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信息化领域大事件盘点

2019-09-10 07:22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网络安全校园

在教育行业,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教育阶段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毫无疑问,2018年是一个教育大年,相关政策及成果密集发布,这不仅加快了技术融入教育的步伐,同时也将引领教育更好地面对未来时代的挑战,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年年岁岁,技术变革教育的初心不变;岁岁年年,教育信息化因你我而不同。本期,就让我们一起回顾2018年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累累硕果,以期为未来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部发布《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

2018年2月,教育部印发《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下称《要点》)。文件中,教育部提出我国将于2018年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和提速,接入带宽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达到80%等目标。其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仍是2018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在教育领域,随着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并对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增强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等做了明确指示和要求。此次发布的《要点》中,首次把网络安全工作与教育信息化并列提出,要求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能力和防护水平,可见教育网络安全工作何等重要。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实际上是一张纸的两面,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入,并呈现出各层各级积极建设、各校各地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之下,只有对两者同等重视,才能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推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其内在逻辑关系是以“三全一大”建设为基础,推动“三变”,形成“三新”,最后达到“两高”。这标志着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教育信息化2.0”无疑是2018年教育信息化的高频词之一。2017年末,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指出,我国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可以说,教育信息化2.0将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重要指引。从“三通两平台”到“三全两高一大”,从关注量变,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到关注质变,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教育信息化2.0带来的是整个教育生态的重构,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终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发布实施

2018年4月16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下称《规范》)。《规范》要求,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让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师师、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规范》明确,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

在教育信息化2.0的开局之年发布《规范》,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服务,将重心放在校园中“端”的建设以及用户信息素养上,对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数字校园覆盖全体学校”这一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使全体中小学校在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校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规范》较之以往相关文件,更加全面,更具有指引方向和基础规约作用。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发布的《规范》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的信号。

全球首册人工智能教材在中国问世

2018年4月28日,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普教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在上海发布。这部教材融合了产学研领域教研经验,强调以“手脑结合”为主要学习方式,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自“人工智能”两次写入政府报告后,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教材,标志着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为智能时代的后继人才做足储备。

《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出台

2018年5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的STEM教育研究中心推出了《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系统地论证如何推进STEM教育的六个方面:顶层设计支撑;完善各教育阶段STEM人才培养计划;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建设STEM教育相应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高地;打造成体系的STEM教育生态。

当今世界,倡导STEM教育已经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全民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该计划的推出,昭示着新经济业态形势下,从基础教育层面全面落實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国家计划的正式实施。它将为中国STEM教育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序列化指导方向。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出炉

2018年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新公布了国家标准文件《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对如何部署智慧校园的总体架构,如何实现智慧教学环境,如何构建智慧教学资源,如何部署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如何构建智慧教学服务等进行了明确规范。

智慧校园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关系着学校师生的安全、健康、教育和生活,是未来校园的蓝图,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项目。在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加强智慧校园的顶层设计、构建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用架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要求学校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家庭、学校等方面对防控青少年近视提出了建议,其中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直接给出了限制性规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教育部和有关部门每年对电子产品和其他标准进行全面覆盖检查;等等。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孩子作为这一时代的“数字土著”,体验着全新的认知和学习方式。据调查结果显示,如今69.2%的学生对电子产品很喜欢甚至到了入迷的状态。电子产品在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大脑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其对学生思维能力、行为习惯及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势在必行。同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治理时,针对影响措施落实的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区别治理,这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

《地平线报告》2018年高等教育版正式推出

2018年8月16日,《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下称《报告》)全文由美国艾迪尤考斯出版社正式发布。《报告》确定在未来五年(2019—2023)对全球高等教育实践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趋势、重大挑战和重要技术进展。本次《报告》首次提出“新形式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这一关键趋势;并增添了“使组织设计适应未来工作”和“经济和政治压力”这两项以往没有的新挑战;以及技术层面出现的新兴工具和策略。其中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方面,中国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美国非营利组织新媒体联盟(NMC)去年在发现自身资不抵债后宣布了关闭,引来了社交媒体界的一片哗然。令人欣慰的是,十多年来,与新媒体联盟合作出版年度《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的艾迪尤考斯出版社,在2018年获得了NMC地平线项目的授权,《报告》终于得以延续。但令人遗憾的是,2018年的《报告》只是关于高等教育的,而往年还会单独发布基础教育版的报告。

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项目主任马尔科姆·布朗认为,《地平线报告》是一个“风向标”,将帮助大学从战略和战术上,思考创新和教育技术。同样重要的是,该《报告》让人們注意,更广泛的文化变革可以推动新技术的创造。例如,增加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改善教育公平,可以激发人们对适应性课件和主动学习教室等进行创新的兴趣。

在线课程国家标准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8年第11号公告,批准发布了GB/T36642-2018《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国家标准(下称“标准”)。标准给出了在线课程和评价方案的信息模型和要素,规定了各要素的功能和属性以及相应的XML绑定。该标准适用于对不同类型的在线课程开展建设以及评价,适用于需要开放共享和在不同平台间迁移的在线课程的设计、资源开发。

一直以来,在线课程因其可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可反复学习、调节难度,可提高学习的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受到许多学习者的青睐。不过,随着在线课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发现,在线课程并不是将传统教室中的课程录像原封不动地传到网上,供学习者观看,而是需要根据在线学习的特点专门设计和制作。可以想见,随着此次标准的发布,未来,在线课程或将迎来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和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正式发布

2018年11月10日,《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全书分十章,梳理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场景、发展趋势,提出了五个典型问题和建议。根据蓝皮书,未来教育要关注人机结合的制度体系与思维体系,关注核心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灵魂和幸福,关注个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学习,关注人机协作的高效教学等五个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认为,虽然具体变化形态是多样的,但这些方向是确定的。

余胜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未来教育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曾指出,应当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面对时代所需,蓝皮书顺势而生,梳理了人工智能解决教育领域问题的各种方案,搭建了学校、产业、研究机构的沟通桥梁,并为各领域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对教育变革的可能性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网络安全校园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实现途径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