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说课设计

2019-09-10 08:43陶红苗
速读·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人护理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笔者就《成人护理》中“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一节的说课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

1教材分析

1.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成人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人护理》共198课时,在第三和第四学期开课。

选用教材是李晶、江领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成人护理》(第1版)教材。该教材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体现以“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适合高职高专护理人才的培养。

1.2内容选取

本课是《成人护理》上册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第五节高血压病人的护理。高血压是多发病、常见病;同时,高血压也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必考内容。因此本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2013级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普高毕业:具有以下优点:经过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未接触过临床,对未知充满好奇和兴趣。但是由于刚接触临床课程,在学习方法、思维模式方面尚有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3教学目标

根据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掌握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熟悉高血压的辅助检查和治疗要点;②能力目标:能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初步分析;能对高血压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③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重点是: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降压药物的用药护理。难点是: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高血压急症的识别。

4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堂课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课教学过程中,遵循:化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趣味、化繁杂为简单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中以点带面,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达到知识目标。

5教学过程

下面,谈一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本次课80min,整个教学步骤共四个环节,导入新课(5min),新课讲授(50min)和课堂练习(20min),总结和布置作业(5min)。

5.1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给学生看一段视频“斯大林死亡之谜”,让学生变看边思考:斯大林是谋杀?自然死亡?死亡背后的真凶究竟是什么?等等。

5.2新课讲授(50min)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第二个环节,新课讲授环节。

在新课教学过程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高血压的经典案例,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了4个思考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并将这个案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围绕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教学设计,具体做法是:

首先,身体状况评估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们以病理生理为突破口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什么是血压?血压稳定有什么作用?接着我因势利导,步步设疑,比如:血压过高对人体有什么危害?等等。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推导出高血压的心、脑、肾、眼底并发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为学生接触临床少,对高血压的危害没有感性认识,比较抽象,为了教学直观化,我把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一看高血压对心、脑、肾、眼底的病理损害,加深了印象。

其次,单纯讲高血压治疗比较枯燥,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枯燥知识趣味化。斯大林得了高血压为什么不治呢?1931年的医学教科书如此写道:当时大多数的医生认为血压升高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没有必要干预,因为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只有升高血压才能保证器官的血供。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高血压治疗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最后,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把高血压五大类药物归纳ABCD。把三高控制目标归纳为一个健康手机号码13961775217。将繁杂的知识简单化,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3课堂练习

此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三环节。我在原有的病例基础上增设了两个情景重点培养学生对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及初步分析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初步达到能力目标。

5.4总结、布置作业

为了反馈教学,进一步巩固提高,我设计了两个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后作业:①做一份高血压的健康宣教海报;②预习下一节内容: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总之,说课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说课具有教学研究或教育科研的性质。教师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既教好课,又能从理论上认识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林.浅析说课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影响[J].新课程(上),2018(1).

[2]惠兰.“有效说课”的要求及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12).

[3]邓莉莹,雷芬芳,岳月娟.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社区护理说课设计[J].时代教育,2012(13):208,210.

[4]贺玲.从“创新杯”說课大赛谈如何提高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说课水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9):76-79.

作者简介

陶红苗,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人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谁是病人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