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师诊室

2019-09-10 17:18:42崔清华
山西教育·幼教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胆卫生间礼貌

崔清华

“妈妈,我害羞!”“妈妈,他们为什么老看我呀?”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每个双休日,我们都会带着孩子在小区晨练,在家孩子还特别积极,规划着要跑几圈,还要跳绳、打羽毛球,可是刚下楼就“怂”了,说是不好意思跑,一旦遇到有人迎面走过来,她就躲在我身后说“我有点不好意思”,遇到有人回头看她,她就又躲在我身后问“那人为什么要看我呀”。

我认为可能是不经常带孩子外出造成的,因此平时也鼓励她要自信、大胆地表现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可收效甚微。想问问老师,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这位家长,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多大了,能跳绳、打羽毛球,看来也是不小了,那她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呢?也是这样第一次见人就紧张吗?你的孩子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值得肯定。

对于孩子的状态,你判断得很准确,孩子的确是怯生,有点敏感。处理问题的思路也没错,但是你没有用孩子能懂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比如,鼓励孩子“自信”“大胆表达自己”,孩子怎么能做到呢?怎么做就是自信、大胆表达了呢?没有方法,孩子也就无法做到。

我做过很多成人人际敏感、不敢看见生人的个案,用“你要自信”“你要大胆表达自己”这样的话来应对,只会给其增加压力。成人尚如此,何况是孩子。

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我们要调整心态,接受孩子的状态,帮孩子找到一些应对方式,比如出去时宝贝可以看着路,这样别人就不看你了(你不看别人,当然看不到别人看你)。再就是宝贝可以走在妈妈旁边,拉着妈妈的手就好了。不要强调看到人害怕这件事,只看着地走路就可以了。当然,你还可以和宝贝商量出更多的方法。

这种胆小、敏感的特点是怎么来的呢?家长是做了很大“贡献”的。经常强调孩子应该见人打招呼,把打招呼和礼貌联系在一起,孩子做不到时家长觉得自己没面子,对孩子批评指责,甚至逼着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孩子渐渐地就把与人交流视为畏途。

纠正孩子的习惯当然是反其道而行,从纠正大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开始,对孩子多包容、多示范、少要求。和孩子出门时,你与人交流,要主动介绍自己的孩子,也向孩子介绍你的朋友,不要要求孩子有你期待的回应,更不要因此而指责打骂。教给孩子几种可以做到的方法,偶尔孩子做得好时也要多加肯定,随着孩子“做到”的次数增加,孩子自然也就自信了。

我家孩子今年5岁,出于多方面原因,五颗门牙出现不同程度的蛀牙,其中三颗已经掉落。有一天同事正好看到,就非常惊讶地说:“呀,你家孩子的牙已经掉了,而且还有两颗都发黑了。”我家孩子听了,头一扭,“哼”了一声生气地走开了。过后我问她为什么生气,想教育她那样做是没礼貌的,结果她说:“讨厌别人说我的牙黑。”我顺口就说:“你的牙确实是坏了呀,还怕别人说呢!”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后来我观察发现,类似于这样的话,她听了都会生气,比如“讨厌说我胖”“讨厌说我汗毛长”等等。其实别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时就是开玩笑,有时也只是客观地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孩子听了就非常敏感,好像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评价。

我想让孩子能够正视并接受现在的自己,并且能够客观认识他人的评价,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这件事不是发生在孩子身上,是发生在你身上,有人说你“牙黑了”“胖了”“汗毛长”,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也不舒服?孩子能感受到而且能表达出来,说明你家的孩子有很好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别人说孩子已经让孩子觉得不舒服,如果你能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干预,教会孩子学会应对别人的闲话,事情也就处理了。大人评判孩子,孩子处在弱势,需要大人的理解、保护和支持。比如,孩子和你说“讨厌别人说我的牙黑”时,要先理解她的感受:“别人这么说,你不开心,是吧?”然后给孩子支招:“再有人这么说你时,你可以直接对他们说‘我不喜欢你说我……’人家就知道你的意思,以后就不说你了。”但如果是对孩子的情绪采取了一种无视的、不以为然的态度,还说孩子对人没有礼貌,这会让孩子更加愤怒并且无助,觉得妈妈爱面子胜过爱自己。

总结一下,应对这个问题,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第二步帮助孩子找到应对的办法。而这两步的前提是你懂孩子、会爱孩子,平时要重视、理解孩子的感受,因为理解就是爱。

一天放学回家,孩子跟我说,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打了她一巴掌。我一听,就赶紧问她是怎么回事儿。从女儿不太连贯的表述中我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女儿从卫生间出来后路过男卫生间,看到门口有个男孩像是自己班的,就探头往里看了一眼想打声招呼,结果那个男孩是另一个班的,他觉得我女儿侵犯了他的隐私,抬手就打了我女儿一巴掌,还说:“你不能看!”

事后孩子也没有跟老师提起,因为不敢跟老师说。作为孩子的爸爸,我有点焦虑,就跟女儿说:“早上入园爸爸带你去看看是哪个小朋友,我们要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他应该向你道歉。”结果女儿不同意。我又说:“那要不我跟你们老师或是园长说一下这个事儿,行不行?”孩子也不同意,还说自己都已经忘了是哪个小朋友了。

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幼儿园老师,我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儿呢?以后遇到类似这样的事件,我应该教孩子如何应对呢?

不着急处理事情,先觉察一下孩子的心情和孩子的需求。

孩子知道自己犯了一点错,也有一点点不好意思,但她确实不是故意伸头到男卫生间的,但这个行为让她挨了一下打。她是什么心情呢?有一點委屈,需要理解和安慰,更需要转化一下,给予一点启发与鼓励,发现这件事的正面意义。

你可以这样做:

第一,理解情绪。让小朋友打了一下,是不是有一点委屈?因为你不是故意去看男厕所的。

第二,换位思考。如果你在厕所里,突然有男孩子伸头进来,你是什么感觉?会不会也心里不舒服,生气?

第三,从今天的事情里明白了些什么?

如果这三个问题都问到了,孩子的情绪平复了,更明白了一些规则和自己的莽撞,沟通的目的就达到了。

猜你喜欢
大胆卫生间礼貌
大胆王
卫生间抢劫案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我帮你上卫生间
大灰狼(2019年11期)2019-12-17 08:01:18
当诚实遇上礼貌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8
在卫生间里“玩一会儿”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大胆玩创意
小猴买礼貌
启蒙(3-7岁)(2016年3期)2016-11-24 12:43:42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