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
【摘 要】吾丘衍《三十五举》是篆刻艺术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至今为止较为系统的印学理论。在元代尚无普及性印谱的情况下,它的出现使得赵孟頫所提出的“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取向得以实现,并且对明清乃至现当代的仿汉创作已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吾丘衍;《三十五举》;仿汉印章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5-0063-02
吾丘衍(1268-1311),字子行,号贞白,又号竹房、竹素,别署布衣道士、真白居士,开化(今浙江龙游人)人,寓居杭州。吾氏所著《三十五举》是其授课的一部教材,也是篆刻领域最早出现的比较系统的印学理论。其中,前十七举教人如何写篆书,后十八举教人如何设计印稿。《三十五举》和略早的赵孟頫《印史序》的出现标志着篆刻艺术的自觉,扭转了宋代以来文人用印新奇相矜、纷繁杂乱的倾向,提倡学习具有“典型质朴之意”的汉印和元朱文,奠定了明清流派篆刻“朱文法唐、白文宗汉”的两大基本格局。
从《三十五举》来看,吾氏对于篆刻,尤其是汉印的理解深入而系统。吾氏认识到了作为古代实用印章的汉印制作方式的不同,即汉铸印和汉凿印的区别。从他的“吾衍私印”“布衣道士”等自用仿汉印章来看,所表现出的古朴、浑厚,显然是有意识地追求汉铸印的风范。或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元末的吴志淳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汉印的古朴,已经用铸印的方式来自己制作印章了。他所铸的“吾氏珍玩子孙永保用”“曹南吴主一”两印,将汉铸印的浑厚、古雅表现得淋漓尽致。吾氏《三十五举》中提到了仿汉印的字法问题,指出设计仿汉印印稿应采用摹印篆(按:吾氏所说摹印篆即缪篆),不可用屈曲盘回的唐篆,还指出了“用崔子玉写《张平子碑》上字,又汉器物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可见,他对于汉印字法的定位十分准确,而又极具开拓精神。他首次提出汉印用缪篆,并与隶相通,摒弃了宋代以来的仿汉印章多以小篆方化入印的风气。吾氏开拓性地提出仿汉印字法可借鉴《张平子碑》等金石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并认为这上面的字法最古。在仿汉印的篆法方面,吾氏《三十五举》中提出了“篆法与隶相通”“平方正直,字不可圆,纵有斜笔,亦当取巧写过”等观点。从赵孟頫和吾丘衍两人的仿汉印对比来看,赵氏的“赵孟頫印”“赵氏子昂”印章在篆法方面明显受到了其朱文印的影响,带有小篆化倾向。而稍后的吾氏印章已经将汉印篆法的平正、质朴表现得十分到位。可见,吾丘衍注重篆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章法是吾氏研究的重点,《三十五举》中言“白文印,必逼于边,不可有空,空便不古……凡印文中有一二字忽有自然空缺,不可映带者,听其自空,古印多如此”。吾氏以“古”为准则的仿汉印的章法规则,是建立在他对古印理解的基础上的。据载吾氏曾编过集古印谱《古印式》二卷。另外,《三十五举》依据汉印文布置顺序,指出“汉印三字印,非复姓及无‘印字者,皆非名印。盖字印不当用‘印字以乱名耳”,还指出姓名印可以加“印”“章”“印章”等形式,以及回文印的用法。这些印文布置规律的提出,无不体现着吾氏对于汉印深入的研究,也为印人们在印文布置方面提供了依据。
吾氏《三十五举》从印章形制、字法、篆法、章法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的仿汉印篆刻创作规则,为尚处于篆刻发展初级阶段、缺少取法范本的印人们提供了仿汉印的依据,诚如元人危素所言“此编之出,可洗来着俗恶之习”。元人对于仿汉印章的设计,大都依照《三十五举》所确立的规则,或者说他们是按照一种概念在仿汉,从而形成了元代仿汉印章的特点,即遵循特定的印理概念而进行仿汉印章创作。《三十五举》不仅对元明清三代印人的仿汉印章创作影响至深,而且对明清的印学理论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有不少印学著述直接效仿《三十五举》体例,如传为何震所著的《续学古编》、桂馥《续三十五举》、姚晏《再续三十五举》、黄子高《续三十五举》等。
在古代印谱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三十五举》这部印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对于我们现今的汉印学习依然有着指导意义,仍是我们学习篆刻的必读书目。我们品读《三十五举》,除了要关注它对汉印形式的直接阐释之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三十五举》中的前十八举均在讲如何写篆,旨在告诫我们篆书之于篆刻的重要意义,善篆是设计印稿的重要前提,就像明代印人赵宦光所说:“今人不会写篆字,如何有好印?”试想清代若无篆隶书的高潮,何以迎来篆刻的全盛时期!现代仿汉印章设计的图案化倾向,是否和今人不善篆有着直接的关联?其二,《三十五举》中多处出现“古”“古法”“古印”等名词,吾氏显然是以汉印“古”的审美意趣來教人篆写印稿的,“古”也就成了仿汉印章的基本要求。我们在学习汉印时,不仅要研究前人总结出来的古印的法则,还要多看古印谱,充分接受古印形象的熏染。其三,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吾丘衍对于汉印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他善于总结、归纳的治学方法。这应当是他能够在篆刻艺术刚刚自觉时期,在几乎没有印学理论作铺垫的情况下,能够写出这样经典的印学理论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上[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
[2]薛元明.朱简篆刻及其美学思想刍议[J].中国书法,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