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景者、风景摄影师和风景摄影的社会价值对应

2019-09-10 09:22张新潮
照相机 2019年1期
关键词:风景摄影文化

张新潮

作为风景摄影的特定社会行为的策划及实施主体,人的作用无可替代。在风景摄影的启始、蜕变以及延伸阶段,人的主导地位从未被削弱,且呈现逐渐增强态势。我们透过摄影师的摄影作品,多维度的感受到其基本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观点,风景摄影师亦如此。在人类社会生态的快速变化中,社会价值浸润于风景摄影师的摄影作品里的观念确立、内容展现、手段应用和传播推广每个链接,成为检视当今摄影师迭代的基本特征之一。

一、风景,或存于心或存于形

风景(landscape)这个词源于德语的landschaft,指的是与城镇毗邻并隶属于城镇的土地,既与城市相对立,又相互彼此依赖,且被纳入了政治生活、财产及商业关系之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风景”的含义为: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不仅有自然之景,还有人文之景。美国学者W.J.T米切尔在《帝国风景》这篇文章中曾提到自己对风景的理解:“风景本身是一个物质的、多种感受的媒介(土地、石头、植被、水、天空、声音和寂静,光明与黑暗等),在其中文化意义和价值被编码。”从中可以发现,中西方对风景的釋义基本相同,主要是指向自然界当中的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在自然观上的区别,中西方对风景的文化编码和解码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立是西方普世的观点,他们强调人对客观自然的主宰,并以此影响艺术领域。西方艺术大多强调以人为表现主题,这也导致风景摄影在整个西方摄影发展过程中从未能成为主流。在中国,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引领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长期的农耕文明为艺术提供了基本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美术中,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山与水,至始至终追求一种和谐之美、意境之美。再来看看中国的古典文学,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们同样对风景情有独钟,人们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文人们对风光山水的寄情托意。这种文化特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中国的艺术走向,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着风景摄影。当社会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的空间和内容发生了质的改变,人们对风景的基本认知和解读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通过特定的感知,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的特点都会在一幅幅的摄影作品里显现。

西方摄影术中的实景和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生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取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风景摄影和风光摄影之间的界线不甚清晰,“所谓的风景指的是城市、物象、人造的景观,而真正的风光应该是自然的、纪实的。”这一解释值得重新思考。将风景和风光的区别集中在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身上,这两者之间成了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纵观中华传统文化和风景(风光)摄影的发展,风景和风光的内涵存在巨大的交集,风景相比风光有更大的外延。风光是自然的、纪实的,风景则是因为人的存在而衍生出更为广泛的涵义。影像学者李树峰认为“这些摄影作品(风景)与我们心灵深处关于故乡的记忆、关于灵魂的论说、关于家的渴望相呼应,能够缓解我们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的精神焦虑,不断矫正我们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从某个层面界定了当代风景摄影大致范围。

通过梳理西方摄影的传统,不难发现占据摄影主流更多地是“纪录”社会的内容,摄影更多地“观看”社会和生活,揭示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工业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使西方的风景摄影并无特别独立的社会地位,总是充当某一艺术种类或社会机构的辅助工具。在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激切的反思精神下,提供给西方风景摄影师的机会和空间大多是在物象的构成和形态描述上。直到安塞尔·亚当斯带着他的风景照片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大多数人表现出的是惊讶而不可思议。

摄影术传人中国,风景摄影就独当一面。1840年前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第一批口岸开放而到来的西方人不仅带来了西装洋酒,也带来了摄影术。中国广袤的地域、奇特的地貌令西方的游历者欣喜万分,第一批的来自中国的照片大多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被传递到西方社会。五四运动以后,一批具有留洋背景的文人学者给摄影注入新的文化内涵,风景摄影逐渐代替了笔砚,满足一部分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想象。国内战争时期,风景摄影发展趋于缓慢,摄影成为重要的舆论工具,风景照片也不可避免地承担起激励斗志、感怀离情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摄影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摄影家的才能有了充分发挥的机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赞美河山,讴歌劳动,风景摄影社会功能得以激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风景摄影开始回归自然,回归大众,回归艺术。摄影者在面对大自然美好风光时,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自然的个体感受,以朴素、单纯的情感,去诠释和理解自然状态下的地貌风物,在光与影的变化中宣泄久藏于心的“场景”。九十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意识的崛起、拍摄及传播技术的更新换代,风景摄影迅速演变为大众娱乐消遣、情感消费的主要领域。背负着实用、媚俗、低级重复、传播力弱的压力,风景摄影且行且珍惜。

二、风景摄影,当代社会价值的复式呈现

于当今的社会背景之下,看或谈风景摄影的时代意义及社会功能,已无法用一种学科知识所能涵盖。这就意味着在面对风景摄影这个具体化了的文化行为时,多维度的阐释可能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先来看看风景摄影审美取向的话题。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社会问题和社会压力叠加,人们借助喘息之隙忙里偷闲,做短暂的逃避。风景摄影门槛低、投入少、见效也不慢,加上社会认可度不俗,非常多的人群在解决了温饱后毅然决然的投身于此。在组团结伴四处游山玩水之余,朋友圈满足了人皆有之的虚荣。但不久发现,满世界晒的都是一样的照片,没意思。这时候要想改变又谈何容易,一样的教育、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审美观,怎么突破?以往摄影师引以为傲的“技术决定成败”在摄影技术日新月异、瞠目结舌发展的今天变得人皆可为,高清晰高保真也在人工智能影像技术下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个时候,摄影者审美观在简单复制下不可避免的就会造就大量废图出现,就个体来说既浪费了精力又浪费了财力,对社会而言则是消耗了大量的有限资源。再来说说风景摄影与文化普及的关系。曾有一种观点甚为流行,好的风景照片必然来自于常人难以到达的奇山异水间。当然,照片的成功有很大意义上取决于画面的新奇感,可问题在于当今世界等同一村的现实下还有多少“奇山异水”可期待?每逢摄影作品赛事,组委会最头大的就是如何把那些来自坝上、川西、元阳、额济纳旗、赛里木湖、318沿线等等的照片一一剔除,原因就是那些地方的风景在人们眼里不再是新奇的、独特的,当然这里面还有手法雷同的问题。当南、北极,美、非、澳的风景也吊不起人们胃口的时候,有的人就开始“设计”和“制造”风景,比如凉山的破旧小学,还比如霞浦的老牛农夫等等。这个时候,因虚假信息带来的伪文化悄然滋生,使图片信息的接受者因误导而受到侵害。接着再聊聊真山真水和“无敌后期”的场景。山水题材在风景摄影中的比例是极高的,这里面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拍山水可健身怡情的考虑。来自旅游部门的数据表明,2017年的各地文化旅游的增长率较上个年度上升了8.2个百分点,这其中,以摄影为主要目的的文化旅游项目要占1/3多。人们不远千里、满怀激情的东奔西走无非是为了领略真山真水的所谓“神韵”,在身临其境中得到真性情的“回归”。问题在于当你身临其境之际,由于天候、角度、光线、心情等诸多原因突然发现费尽千辛万苦看到的并不是你理想中的景色,甚至相距甚远,拍还是不拍?这时候大多数人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后期”。“后期”对现在的摄影师来说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数据可以正确评估。不过,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摄影培训班和工作坊里老师们在教授后期制作课程时一定会异口同声的告诫学员,后期制作比前期拍摄不弱甚至更重要。打开商业摄影网站,满眼的全地形大景别婚纱照莫不是极尽PS之能事,说“人造风景人造人”一点也不为过。这样的场景成为多数业余摄影者的“安神汤”,许多市面上的后期修片师年收益要比整年四处奔走的摄影师要多得多。

显而易见,风景摄影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时代的发展也在赋予着风景摄影不同的社会意义。不仅在经济、文化方面,还有在技术和环境层面,人们对风景不同认知成了反映整个社会语境结构的重要载体。在对本体文化的充分自信中,风景摄影尽情享受着社会大众热情洋溢的追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水美景的歌颂和热爱是极其重要的内容,直至今天,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肥沃的文化土壤。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自信和自爱,是所有摄影者一直向前的巨大的推动力。经济的繁荣亦为风景摄影行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更多平民百姓中的摄影爱好者背起相机,走进大自然。与此同时,全新的传播方式使传统观看方式和话语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展厅、图书馆、报告放映厅、公共阅览室已经不再是风景摄影图片唯一的观看场所。来自国内互联网产业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人们通过网络得到相关信息和知识的获取率比上个年度提升了近13个百分点,图像信息的获取率更是提升了23个百分点。

风景摄影终于不再是特定人群的专属,无数的人用相机、用手机、用可以进行拍摄的一切工具记录下自己认为值得看值得拍的景象,并通过最便捷的通道传播开去。尽管这种拍摄和资深摄影师的拍摄在某种意义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无论如何,这就是在当前语境下风景摄影文化的一种复式呈现。于经济、于文化、于社会安定、于安居乐业,都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三、风景摄影师,当代语境下的多维度表述

当今社会,个人意识的崛起和思考的自由度使一部分拍摄者不再满足于拍摄单纯的自然风景,在加入了对自身生存方式和生存过程的反思后,传统意义上的风景摄影有了新的延伸。风景摄影行为,同时承担着大众审美取向的甄别和个体对风景摄影价值理解的双重思考, “风景”在当代社会中便有了不同维度的思想空间。受到现代摄影技术递进式发展的启发,社会价值层面的思考和摄影师个体表达的诉求叠加在一起,使风景摄影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多维度表达有了可能。

在摄影术诞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摄影图片都是通过平面进行展示,因此有了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欣喜。在中国,无论是刘半农时候的觅趣还是郎静山时代的怡情,大师们的技艺背后总有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追求“物境”、“情境”和“意境”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过。人们从“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阳”(李世民)中知道了含蓄;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中知道了留白;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中知道了高远。人们熟知的王建军、陈长芬、于云天、简庆福、孙成毅、姜平、翟东风等著名风景摄影师们莫不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砥砺前行,终有建树。

风景摄影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折射出生活内容的多样性,这便是它所体现出来一部分社会价值。另一层面,作为社会个体的风景摄影师,要想使风景摄影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仅凭“把玩”的心态就不足以应对。当代的风景最终在影像呈现中会有怎样的视觉特征,又如何能够传递出有别其他画面符号的特别意义,这既取决于摄影师的专业视角,又取决于摄影师面对景物的独特思考,更取决于摄影师掌控个性化语言和手段的技巧。

2006年,一个名叫Nadav Kander(纳达夫·坎达)的以色列摄影师开始了他的长江之行。纳达夫没有按照大多数西方游历者的旅行足迹至上而下的观看长江,而是溯江而上。他用了两年时间,从上海吴淞口出发,途经南京、武汉、重庆等地,最终到达青海。纳达夫不仅拍摄了长江沿途的自然景色城镇风景,也拍摄了三峡库区移民的生活作息。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纳达夫多次来华拍摄的时候,他自述都赶上了不太理想的天候(原意),这使得灰黄色的色调成为这个《扬子·长江》系列摄影作品的主色调。沿江各种完工未完工的建筑成为大多数画面的主体,这些人造景观与自然江景形成了微妙的对应关系。在上述两者之间存在的人以极小的物象出现,无法辨识人物表情,也无法确定彼此的关系。摄影师的表述在当时的人们眼里成了另类。三年后,成都的年轻摄影师张克纯从山东东营的黄河人海口出发,也是逆流而上,开始实施他的黄河拍摄计划。可能是在自己国家拍摄的缘故,张克纯拍摄思路和拍摄方案显得更为慎密,比如,为了一个点的拍摄效果,摄影师可以来回多次,直至效果满意。有意思的是,在这个后来名为《北流活活》的照片集子里,人们惊讶的发现,图片的主色调、主要景物的大小和人物的结构关系与《扬子·长江》都有说不出的相似,会是巧合?

且不管《北流活活》和《扬子·长江》在人们的阅读中有怎样的重合,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那就是中外风景摄影师在当前语境下对风景摄影的社会价值判断有了自己的基本态度。风景摄影发展的轨迹表明,当代风景摄影显露出由单纯记录景物表象过渡到承载诸多信息量的具有公众赋能的社会化文化行为的趋势,其中,摄影者个人对世相的理解和思考,是在不同场景下拍摄的风景摄影作品个性化注解和诠释的核心。W.米切尔认为,风景并非全然是自然的,而是由各种权力关系建构起来的文化幻象,风景本身并不能显现为风景,它是一种媒介,只能在观看中得以显现。在这些观察者与发现者看来,风景在影像呈现过程当中仅仅是一个载体而不是全部,风景影像不再是一种诗意化的矫情想象和一种唯美化的视觉表达。摄影师不再满足追求一般意义上的画面之美,而是回归到一个生命个体,有着自己最鲜活最独立的立场,把简单的对自然风景的观察转变为一种对社会人文风景的观察,对内心想法的真切表达。作为社会化风景的的个性思考和表达者,当风景摄影的同质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当审美取向的近亲繁殖逐渐让人们对风景摄影失去了信心,当缺乏个性,缺乏独立思考与独立表达的场景一再显现,风景摄影师们又会面对怎样的社会质问?“我们作为影像工作者,面对自然的人,在自然深处说话的人,用自然的碎片也好,单位也好、框架也好,来发声的人,我们首先要反思这个问题,要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这种文化、时代,发出我们,带有新的自然观念的,又顺乎我们人类需求,又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新的组合”。影像学者李树峰所说的这个新的自然观,应该就是风景摄影师与风景在社会价值层面的合理对应。

终于,在当今多媒体传播环境下,单个的风景摄影师可以成为握有话语权的信息发布者,个人的观点与思考都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广域传播。风景摄影师享受着由互联网时代提供的红利,不用担心自己的照片无处展示,不用担忧自己的观点受到遏制,不用担心自己的精神文本被社会无视。全新的传播生态让风景摄影变得更具有社会感,也使从事风景摄影的人具备多重身份。摄影师从最初的技能掌控到审美提升再到精神呈现,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其他艺术种类殊途同归的应用场景。在摄影师应对的具体操作链接中,作为跨文化跨学科知识的辨识和编撰者,风景摄影就不仅仅像只要熟悉光和影的互相关系那么简单,思想观点、思维方式、技艺掌控、表述特征、呈现样态以及传播效力无一不和摄影师本人的知识构成有正比关系。这其中涉及到的是自然、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科学、传播、未来等学科的关联知识面和点。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你是一个风景摄影师,更是一个社会信息的采撷、分析、编撰和发布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面对全新的风景,一个当代风景摄影师仅仅会按下快门是远远不够的,他必然要学会面对整个社会。

结语

风景因自然而存在,因人的意识而具体。人的意识在社会化行为过程中得以物化,得以实现。风景摄影作为社会化行为的一部分,担当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意识以及社会价值的重责毋庸置疑。在社會的演进过程中,风景与风景摄影师也在随之变化并适应,成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风景摄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WZW—bewell摄影月赛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