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业奋进粮人奋斗

2019-09-10 07:22丁声俊
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1期

丁声俊

摘要:本文在热情回顾不平凡的2018年之后,概括了40年粮食产业风雨兼程、开创盛世的改革历程,深入阐述了我国粮业四十年深度转型,形成了“六大新格局”:一是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二是粮食流通迈向现代化;三是粮食企业转型产业化;四是粮食产业日益绿色化;五是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化;六是粮食贸易国际化。文章最后评论道:粮业,奋进;粮人,奋斗,为了“粮安天下”的崇高目标,为了“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粮业改革 开创盛世 粮食新格局

告别“稳中向好”、谱写新篇的2018年;迎来“稳中求进”、改革再扬帆的2019年!

春风化雨洒江天,浓墨重彩谱新篇。伟大的祖国,在风雨兼程中度过了极不平凡的2018年,堪称可圈可点:中国不畏霸权,顶住压力、国民经济稳中有进,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全国向贫困宣战再传捷报,又有1000多万人脱贫、100多个贫困县摘帽;高路织网,复兴号铁车奔驰四方;港珠澳大桥飞架大海洋,举世无双;嫦娥四号九天揽月,飞向月球新的旅程;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熠熠星空;高铁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驰骤大地;首届“进博会”盛况空前,成交额高达数千亿元;直开1.2万列中欧班车、通达15个国家,铁龙隆隆直奔欧罗巴;农业粮食生产传来16年连续丰产的喜讯,粮食总产量超过0.65万多亿公斤。喜看今日之华夏,遍地生机兴中华。预计国民生产总值、货物贸易总额继续稳保世界第二和第一的地位。在环境多变、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质量效益提升,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增强。环顾全球,真的是“风景这边独好”!

“忽如一夜春風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化雨润九州,飘飘洒洒绘锦绣,春华秋实普天庆,累累硕果连丰收。从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潮涌磅礴,四十载勇于探索,粮食改革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辉煌的实践成果:从1978年至1984年,在继续实行统购统销制度的条件下,不断引入市场机制、逐步放活粮食经营;从1985年至1992年,取消实行数十年的粮食统购,实行粮食合同定购;1993年至1997年,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实行“两条线”运行;1998年至2003年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2004年至2012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行一系列粮食支持保护政策。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并提出“20字”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2015年11月,国办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确立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落实保障措施等6方面的考核内容。2016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年生产的新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2016年3月,国家在内蒙古和东北三省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为原则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2017年,国家首次全面下调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2018年5月,国家发布了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具体收购细则进行了较大调整。回首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实施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坚持推进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加强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能力建设,开创粮食盛世,书写出全球为之惊叹的“中国粮食故事”。

四十载砥砺改革,四十年浓墨重彩,把“中国粮食故事”书写得淋漓尽致:“破旧”“脱胎换骨”;“立新”“凤凰涅槃”,真是大破大立、有声有色:一是破除高度垄断集中的粮食统购统销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自由购销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二是逐步破除单成分、单渠道、单形式、多环节等“三单一多”的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多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等“三多一少”的经营制度和体系。三是逐步破除传统的、农产品计划价格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由市场为主形成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机制。四是逐步破除政企不分、粮食企业是行政附属物的企业制度,逐步建立政企分开、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代市场经营主体。五是逐步破除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业链分割的单一化组织经营方式,探索建立以农业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产业链有机结合的融合化组织经营方式。六是逐步破除粮食企业传统的业态形式和经营网络,普遍推广连锁、配送、代理等“现代业态”和经营网络,特别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粮食”等多种形式的新模式方兴未艾。七是逐步破除对农业粮食资源的粗放开发利用方式及技术体系,建立对农业粮食资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的集约式利用方式,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八是逐步破除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单一的传统办法,建立健全以经济手段为主、法律手段为保障和必要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宏观调控的方式。九是逐步破除完全封闭的单一市场、单一资源的观念,树立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结合的观念,由百年“闭关锁国”转变为“洞开国门”,把“引进来”和“走深度转型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合作的贸易大国。

四十年春华秋实、硕果丰盛;四十年粮食产业、深度转型,形成了“六大新格局”。

一、粮食购销全面市场化

历经40年改革创新,粮食购销实现了全面市场化的格局。这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重大、最根本的成果。其主要标志包括: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构成体系化、市场价格灵活化、市场制度逐步完善化。从市场体系看,全国放开了粮食收购价格和购销市场,形成了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从经营网络看,实现了粮食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多成分、多元化、少环节的、遍布城乡的市场经营网络。从农村购销队伍看,大批农民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形成了百万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成为农村粮食收购市场上的生力军。从粮食企业结构看,各地多种所有制,包括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外资企业等粮食经营企业已超过10万个。从购销体制看,除了对主产区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之外,其他产品全部实现市场自由购销。即使对稻谷、小麦实行“托市收购”,也仍然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即当粮食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粮食收储企业即停止以托市价格收购,农民可把余粮自由销售到市场上。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看,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把改革粮食价格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粮食价格体系作为深化改革的关键。尤其是注重建立健全由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使价格能够及时灵活反映市场变化与粮食的价值, 市场机制购销的粮食量越来越大。2017年,我国通过托市收购、多元市场主体收购粮食总量4250多亿公斤,累计助农增收2000亿元以上,有效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近两年来市场收购的粮食量占全国粮食收购总量的比重均在90%以上,市场在更大的广度、深度力度上配置粮食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可见一斑。

二、粮食流通迈向现代化

新型粮食产业现代化,具有以下基本标志:以粮食优质稳产为前提;以市场为决定性手段优化配置资源;以绿色生态安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和融合化为主要标志;以城乡一体化的粮食连锁、超市、电商,以及“互联网+”现代业态和新模式为载体;以粮食基础设施、先进机械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有力支撑;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民素质为必要条件。我国粮食产业在40年探索创新、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注重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相结合,更加突出协调发展、突出提高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突出走粮食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可持续发展之路。

回首我国粮食产业现代化的进程,是不断强化粮食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强化人才兴粮作用、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及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过程。粮食科技自主创新,有力促使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且不说超市、代理制和城乡一体化的连锁制等现代“业态”广泛普及,以信息化、计算机、电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粮食仓储长足发展;提高粮油资源利用率、有利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的循环经济方兴未艾;特别是“互联网+粮食”的新型流通模式,改变了传统粮食企业的经营模式。如今的粮食流通业通过广泛引入新模式,有效整合了产业资源,普遍革新了粮食销售方式,密切了供应与终端消费,为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效益化,以及对消费者带来便捷化、个性化服务水平都开辟了现代意义的新途径。

三、粮食企业转型产业化

国有粮食企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在粮食企业深化“三改”、尤其是深化产权改革和探索创新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积极发展产业化组织经营形式。即在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按照发展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合理配置要素资源,适度扩大规模经营,多元化引入投资,强化社会化服务,形成以粮食“产供销”等各产业链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组织经营形式。为“做优、做强、做大”粮食产业,推进和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既是解决粮农增收困难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粮食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还是满足日益多元化优质化消费趋势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它是优化资源配置、革新生产方式,以及实现粮食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利益共享化的必由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粮食行业大力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

我国幅员辽阔,农情粮情各异,特别是遵循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規律,各个地方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各不相同的粮食产业化组织经营方式和模式:农业粮食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探索发展国有粮食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推广电商平台模式等。采取这些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优化了资源配置,把相关产业链有机连结,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权组织经营模式,把农业粮食产业经济推向价值高端。二是减少了粮食等农产品及农资产品的交易环节, 降低了生产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和效益,把企业“做优做强”,促进“质量兴企”“改革活企”与“品牌强企”。三是改善了传统模式中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有效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催生了粮食流通产业经济的蓬勃生机。迄今,我国涌现出不同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1490多家,对促进粮食产业化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四、粮食产业日益绿色化

在经济新常态和农业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粮食产业阔步走上了优质化兴粮、绿色化发展的新阶段。各地从发挥本地区自然优势出发,大力振兴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提高了农业和粮食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水平。粮食部门采取必要措施,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从改善农业粮食生产环境到改革耕作方式;从测土配方施肥减轻面源污染到采用优良品种;从“优种优收”到“优价优存”;从完善“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到产品管理办法及加强标识管理;从积极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到健全完善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做好粮食“产”和“管”的两个关键环节,有效抬高了粮食的优质率。根据原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的统计资料,2016年,南方6省区59市192县的早籼稻收获质量情况是:三等以上的稻谷占96.4%,等外稻谷仅占0.3%。同年,对小麦主产区9省新产的夏小麦质量调查的结果是:三等以上的比例达到90.3%,等外小麦仅占1.4%。

优质就是效益。我国粮食企业在坚持不懈的改革中,一方面通过“三改”有力消除“三老”历史包袱;另一方面着力发展“三品一标”产品,即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服务。这意味着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把产品推向价值链高端,促进综合效益显著改善。2007年,是国有粮食企业分水岭的年份,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扭亏为盈,当年全国统算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4亿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从2007年到2017年的11年间,国有粮食企业统算盈利总额达到796.05亿元,年均盈利额为72.32亿元。尤其是近2年来,盈利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2016年达到135.88亿元,2017年达到158.85亿元。此外,粮食流通部门通过托市收购、优质优价、产后减损等措施,累计帮助农民增收2000亿元以上,取得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社会效益。

五、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化

中国具有“储粮备荒”的悠久传统,早在古代,哲人先贤已提出杰出的粮食储备思想,并在一些朝代大规模建造粮仓。然而,我国真正开始建立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则是以199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设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开始。此后,我国成立国家粮食储备局,后在政企分开的改革中建立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并建立国家粮食垂直储备新体系;制定粮食储备管理新法规等。2003年,国务院又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规范中央储备粮管理的行政法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经过几十年的新建、改建和健全,已形成了中国富有本国特色的国家现代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垂直储备体系。这是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具独创性的成果。

四十年砥砺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以港口为粮食物流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以中央储备粮为主体、地方各级政府粮食储备相配套、粮食企业库存和农户存粮相结合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央储备粮已进入到体制顺、机制活、运行稳、效益高的新轨道,负有“收好粮、储好粮、卖好粮”三篇文章的重大作用:维护市场的“定盘星”;保障国际粮食安全的“圧仓石”;服务宏观调控的“主力军”[1]其主要标志包括:(1)建立了完整的高效精干的中储粮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同时建立一批粮食仓储企业。(2)建立了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的粮食储备,小麦和稻谷是两大品种,其它是玉米、大豆,以及救灾应急的成品粮油等。(3)健全和完善了中储粮管理制度、法规,以及监督检查条例等,为方便农民售粮,委托收购网点和租赁库点达到13000多个,并与农村新型收购主体百万经纪人建立支持与合作的关系。(4)建造和改造了大批新型现代化粮食仓库,布局于全国城乡,总数多达1.9万多个,粮食仓容总量超过3亿吨。(5)实施绿色生态储粮。中储粮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和普及现代化绿色生态储粮技术,迄今智能化储粮的覆盖率高达98%,储粮依存率高达95%,粮食损失率不到1%,具世界先进水平。

六、粮食贸易国际化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就逐步变“闭关锁国”为“对外开放”政策,抓住全球化的机遇,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和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特别是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业粮食对外开放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步伐加快,扩大粮食等农产品进口:根据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口优质农产品;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进口农產品及其生物农业投入品;根据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或弥补资源不足的需要,进口相应的资源,以缓解国内资源承载的压力,以及进口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迄今,我国已成为农业粮食开放大国。在2004年,全国粮食等农产品进口规模首次超过出口规模。到2017年全国粮食等农产品进出口总额接近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9%,其中进口额1258.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2.49%以上。根据我国海关总署不久前发布的粮食进口数据,2018年1至8月,全国粮食进口总数量超过8358万吨,其中大豆占75%,总量为6264.8万吨,同比下降2.1%。此外,进口食用植物油368万吨,同比增长8.8%。同期还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641万吨,较去年同期整体下降8.6%。其中,1至8月,我国共进口玉米287万吨,小麦223万吨,大麦555万吨,稻米202万吨,高粱353万吨。整体来看,主要用作饲料用途的大麦和高粱进口总量遥遥领先于玉米、稻米和小麦这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预计2018全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将超过1.2亿吨,其中大豆占8600万吨。这表明,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粮食产量第一和进出口第一大国的位置[2]。

抚今追昔,40度风雨,40度春秋,我国粮业铸造罕见奇迹,用占世界9%的耕地、6.5%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0%以上的人口。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非凡成就,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拥有近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是永恒主题,任何时候不可掉以轻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粮业面临着严峻的新问题新挑战,依然任重道远,决不可放松“粮安天下”这根“弦”,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粮食道路”。这是由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道路,是开创中国粮业盛世的胜利的道路,也是确保未来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道路。当然,它也是不解奋斗的道路。

辞别2018年,心潮澎湃;迎接2019年,满怀期待。当我们迎来新一年第一缕曙光的时候,又登上奔向未来的征程。在只有进行式、没有完成时的征途上:奋进,粮业,为了“天下粮安”;奋斗,粮人,为了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刘慧.中储粮: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大局[N].经济日报,2018:12,19.

[2]钟情三农[EB/OL].http://www.farmer.com.cn,2018:10,22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