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萍
电视是传统媒体的主力军之一,融媒体时代如何把电视新闻声画兼备、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传播方式得到更好地体现,这就对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电视新闻采访中应做到事前周密准备、围绕主题做好提问、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用好用活同期声等。
一、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对记者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要“吃透两头”,既要做好政策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关注民生。记者只有储备更多的知识,视野才会更开阔,才能以独到的新闻敏感来发现新闻线索,以独特的新闻视角网罗有用的新闻素材,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价值。尤其是地方台记者采访领域往往没有明确的划分,涉及的领域广、内容繁杂,因此记者要成为一名“杂家”。成功的采访是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采访前,记者需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或事前走访相关部门和人士,对采访的事件和人物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同时,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也能帮助我们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和可用的资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对采访对象的生活经历、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等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为采访时的沟通带来更多的参考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报道思想、细化报道主题,拟定好采访方案和提纲。在做好案头准备的基础上,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找到切入点和话题快速融入采访活动之中,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而采访对象是记者采访的重点和关键,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约定好采访日期、确定采访地点并把通过预先沟通,把采访的目的要求、需要采访的问题告诉被访者,便于对方做好准备,确保采访效果事半功倍。
此外,设备的检查也是做好采访准备工作的重要事项,因为电视采访的成功已否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电子设备的支持。作为记者每次采访前要准备好摄像机、话筒及辅助设备,细心地检查摄录器材的工作状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二、记者要善于提问
知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过: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提问是采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日常采访中,大量模式化的提问:你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怎么样等等。这样大而空没有针对性的提问使采访流于表面,很难激起被采访者的情绪,记者也就难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采访提问要在点子上,这样才能便于采访对象理解并顺利地回答提问。采访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需要接触各行各业的不同人群。受时间和機会的限制,记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与采访对象实现最有效的沟通。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根据不同的采访需求,选择不同的采访方法和提问方式进行交流采访,把握好时机力争最大限度地采访到所需的第一手材料。面对记者、面对摄像机的镜头有的采访对象难免会紧张,说起话来吞吞吐吐、对提问不知所措。因此,记者要始终掌控采访的主导地位,从对方熟悉的、轻松的话题来拉家常,找准突破口以打破僵局,使对方更好地适应、交谈逐渐深入主题,进而顺利地采访到所需的素材。另外,有的采访对象比较善谈,表现欲强,话很多但内容却总是“偏题”“跑题”,对此不能不耐烦或急躁,要注意引导,把握采访的节奏,跑题了就及时将对方拉回主线。在进行舆论监督类的报道时,记者的提问往往会尖锐,这时采访对象要么表现拘谨,要么回避、抗拒记者的提问,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受阻时要有耐心和一定的追问技巧,用委婉轻松的语气、灵活的提问技巧来进行交谈,从而捕捉到完整的新闻素材、发掘出新闻事件的细节。采访中的谈话,既不能带记者主观臆断的“框框”,也不能硬抱着原来拟定的采访提纲不放。虽说记者是以提纲为蓝本进行采访,但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角度和主题,针对采访环境的差异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更改,则更为有效,从而优化采访报道工作。
三、营造良好轻松的采访氛围
在日常的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大多是第一次接触。记者要注意第一印象,采访除遵守约定的时间外,在仪表上也要注意穿着上不要太个性化,更不能另类,要大方得体,以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留下好印象。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如何在短时间内与对方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就要求记者能够消除陌生感打开对方的“话匣子”。笔者认为可从采访对象的经历找共似之处:双方是同龄人、同籍贯、同一地方工作过、兴趣爱好等等,都能成为拉近彼此关系的话题。这样一来,缩短了心理距离,采访对象就能更好地配合并愿意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以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有的记者因职业优势感在采访时居高临下,发问语气生硬,这必然招致反感,造成采访对象的排斥,使采访无法进行。因此,只有尊重采访对象,态度真诚、语言得体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才能使对方畅所欲言。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要学会倾听对方的介绍和讲述,敏锐地捕捉到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及真相,还原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记者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不随意打断对方,可在适当的时候表述对方的讲述内容,避免因忽略采访对象及他说的话使采访“冷场”。如果因记者语言尖锐或提问引起采访对象的不适反感,记者应换位思考,及时调整提问的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双方的交流,进而讲述更多新闻事件的事实,使采访工作更顺利地深入展开。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如记者随意接听电话或走动,都会因为不尊重采访对象使对方不快而影响采访效果。
四、记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由于受访者的身份地位和素质修养的差异,报道的类型和题材大相径庭。对此,记者要端正态度做好心理调适,以良好平和的心态投入采访工作。对领导干部或地位高的人士不卑不亢,对普通群众落落大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做好采访工作。现场采访的过程也常常会有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旦面对突发情况,特别是灾难现场,记者切不可慌乱,要做好心理调适,做出妥善的处理,以客观冷静的心态妥善把握全局,确保采访工作顺利完成。
记者在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有人文关怀意识尊重采访对象,注意保护其隐私。对于一些敏感、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要慎重,顾及采访对象的感受,维护对方尊严,遵守职业道德。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不顾职业操守强行进行采访,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甚至给采访对象带来二次伤害,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五、发挥声画优势,巧用同期声
电视新闻可以声画兼顾、传播更多的信息,对受众有特殊的吸引力,这是电视新闻采访的独特优势。因此,要突出电视新闻的特点,拍好画面。记者要力争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争分夺秒积累足够的镜头,在新闻事件的瞬间抓拍到关键的镜头,快速反应,不让现场第一手资料流失,而新闻现场往往是瞬息万变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件的画面稍纵即逝。如果记者在现场不经思考拿起摄像机就开始拍摄,只会拍摄到一些信息量不大的、价值较小、没有个性的画面。记者只有具备新闻敏感性,将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抓拍住有沖击力的情景和镜头,充分保留现场的背景声,兼顾声音与画面的效果,防止“声画两张皮”。在新闻现场特别是突发事件的现场,有经验的记者往往不会轻易关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抓拍精彩瞬间,拍摄、采访到最有价值的音视频素材,才能有精彩的电视新闻来吸引受众。
声画结合的运用是电视新闻直观、生动的特点之一,记者应充分发掘同期声的魅力,根据具体不同的情况巧妙采用新闻人物语言和现场音响等来增加新闻的现场感、客观性和可信度,增强视听深度的张力,产生1+1〉2的效果。例如,每年“两会”期间,记者利用长镜头来拍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精彩发言,使受众对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有了清晰直观的了解。记者或主持人出镜、体验式报道等直观的报道能让观众“眼见为实”,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可信性。
另外,记录也是采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记者要将录音笔、摄像机、相机、手机等设备运用到采访中,将采访重点记录下来才能确保稿件的撰写质量。在采访结束时,对一些把握不准的事实或情节,重要问题要向采访对象再次确认复核或补充。同时注意回顾是否还有遗漏的地方,好及时地加以补充完善,以免需要再次补充采访而延误报道时间。采访结束后及时对录音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有的需要让采访对象过目,经对方同意或提出修改意见才能最终完稿。对有争议或可能引发纠纷、官司的采访,要注意音视频资料的保留,留存证据。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时代,电视新闻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也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特别是时政记者常常习惯性采用四平八稳的报道模式,缺乏互联网+的思维。因此,电视媒体应加强对新闻媒体采编人员队伍的业务培训及新媒体方面的培训,努力提升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鲜感,与时俱进地采制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黔西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