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摘 要:福清核电厂建立了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机制,以明确电厂对免扰设備的定义、期望和管理举措。根据福清核电厂大修实践,介绍了福清核电厂在计划安排、状态转换、工作开展等,采取实体屏障、风险提示、工作控制以及状态评估等多重手段,确保免扰设备的可用性。
关键词:免扰设备;大修安全;停堆安全;核安全;实体屏障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01-0033-02
The Protected Equipment Management Practice During the
Outage on Fuqing Nuclear Power Plant
WANG Wei
(Fujian Fuqing Nuclear Power Co., Ltd.,Fuzhou Fujian 350318)
Abstract: Fuqing nuclear power plant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overhaul, interference free equi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order to clear the definition of power plant, interference free equipment and expectations of management initiatives. According to the overhaul practice of Fuqing Nuclear Power Plant, it was introduced that Fuqing nuclear power plant adopted multiple means, such as physical barrier, risk prompt, work control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to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disturbance-free equipment.
Keywords: protected equipment;safety of outage;shutdown safety;safety of nuclear reactors;physical barrier
1 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的背景与目的
核安全是核电事业的生命线。只有确保核安全,核能才能造福于民。如果出现了安全事件,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核事业的发展。根据经验反馈,大量的核电机组运行事件发生在大修期间,而电厂只有大约5%的时间处于大修阶段。大修期间系统设备状态变化频繁,很多设备处于维修状态,为确保重要安全功能不丧失,必须对有安全功能的系统设备(及其辅助支持系统)可用性进行保护,防止误隔离、误操作、误转为维修状态等。如何确保核电机组在大修期间,重要设备能够实现其安全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国际核能运营者协会(WANO)重要运行经验报告指出,“迫切需要建立一项免扰设备大纲来专门应用于停堆工况” [1],包括免扰设备的定义(支撑重要停堆安全功能的设备或系统,包括支持系统)和免扰设备开展工作的要求。
2 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计划控制
编制大修计划时,应从合理安排计划窗口、有效缩短工作工期、确保工作准备充分、确保风险分析到位以及遵守技术规范等角度,对免扰设备工作开展专项审查,确保免扰设备工作计划受控。
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在免扰设备上开展工作,冗余的免扰设备不应同时开展工作。原则上不允许因在免扰设备上开展工作导致某一安全重要功能完全丧失,不允许违反技术规范,否则应以特许申请的形式开展。如必须在免扰设备上工作,原则上应先确保其冗余设备可用并确信安全重要功能得到保证。
大修期间新发现的设备缺陷,进行讨论评估时,需评价是否影响免扰设备的可用性,如果影响,则应尽快安排处理,必要时可采用紧急维修形式。免扰设备上的缺陷消除工作,不得采取小维修和快速维修方式。免扰设备上的工作原则上不得延期,应集中力量开展工作,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完成。
2.2 技术规范
根据运行技术规范中关于设备可用性的定义,应全面细致地核实免扰设备有无因隔离、维修或其他原因不能执行其设计功能。免扰设备缺陷导致核安全设备不可用,必须严格按照运行技术规范采取缓解措施,并遵守累计原则等内容。免扰设备维修后没有进行再鉴定或再鉴定不合格,均应认为免扰设备不可用。
为了确保大修期间免扰设备可用,尤其是在机组状态转换期间,必须按照《控制点释放与再启动安全管理》管理程序要求,严格执行状态转换程序(DHP/SHP/RHP/IHP规程),确保技术规范得到遵守。在即将进行状态转换时,需检查免扰设备状态,梳理免扰设备清单。如发现免扰设备不可用,应及时提出并解决,并评价是否影响机组状态转换。行政隔离是确保免扰设备可用性的重要手段,必须按照《隔离与许可证管理》管理程序要求,进行严格管理。
针对大修期间,因免扰设备开展工作或其他原因,导致免扰设备不可用或性能降级,需要应用特许申请、限制条件、特殊规定等,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必要时编制专门的“执行跟踪单”,确保免扰设备性能及其影响的安全重要功能得到监督控制。
2.3 报警响应
主控室报警是运行人员监测、判断免扰设备状态的重要手段。大修期间,主控室操纵员应重点关注免扰设备相关的重要报警,一旦出现相关报警,应立即响应。梳理福清核电大修免扰设备相关的重要报警清单,这些报警体现在运行大修规程中,应得到足够重视。为了有效识别大修期间的重要报警,应在后备盘上进行特殊标识。
2.4 监督检查
每值接班后应对照免扰设备清单确认本班期间免扰设备状态,并通报全值人员。大修前制订免扰设备巡检清单,针对免扰设备和/或其周围区域,运行每班应进行巡检,现场核查免扰设备运行状态,阻止在免扰设备和/或其周围区域开展的未经授权或可能影响免扰设备可用性的活动。主控核查免扰设备运行状态,关注免扰设备上的预期变化。核安全监督工程师、系统设备工程师应针对免扰设备状态进行高频率的独立监督。运行操纵员、大修计划工程师、核安全监督工程师应将免扰系统中的状态改变作为交接班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接,确保信息传递到位。
2.5 风险控制
针对大修期间有潜在可能导致安全功能丧失的免扰设备,应从如下方面开展风险警示与控制。①在工作文件包中应详述工作风险和应对措施;②隔离工作指令中应详述工作风险及应对措施;③运行日志中应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和注意事项;④必要时应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于计划外、高风险的情况,在免扰设备和/或其周围区域开展工作时,需制定足够的控制手段以确保风险降到最低);⑤应采用监护制度;⑥应召开工前会。
2.6 实体屏障
針对免扰设备,经过评估认为需要阻止在免扰设备和/或其周围区域上开展工作,应该应用实体屏障或类似措施,防止设备误动导致机组瞬态和系统停运。
鉴于大修期间配电装置和设备再供电装置的重要性,针对大修期间部分免扰设备的配电装置、再供电装置,应有明确的标志易于工作人员辨认。运行部门通过隔离警示带、警示标识等手段,对免扰设备进行实体隔离和警示,尤其是大修期间较长时间作为免扰设备的相关系统设备;如果可行,采取钥匙等手段控制。
2.7 信息传递
非大修机组管辖的免扰设备:大修机组和非大修机组有共用设备,相互之间有关联,如果大修机组的免扰设备功能实现受到非大修机组的影响,应该在非大修机组上确定免扰设备清单,开展生产活动时特别关注,确保非大修机组的活动不影响大修机组免扰设备的可用性。
免扰设备清单、免扰设备相关的重要报警清单应随大修经验的积累逐步优化完善;免扰设备清单如有变更,应及时升版管理指令以便相关人员获知信息;应将免扰设备清单汇总进入大修信息手册,便于电厂员工和协作单位查找。
3 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的应用价值
①福清核电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将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应用到核电机组运行管理,获得了国际核能运营者协会(WANO)的好评。
②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从“被保护的、不可受到损害的设备”角度出发,采取系列措施,强化电厂人员确保安全设备可用的意识、手段。
③福清核电数次大修期间,成功应用了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最终安全设备无一损坏,有效确保了大修机组的核安全。
④大修期间免扰设备管理,这一管理思路和创新,可以有效应用于核电机组,提升核电机组大修期间的安全水平,确保安全设备可用。也可以转化应用到安全生产风险高的各类工业企业,以核安全管理的高标准,进一步提升各类生产活动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