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刊与百年社会变迁

2019-09-10 07:22吴佳莲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19年1期
关键词:办报国人报刊

吴佳莲

报纸作为大众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故今论及报史,不应在报言报,诚如戈公振先生所言:“报学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 中国近代报刊的溯源可追至1815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迅等人在马六甲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自此,相继出现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刊——《密封华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刊— — 《广州记录报》等等。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闭关锁国被迫走向世界、迎来革新、最终转型的全部过程。其始终伴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成为近代百年中国变迁的缩影。

得益于唐宋时期印刷术的巨大成就,邸报作为中国最早的报刊,应时而生。邸报不仅拉开了中国报刊业的序幕,在世界报业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它基本上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以及其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本质,使其和近代报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严格意义上,近代中文报刊是19世纪初年才出现的,也并非由中国人自己创办,这与当时中国的国情密不可分。清政府长期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而近代报刊的出版又依赖两个基本条件: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和出版发行方面的物质技术条件。当时的中国,虽已具备后者,但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却极为匮乏。再加之清政府大兴文字狱,顽固地执行所谓“言禁”“报禁”政策。在这样严苛的社会政治环境之下,中国近代报刊根本不可能依靠本国力量,取得发展的空间。

与此同时,伴随着“兴奋布道运动”而进入中国的传教士,打破了这一禁锢。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刊发,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先声。它以华人为主要读者,以基督教教义和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体现了由传教士所创办的早期中文报刊浓郁的宗教性质。这一时期,传教士们企图从文化层面完成使中国社会基督教化的使命,以为其随之而来的武装侵略奠定基础。而中国传统社会所尊奉的儒家纲常伦理,也首次遭到了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海禁大开,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清朝统治者仍旧实行专制统治且有诸多限禁的情况下,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依托一系列从不平等条约中攫取的特权,相继来华办报。如《依泾杂说》《六合丛谈》等皆是其果。办报地点也从南洋等地开始转向内地,公开出版发行报刊,鼓吹中外通商、中外友好,以消弭当时中国社会因鸦片战争而高涨的对外仇恨心理。此时的中文报刊,宗教已不占主导,而是多刊载各国近事、商业消息和一般新闻评论,部分报刊也介绍一些浅显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以炫耀西方文明。

外报作为中国近代报刊的雏形,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从封闭的天朝上国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广袤的文明大陆、资本主义的世界大势。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1858年伍廷芳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首开国人办报之先河。之后,《华字日报》《昭文新报》《汉报》等数百种报刊,如雨后春笋,同洋务运动一起,踏上了时代的浪潮。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开始分化,一些开明的官僚先于统治者,看到了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原因在于故步自封。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挽救清朝大厦之将倾,走上了改革救国的道路,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得以自上而下开始推行。因而在这一时期国人所办报刊中,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基调,多宣扬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编练新式海军等洋务事宜的必要性,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以替代中国重农抑商的落后政策,成为洋务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阵地。

中国近代报刊诞生于完全封建社会,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发展举步维艰。帝国主义列强在敲开中国大门后,也丝毫没有放慢其侵略的步伐,企图长驱直入,将铁蹄踏遍整个中华山河。针对于此,不少国人所办报刊虽多主张西化,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方面仍旧态度鲜明。诸如《汇报》所言“本局为中华日报,自宜求有益于华之事而言之,故有裨中国者,无不直陈,而不必为西人讳。”[2]

国人所创报刊,逐渐摆脱了早期中文报浓郁的宗教性质,开始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

历经萌芽与发展之后的中国近代报业,在19世纪末期,甲午战争战败后,迎来了第一个国人办报之高潮。据不完全统计,自1895年到1898年仅三年时间,全国出版的报刊就有120余种,如:《万国公报》《强学报》《工商学报》《广智报》等都为其代表。它们启民智、大谈维新,一定程度上为戊戌变法的推行营造了社会思想氛围。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士大夫阶层受到严重刺激,他们清楚的认识到中国腐朽的统治现状已不能维系。《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华的民族意识至此,才真正开始觉醒。而被历史推至台前的维新派,不得不肩负起他们的使命,以“变法图强”为宗旨,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因而这一时期的报刊,主题大多围绕维新。与洋务时期报刊相比,虽都论及西化,但不仅仅局限于器物,而是更多偏重制度,更多详尽介绍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议会制度,首次提出了要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构想。

维新最终不过百日便宣告失败,君主立宪的构想也不过幻影。但其所创报刊,的确为新思想、新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载体。至此举国上下,悉数认清了民族危亡的现实,认清了改革已经不能挽救这个民族,需要更彻底的革命,来拔出已深种数千年的封建毒瘤。

维新失败后,革命的脚步已不容阻挡,国人办报也再掀高潮。整个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就有数百种以时代变革为主旨的报刊相继问世。如:《民报》《民主报》《神州日报》《中国日报》等等,以其极强的民族民主意识,从思想文化领域波及至整个社会,意在“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3]。

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悄然在中国生根发芽,它在保皇、立宪之外,提出了第三种中国社会发展之道,并渐渐取代了保皇立宪,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这一点在报刊行业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诸如《民报》《民立报》等,无一不批驳保皇派、立宪派,痛斥清政府卖国求安的屈辱行径,同时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摆在国人前面。某种意义上,是报业的大肆鼓吹,广泛地动员了大众投身反清民主革命斗争,为辛亥革命一举推翻清王朝提供了可能。

近代报刊发展至这一时期,国人自主办报已基本不需要外界势力干预,甚为成熟。在强烈的民族意识包裹之下,为革命立起了一面面思想旗帜。

1911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将破落的清王朝推向了灭亡。自此,封建政治对于言论、出版等一切限制趋于无形。《临时约法》的颁布,更是大谈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国人办报的第三次高潮顺势而生。在此期间各类报刊层出不穷:对应当时混乱的军阀政权,衍生了各军政机关报;各派系、政党林立,又有各自党报;以科技、文艺、实业等为主的学术性报刊;甚至出现了伸女权或其他社会问题的报刊。伴随着时代巨变,辛亥革命之后的近代报业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与之前期,大为不同。其所报道的领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观点也更为标新立异。近代报业发展于此,开始真正具有了一定意义上的媒体社会性,不再作为封建政权的附庸,成为上层统治的思想工具。

结语:

近代中国面临着古今中外的时空错位,中国近代报刊在错位的缝隙中诞生、发展、高潮,随之兴衰,随之变革。其所报道的内容,从初期的宗教神论到中期讽喻时事、提出改革,再到后期气象万新、呼吁共和,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密切相连,是中国近代百年社會变迁的真实缩影。

注释: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三联书店.1955.

[2]孟鹏. 关于《汇报》的考证.国际新闻界,2006-9-75–78.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办报国人报刊
梁启超办报研究刍议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丹麦:“办报”帮流浪汉生存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浅析张东荪的文化观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