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斌
摘 要: 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常思常新。文章认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抓住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形成以经济学概念为学科基础,以经济概念逻辑关系为学科灵魂的教学观念。为此剖析时下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人才需求、能力结构、教育功能与目标实现等四大问题,论述了创新是破解四大问题的关键所在,并通过场景、发问、观察、交流、联系等手段构建教学改革路径,并对现场经济学教学模式做了尝试,总结了遵循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6-0083-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6.016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依靠人才。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肩负的第一责任。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那么创新性人才培养自然就是大学必须坚持的培养准则。经济学教学提出两大严峻挑战:一是如何深化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跻身于世界优秀高校之林,二是如何采取得力的措施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由于功利表现的短视,浮躁体现的利益寻租,教育在文化战略上出现了方向性的失衡[2]。改革是经济学教学提高质量的强大动力, 创新是经济学提高质量的灵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亟待呼唤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唤醒蕴含在人身上的创新基因。
一、经济学类专业究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每一个学科人才培养过程自然会打上“专业”的烙印。专业教学则是大学人才“专业”烙印形成和“专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活动。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自然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思考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则必须对“经济学能干什么”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才能把握其本质和方向。
(一)经济学理论能干什么
认识世界自然需要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那么人的知识体系怎样形成?哈耶克认为有三条途径,一是置身于社會环境中获得的习俗知识,二是凭借自身亲身体验获得知识,三是通过教育获得知识。自然通过教育是获取知识成本最低的渠道。大学教育就成为专业知识研究、传承的重要知识制度。
经济学理论首先能认识经济世界,且通过研究经济现实问题认识经济世界。社会科学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逻辑体系,经济科学理论的创新经常是在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出现在某一特定社会的经济现象时发生的[3]。林毅夫教授指出,经济学研究问题需要解决好两个一致性:内在逻辑一致性和逻辑与现实一致性林毅夫教授指出,经济学家所以要建立一个内部一致的逻辑体系并非是为了玩逻辑游戏, 而是要解释经济现象。因此, 方法论规范化的第二个要求是严格检验那些依照这个理论的逻辑推演产生的推论是否和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相一致。。思考和研究经济,总是需要借助于概念,但是概念不是孤立的。因此,构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则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第一层次能力,更是构建学生专业视角审视现实经济的重要基础。经济学类专业大学课堂的教学就必须在这一层次上让学生构建起“经济学概念及其概念逻辑体系”。“黑板经济学”走向“现实经济学”是认识经济世界的一次飞跃。这种飞跃在于构建起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联系性的创新思维,并反思经济理论能够与现实经济一致性。经济理论的创新正是在这种反思中形成。
经济学理论更重要的是改造经济世界。经济理论不能停留在解释世界,更为关键在于改造世界。但是改造经济世界是困难的,核心在于经济理论都有假设条件与现实经济世界都有约束条件。笔者最近参加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智库与案例——县域经济发展”研讨班时,林毅夫教授倡导“因行得知,用知践行,唯成证知,知成一体”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最终就是为了更好的改造经济世界。“唯成证知”实际上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经济世界中的体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的经济奇迹是最伟大的经济实践,总结发展背后的经济理论并进一步指导未来经济发展成为经济理论改造经济世界热点问题。基于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结构经济学的反思,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就是为改造经济世界,尤其是推动发展中国家改造经济世界的创立。
(二)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
一个受过经济学理论规范训练的大学专业性人才自然有经济学思维的“烙印”,认识和改造经济世界那就是专业担当。按照经济理论的两大作用,那么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就必须紧紧围绕第一层次:认识经济世界能力的培养。
经济理论体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认识经济世界首先必须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人能够认识并积淀认识世界的知识,语言扮演了核心地位。由概念形成的抽象语言及其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的抽象思维是人类认知由表及里的能力升华。经济理论正是由经济概念及其构建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一个人可以凭借个人经验认知经济世界,但是个人经验积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有限经验不足以支撑认知的科学性。经过历史检验沉淀下的有效知识,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缩短了经验积淀的时间,经济理论认知与理解能力毫无疑问是认识经济世界的基础性能力。经济类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这一能力才可能力进一步去洞察经济世界。
经济理论方法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古人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方法能够创造新的事物,是一种生产力。经常听闻一些用人单位批评刚出大学校门的学生能力不够。清华大学前副校长施一公却指出,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看似矛盾的观点,但都直指“能力”和“研究型”这两个词背后蕴涵的学科方法论的重要性。因此,懂得前人形成的经济理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懂得前人思维方式和方法。
二、经济学类专业教学为什么要改革
教學谈改革,大底是发现教学具有不适应时代环境学生能力提升的问题,需要对现存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提出整体性解决方案。经济学类专业教学如何改革?问题识别是起点。那么当下的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如何理解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人才认知的差异
从经济学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视角来看,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这种矛盾总是存在的。高校人才培养一般都以厚基础,宽口径为思想构建专业培养方案,而用人单位却是个性化的人才需求。那么经济学人才培养共性与需求个性矛盾总会存在,这是大学教育以人的综合能力提升为方向,而不是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结果。那么,大学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单位结构性矛盾最终是人才能力与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的一个磨合期长短问题,核心问题还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能力
(二)如何理解学生能力结构性问题
长久以来,以试卷考核为导向的大学教学模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的过程更多侧重在记忆性知识或者简单应用层次知识,大多与现实离得远,自然很多优秀的学生停留在书本知识,用知识观察与思考经济现象、经济问题能力明显不足,更难形成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洞察总结能力。刁培萼指出,“学校教育现已沦为专注于‘知识教育’这一狭隘的书本教育,连同在一起的‘考试’,使学生丧失了思考能力,导致个性泯灭、人生迷茫”[4]。因此,能力结构问题,一方面在于理论知识结构囿于教材而不关注经典思想,另一方面无法建立理论与现实的联系,结果则是理论与现实两张皮。我们发现很多大学都要求学生读经典,旨在破除教材壁垒,感知经典中的思想力量;要求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研究,旨在破除课堂壁垒,感知理论与现实的联系。
(三)现实的教学注重显性教育功能还是隐性教育功能
教育有两种基本的功能,一种是显性教育功能,一种是隐性教育功能。显性教育功能用普通话来解释就是学知识,看得见的一些知识的传播。隐性的教育功能泛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个人品格和心智模式。在逄锦聚看来,大家对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需要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这是大的进步, 但对于培养的人才必须引领社会前进则强调不够[1]。
我们接受教育表面上是为了获取知识,但实际上在充满挑战和困难的学习中,还塑造了个人的迎难而上的品格和拥抱困难不逃避的心智模式,这才是完整的教育。很多时候,基于认知偏差,教学往往忽略了隐形教育功能,尤其是以试卷考核为主导下,背知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模式。最终,学生就获得了零碎的知识片段,时间久了,也就忘了。
(四)经济学类专业教学培养了学生认知经济世界能力吗
经济类专业教学重在突出经济学理论的第一作用:认识经济世界。这是整个经济学专业教学应该达到的重点目标。但是现实的经济学类专业教学以记忆性知识为主、以显性教育功能为主、以静态知识为主、以试卷考核为主等构成的常态,无疑难以实现以活态知识、隐性功能、动态知识、多方位考核为主,提升学生认识经济世界能力。早在2008年著名经济学家逄锦聚教授就已经指出,实践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适应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创新性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替。[1]
三、如何破解经济学类专业教学问题
识别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呢?时代发展呼吁创新驱动,教学改革自然离不开“创新”这一核心要义。但是什么是创新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克里斯滕森提出的联系性思维正是实现新组合的认知基础,观察、发问、交际与试验等四大行为技能又为联系性认知技能提供丰富的营养。?如何理解创新又是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理论问题。
(一)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观念的创新
为实现培养经济学类人才认识经济世界的目标,经济学应有的教学模式应该建立“以经济学概念为学科基础,以经济概念逻辑关系为学科灵魂”的教学观念。经济学普遍的教学模式更多集中在概念层次,概念逻辑关系却成为虚置。经济学有三种语言范式刻画概念逻辑关系,一是一般的语言直接描述概念逻辑关系,二是图形的语言形象直观表述概念逻辑关系,三是数学的语言自洽性的表述概念逻辑关系。
以经济学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核心课程为例。从经济学类专业人才本科、硕士到博士培养三层次上来看,分别构成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段位,但是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其根本就在于经济学语言的升级,从一般语言到图形语言,再到数学语言的升级过程,更能够把经济学概念内在的深层逻辑关系揭示出来。
(二)降低认识经济世界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考核手段成本
能力导向的考核手段改革不是新提法,但是为什么难以在实践中开展?如果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自然每一种新的手段替代旧的手段都逃不过收益成本规律。改革考核手段是破解能力结构的必要条件,但是考核手段的改革为什么难?
考核手段的成本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根据制度规定,考核都需要痕迹,但是非试卷考核痕迹的记录成本高,这是一个重要根源。例如,课程调研考核方式涉及调研地点、调研提纲、调研组织、调研风险、调研报告撰写,调研成果汇报等诸多环节,自然成本远高于试卷考核,这阻碍了老师改革考核手段。
另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在于考核手段的公平性成本。试卷考核采用“同一张试卷面前人人平等”,答案相对稳定,公平性较好,其他考核就面临公平性的考核成本。如面试考核方式,缺乏多位专家容易失去公平公正;由于没有试卷类似的考核痕迹,如采用视频录制,则需要相关设备,增加成本;由于学生多,老师少,考核时间长,增加时间成本。
新考核手段的行政审批成本。考核手段惯性自然具有较低的管理成本,但是却不利于考核手段改革,解决考核制度行政审批流程也是降低考核成本的重要方面。新考核方式的行政审批时间成本会抵消改革的激励,尤其是必修课考核改革更是需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三)經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活动的创新
究竟什么是创新性人才?著名创新管理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的基因》指出:创新者并非天赋异禀,他们是用行动改变了自己的创新基因,观察、发问、联系、交流和试验正是创新的五大基因[5]。专业视角的观察是理论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专业视角的发问激发了创新的好奇,专业视角的交流有助于增进新的思想、专业视角的联系性思维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构建了可能存在的联系、专业视角的试验获得结果检验着联系性思维成果。
创新性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性教学活动支撑。如何构建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唤起学生创新的五大基因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方向。传统的教学活动重在一种直线式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而现代教学模式则应该是突出学生观察能力、发问能力、交流能力、试验能力和联系性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脑与眼睛融合激发的观察、脑与嘴融合激活发问、脑与脑融合激发交流、脑与手的融合激发试验,最终实现联系性创新能力。
(四)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路径设计
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重在唤醒学生创新基因。按照提升经济学理论及其方法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为导向,根据克里斯滕森提出了发问、观察、交流、试验和联系五大创新基因,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教学改革路径。
节点一:现实经济场景寻找(试验技能)。基于经济某理论,寻找经济现实场景,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学生和老师置入现实的经济场景中,创造理论与现实、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现实场景中的人可以交流互动的场景。
节点二:观察技能培育。基于现场经济情景,通过观察行为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观察就是用身体的各种器官去体验发生的事、存在的物以及不同利益诉求的人,重点要求学生观察现实中人的不同利益诉求、约束条件、经济要素等。观察需要跨越时空,才能获更有价值的信息。事物时间变迁性与观察时点的断面性,促使我们把同一空间若干个观察断面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观察的什么?事物空间多样性与观察地点的单一性,促使我们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观察断面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观察的什么?
节点三:发问技能培育。基于观察后思考的发问,旨在培养学生发现不能用理论解释的各种疑问,发现可能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一个人能问出很好的问题,一定是观察到了不一致的经济现象,不能解决的矛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愿意与不同人交流的积极性,突破思维和理论壁垒。观察经济现象经常需要的价值是什么?事物变迁的动力是什么?空间不同的根源是什么?
节点四:交流技能培育。现代社会的分工特征及其生活经历的多样性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但同时是可能忽略的另外一些方面。尤其是学生更是了解经济社会较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必须培养学生专业交流能力。在现实的经济场景中,学生观察、发问总是基于自己的视角,那么通过交流这一活动则能够丰富自己没有观察到、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能还获得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节点五:联系性思考能力培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告知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当思想立足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叉点上,你可以将现有的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组成大量不同凡响的新想法。观察需要跨越时空,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事物时间变迁性与观察时点的断面性,促使我们把同一空间若干个观察断面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观察的什么?事物空间多样性与观察地点的单一性,促使我们把同一时间不同空间观察断面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观察的什么?
四、现场经济学教学模式:创新性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
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分析方法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是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对于那些不身临其境的问题和现象,即使是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也经常是隔靴搔痒,那么构建一个具有身临其境的经济问题与现象的现场作为教学情景无疑是创新的。
观察、发问、交流、试验和联系性的教学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课堂教学已经解决了学生经济学概念及其基本逻辑理论,那么需要寻求课堂外的教学模式,搭建起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课堂,真正创造一个现场经济学教学模式。由于笔者近几年都在研究农业与农村经济学,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场景,现场经济学教学模式已经做了尝试。
(一)理论准备工作
现场教学必须建立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理论相结合的场景。那么教学前关于某一经济问题的理论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案例调查研究开展前,安排学生收集文献、整理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并形成案例调查的提纲。如2018年7月带领学生到盘州娘娘山关注“产权改革、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以这三个关键词为主梳理相关文献,形成了关于村委会、村支部、农户、农村经济组织为调查对象,以土地产权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乡村出现的问题、矛盾为焦点形成整个调研方案。
(二)现场调查工作
课堂是理论的逻辑分析,现场是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专注于“知识”与“考试”的教育更远离本土的经验世界,必然会脱离现实生活,整个教育就失去了根基[4]。理论是抽象的,场景是具体的。根据调研提纲,首先把理论上的各种概念与现实场景之间建立联系,使知识回归本土的经验世界,扎牢教育的根基。如调研中关注的“耕地产权”,理论与政策上关于耕地“三权分置”与现实产权的运行之间就需要建立联系。“村集体怎样行使所有权、农户怎样行使承包权、农户如何实现经营权流转”等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都需要与产权理论建立联系与对比。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现场则是学生与经济现实中的人、教师与经济现实中的人、经济现实中的人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四维互动。从一维互动走向四维互动,现场丰富了活生生的经济现实中不同角色的利益诉求者,更能够激发学生发问、交流、观察潜能。例如,在某村易地扶贫搬迁调研中,易地扶贫的房子已经建好,但迟迟未完成搬迁这是为什么?村干部、贫困户交织在我们的调研场景中,易地扶贫时间节点和考核构成了村干部工作行为的约束条件,老房子价值、家庭人口数、生活成本、生产成本构成了贫困户是否搬迁决策行为的约束条件。在调研中不断的与不同利益诉求的人碰撞交流,才能知道易地扶贫搬迁难症结所在。
(三)现场教学工作
学生调研获得的资料和信息与理论之间总会存在疑惑、或者会遗漏到一些重要内容。那么现场就会激发学生问出很多问题,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在一次带学生到海拔比较高的田间地头,调研农业发展。学生站在高上山,听着村第一书记讲着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无疑存在很多困惑。那么这片土地上的农户如何发展呢?发展一是依靠生产,二是依靠需求。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农业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一基本概念和理论。自给自足农村经济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但是商品农业下,供给和需求是分离的。农产品交易就成为核心问题。交易成本与交易效率就是关注和思考山地高海拔农业发展的重点。
(四)专业心得体会
学习需要及时小结。课堂教学有笔记,现场教学必须要有专业心得体会。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调研与现场教学类似于自然科学的实验,专业心得体会及时记录理论与现实真实感受、相关人员碰撞出来的灵感等。长期实践积淀的现场教学心得体会构成了学生观察、发问、交流、联系、试验等五大创新基因的唤醒和强化。
(五)教学成果撰写
教学过程需要输入和输出。理论准备、现场寻找、现场观察都是现场教学的输入过程。一切输入要素必须有输出成果,最终综合考察学生经济学专业能力。案例研究、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成果。
但无论是哪一种成果形式,都需要学生按照某种经济学理论确定报告主题、明确报告主线、建构整体逻辑,这一过程本身考察学生对整个现场教学过程的复盘,并深化到理论高度的过程。
报告文本的撰写进一步考察学生驾驭经济学概念及理论思考现实经济问题的程度,并最终形成经济学专业文本。报告文本的撰写过程需要注入学生研读的文献综述,构建研究主题的核心概念、概念模型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分析方法,要求结合现场教学获取的一手资料提炼主要观点。
(六)教学成果汇报
教学成果撰写是书面的输出成果,是一次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认知经济世界能力的重要过程。但是仍需要学生在一定公共场合通过演讲手段有效表达研究结果。演讲一定要求学生制作PPT。成果转化成PPT是进一步凝练教学书面成果的过程,同时能够借助于相关手段提高交流有效性。
五、小结
“行、访、实、知、觉”五个字简练地概括了费孝通的思想[6]。“行中有访、访中有行,面对的是一种实,实在、实存,或者实有。由‘实’当中求得的‘知’则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相互启发出来的‘知’,由小见大那样重要的‘知’。由‘知’而得‘真觉’”。由此反思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改革,回归大家身上形成的思想,至少在“行、访、实”三个字上多下功夫。
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规律。总之,不断强化和丰富现场教学就是不断通过“行、访、实”提升学生用经济理论考察经济现实的认知。坚持做下去,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就能在理论和方法上得到突破,更能够实现经济学的隐性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逄锦聚. 关于我国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 (5).
[2] 楊军昌.当代教育文化的主旨意在理念重塑精神重构特色重建素养提高[J].教育文化论坛,2010(5).
[3] 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庆祝《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J].经济研究,1995(10).
[4] 刁培萼.试论实践辩证法·人学辩证法·教育辩证法的关系[J].教育文化论,2010(2).
[5] 杰夫·戴尔,赫尔·格瑞格森,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基因[M]曾佳宁,译中信出版社,2013(1).
[6] 赵旭东. 费孝通思想的关键词[J].读书,2018(7).
(责任编辑: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