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蛛网萼在江西省内的资源分布及濒危现状

2019-09-10 09:03俞群陈永聪
种子科技 2019年1期

俞群 陈永聪

摘   要: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对江西省内的蛛网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记录,充分掌握了蛛网萼的生理特性、资源状况和地理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蛛网萼分布范围小、居群数量少、分布集中孤立,对各居群的生境条件、居群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详尽阐述。初步分析了蛛网萼濒危原因,认为其传粉昆虫少、种子萌发率低,同时蛛网萼对生境要求较高,从而制约了该物种的繁衍和居群的扩张。另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等外界因素也是其濒危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加强对其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措施的管理,才能对蛛网萼进行有效保护。

关键词:蛛网萼;濒危植物;资源分布;濒危现状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1-0099-03       中图分类号: S793.9       文献标志码: A

蛛网萼属(Platycrater)隶属于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是中國与日本间断分布的特有单型属植物,在中国仅零星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在日本分布于本州中、南部以及九州和四国。蛛网萼属包括两个变种,即中国变种(Platycrater arguta var. sinensis H. Hara)与日本原变种(Var.aguto)[1]。目前,国内对蛛网萼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方向多为遗传多样性研究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内容[2~4],而对蛛网萼的资源分布和濒危现状的研究甚少。

据文献记载,蛛网萼属仅分布于江西东北部的贵溪、上饶、资溪与安徽的黄山,浙江九龙山、云和、文成,福建武夷山、泰宁峨嵋岭,一般分布于海拔200~800 m的丘陵低山,以及河谷近旁石缝阴湿地段。其分布范围小、居群数量少,被列为濒危种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1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标本及访问、咨询有关专家学者,了解蛛网萼的历史分布与现状,确定考察地点,深入实地进行野外调查。调查的地点包括江西资溪马头山、广丰铜钹山、贵溪阳际峰、上饶五府山等地区。调查的内容包括蛛网萼的居群大小、居群数量、分布地海拔、生境特征、居群更新状况以及群落特征等,并记录经纬度、主要伴生植物、人为干扰强度等相关信息。同时对居群进行详细的样线调查,对居群的分布边缘进行精确的定位。

2   结果

2.1   馆藏标本和地理分布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记载,蛛网萼分布于浙江与福建北部,日本也有[5];《中国植物志》记载,蛛网萼分布于安徽黄山,浙江云和、龙泉,江西上饶,福建武夷山[6];《浙江植物志》记载,其分布于浙江遂昌九龙山、龙泉、庆元、云和、乐清雁荡山[7]。共查阅到标本13份,记录地点5处。

根据上述记载和标本记录,发现蛛网萼在江西的记录仅限于上饶。但经多次调查发现,江西蛛网萼分布居群有4处,具体的分布地点为江西省贵溪市阳际峰东港、上清乡天门山一带;上饶市五府山毛杆村、长坑村;资溪马头山东港和南港一带、马斜村、鹰嘴岩、下阳村、斗源村、榨树村;上饶市广丰县铜钹山保护区内,在铜钹山发现迄今为止最大的蛛网萼居群。

2.2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蛛网萼(Platycrater arguta Sieb. et Zucc )原属虎儿草科(Saxifragaceae),现隶属绣球花科(Hydrangeaceae)。落叶灌木,东亚特有单种属植物,直立或披散,有时近匍匐,高0.5~3 m。生于海拔400~1 000 m处的低山丘陵常绿林下,喜生于溪边涧和阴湿裸岩旁,要求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宜生于偏酸性的红壤与乌色黄红壤中;在强光下长势不良,至枯萎。花期7月,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具少数花,花二型;果实9—10月成熟,蒴果,倒圆锥形或倒卵圆形,暗褐色,种子小,多数两端具翅,明显适应于风媒传播。

2.3   江西省内野外居群现状及群落特征

蛛网萼现有居群相对集中,主要存在于武夷山脉北段与天目山脉南段,其分布格局较为集中,但各居群数量相差较大,已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各居群的地理分布、生境状况及居群特征详。

江西贵溪居群(GX):零星分布于东港、上清乡天门山一带,在东港地区分布较多,沿山谷溪流旁林区小公路上,在阴湿的峭壁岩石旁间断地分布着蛛网萼小居群,该居群自然分布海拔为310 m左右,分布面积似乎没有乐新贵、谭策铭描述得那么大。同时在上清乡天门山游览道路途中发现小居群蛛网萼,自然分布海拔也在320 m左右。伴生植物主要有猴欢喜(Sloanea sinensis)、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杜茎山(Maesa japonica)、矩叶鼠刺(Itea omei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荔枝草(Salvia plebeia)、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等。由于居群多分布在游步道和公路旁,因此,一定程度地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但东港地区更新能力较强,而在天门山附近的更新能力相对较差。这或许是因为天门山居群的周边乔灌木过于繁茂,反而影响了蛛网萼的更新,也侧面说明了蛛网萼更新对环境要求较高。

江西上饶五府山居群(WFS):主要分布于毛杆村竹坑一带,在长坑村有极少量分布。沿途沟谷旁都有零星分布,在竹坑附近发现一大面积蛛网萼,自然分布海拔在540 m左右。伴生植物主要有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油桐(Vernicia fordii)、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紫麻(Oreocnide frutescens)、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等。该居群分布较为集中且更新能力较差,周边群落郁闭度较大,中度人为干扰,这说明人为干扰对蛛网萼的更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江西资溪马头山居群(ZX):马头山林场沿南港方向河旁两岸均有分布,同时在马斜村危家坑往里15 km、鹰嘴岩附近3 km、下阳村往里6 km、斗源村往里4 km、榨树村往里3 km处都有零星分布,但居群数量不大;自然分布海拔在320~400 m。伴生植物主要有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lii)、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圆叶堇菜(Viola striatella)、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等。该居群分布于公路旁,但由于生长在岩石或沟谷溪边灌丛中,因而人为影响较少,居群总体面积较大,更新能力较强,周边群落郁闭度不大。

江西广丰铜钹山居群(GF):该居群是蛛网萼分布面积最大的,在保护区范围内各大河流和溪流沟谷间均有分布,生长状况良好,更新状况良好,结实率也高。自然分布范围350~800 m。伴生植物主要有毛红椿(Toona ciliata)、秀丽槭(Acer elegantulum)、薄叶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日本杜英(Elaeocarpus japonicus)、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大叶白纸扇(Mussaenda shikokiana)、復叶耳蕨(Arachniodes aristata)、贯众(Cyrtomium fortunei)、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小赤车(Pellionia brevifolia)、圆叶堇菜(Viola striatella)等。由于该地区植被保护较好,对蛛网萼居群的人为干扰较小,而且该居群数量庞大、年龄结构较为全面,因而该居群整体生长旺盛、更新能力较强。观察发现,蛛网萼传粉多靠昆虫传播,但传播花粉的昆虫较少,且蛛网萼只在溪水沟谷旁,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这或许是其濒危的原因之一。

3   讨论

3.1   濒危原因

通过多年对蛛网萼自然居群的考察,及其传粉机制和种子生理特性的研究,发现其自身传粉机制可能是该物种濒危的最主要内在因素。蛛网萼开花时节,尽管开(上接101页)

花量大,但其花期较短,传粉昆虫较少,导致其整体结实率较低。

蛛网萼种子极小、数量多,但对蛛网萼种子萌发率测试发现其种子萌发率极低,同时种子主要靠风媒传播,严重地制约了自然居群的自我扩张,蛛网萼对生境要求高也是其濒危的主要因素之一[8]。当然,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对蛛网萼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除铜钹山地区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小外,五府山、贵溪和资溪等地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其更新状况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蛛网萼是落叶灌丛,特征不是很明显,很容易受到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干扰,从而影响其繁衍。

总之,蛛网萼特有的生境要求、传粉昆虫少和种子萌发率低,种子仅靠风媒传播,从而严重地制约了该物种的繁衍和扩张,可能是其濒危的根本原因。另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又对该物种造成影响,如此内忧外患,最终导致蛛网萼处于濒危状态。

3.2   保护策略

蛛网萼是东亚特有单种属植物,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叶片可开发为饮用茶,花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被作为重要的园艺观赏植物。因此,对于蛛网萼的保护,应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就地保护主要加强对蛛网萼幼苗的抚育管理,严禁砍伐破坏,保证其在自然环境下能自然更新;迁地保护主要通过种子繁育或者扦插繁殖[9],扩大其居群数量,同时对蛛网萼开展一部分野外回归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 1 ] Wei C,Bartholomew B,Wu ZY,et al. Platycrater[J]. Flora of China,2001(08):407.

[ 2 ] 乐新贵,谭策铭,李林海,等.贵溪市阳际峰自然保护区新发现成片蛛网萼群落[J].江西林业科技,2008(04):42-43.

[ 3 ] 张定宇,成亚君.中国草绣球属和蛛网萼属花粉形态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153-154.

[ 4 ] 祁新帅.东亚特有间断分布植物蛛网萼属的生物地理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 5 ] 傅立国.中国高等植物·第六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 6 ] 中国科学院中国作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五卷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3

[ 7 ] 韦直,何业祺.浙江植物志·第三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8 ] 张丽芳,林昌勇,俞群,等. 珍稀濒危植物蛛网萼的种子形态及萌发特性[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03):497-503.

[ 9 ] 陈辉. 稀有植物蛛网萼枝插试验初报[J].江西林业科技,1987(05):11-12.

(收稿日期: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