,RFID技术已经开始在欧美国家诸如迪卡侬、梅西百货等大型零售商以及ZARA、优衣库等品牌服装中大力应用,而且使用规模在不断扩大。在中国,海澜之家、红领等一些服装企业已经开始把RFID技术应用到服装供应链的各个相关环节。
为在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基础上将RFID技术融入服装生产企业的管理中,实现对服装整个流程智能化管理,促进RFID标签在服装行业的应用,助推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先后对服装行业的红领、报喜鸟、红蜻蜓、利郎、虎都、九牧王、安踏、特步等品牌企业,在制造领域RFID标签的应用与需求情况开展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服装RFID标签编码标准化进一步思考。
2 服装制造领域标签概况
2.1 现代服装生产方式
现代服装生产根据服装的质量要求可分为:成衣化、半成衣化、定制、大规模定制4种方式[1],见表1。
2.2未来服装生产模式
服裝定制分两种模式:一种是手工高级定制,一种是信息化规模定制。我国服装企业未来的制造模式将是一小部分是单件高级定制生产模式,大部分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还有一部分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模式[1,2]。
2.3 服装标签编码现状
2.3.1 非定制
根据表1,非定制生产包括成衣化、半成衣化两种生产方式。
非定制生产的服装编码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商品条码和服装企业产品内部编码,内部编码由服装货号、色号、规格、流水号等属性构成,每件产品对应一个内部码,内部编码做到一件一码。当服装企业内部管理的属性与商品流通管理的属性一致时,服装商品条码与服装企业产品内部编码具有一一对应关系[3],例如利郎、虎都。
非定制生产的服装标签内容包括商品条码、企业产品内部码、商品二维码等。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手机会自动关联至该企业产品页面,页面内容包括商品图片及详细信息。
2.3.2 定制
应用RFID技术的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服装编码均为企业内部编码,做到一件一码。从生产线的源头开始对每一件在制品附着一个由企业自定义数据的RFID标签,此标签作为在制品在整个生产制造流程中的唯一身份标识,然后通过安装在各个关键质量控制工序的信息采集点(即RFID读写器)来采集在制品上的RFID身份标签,并将采集到的标签数据上传给后台的数据库系统。
目前,对于定制化生产的服装,在成品上的标签吊牌有多种情形:(1)无标签吊牌,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例如红领;(2)用商品条码标签吊牌,例如报喜鸟;(3)用RFID标签吊牌等。在此阶段的调研活动中,尚未有成品出厂时生产厂家直接挂RFID标签吊牌的情形。
3 分析与探讨
3.1 应用RFID技术及RFID标签的生产方式选择
在表1提到的4种生产方式中,成衣化和半成衣化的制造方式包括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单件流生产和细胞式生产等形式,根据成衣化和半成衣化的生产特点,采用商品条码的标签就能满足生产需求,并较为贴切和适用,在RFID技术及RFID标签在服装制造领域应用的初期可暂不考虑。
服装高级定制凭裁剪师傅的经验和灵感设计打板,强调手工缝制、熨烫,服装细节细腻、有灵性,价格高。服装高级定制对生产企业有严格的要求。服装大规模定制是市场需求的反映,为了追求个性化,服装生产逐渐走向单元化,为了实现快速反应,必须综合利用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虚拟试衣技术等,进行快速反应生产[2]。根据服装定制生产的特点,在服装定制生产过程应用RFID技术及RFID标签十分必要与适用。通过目前调研情况看,服装制造领域成熟应用RFID技术的也大都为大规模定制生产,例如红领、报喜鸟。对于RFID技术及RFID标签在服装制造领域应用的初期,以服装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为最佳切入点。
3.2 服装定制生产的工艺流程
服装定制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3.3 定制生产的服装标签编码思考
目前,应用RFID技术的服装大规模定制生产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编码均为企业内部编码。在生产工艺流程中的编码为产品生产服务,以产品生产为目的,是企业内部行为活动,其编码活动可以由企业自行掌握。产品出厂将进入外部的流通领域,为规范产品在流通领域的秩序,提高服装供应链管理,仅需对终端的出厂产品RFID标签编码与要求作出统一规定。
3.4 服装供应链基础档案数据
服装供应链基础档案是最基本的数据信息,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分销机构数据、成品档案数据、面辅料档案数据和业务档案数据,见表2。目前服装部分相关编码标准见表3。
根据表2,并结合表3,对尚未制定编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服装供应链基础档案数据,有选择性地逐步立项制定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服装行业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奠定基础。
3.5RFID系统实现目标
采用RFID系统可实现: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即时的生产监控及问题反馈;兼备员工考勤和工资管理。
4 结论
(1)对于RFID技术及RFID标签在服装制造领域应用的初期,以服装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为最佳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动RFID技术及RFID标签在服装制造领域应用。
(2) 服装定制生产的工艺流程为:订单—裁床—缝制—后整。在裁床环节导入RFID标签。
(3)服装定制生产的工艺流程中的编码以产品生产为目的,其编码活动可以由企业自行掌握。产品出厂将进入外部的流通各环节,仅需对终端的出厂产品标签编码与要求作出统一规定。
(4)根据服装供应链基础档案数据,对尚未制定编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可逐步立项制定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5)具有一定实力但尚未应用RFID技术的服装企业,例如利郎、虎都,对应用RFID技术充满憧憬,已列入企业发展计划中,一致认为,服装行业应用RFID技术是必然趋势。
(6)目前,在服装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程度远不及商品条码系统,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在服装制造领域的比例较低,约为2.7%。总体上说,RFID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凌红莲. 数字化服装生产管理[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1 -7.
[2] 余国兴. 服装工艺提高篇[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5:3 -133.
[3] GB/T 33256—2016 服装商品条码标签应用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