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校千
AI医疗“很烧钱”,这是行业内公认的事实。虽然企业通常以亿为单位进行融资,但花钱如流水。一方面是由于医疗人才身价不菲,另一方面是数据成本高昂。因此,长时间进行研发与检验的“慢医疗”仍需要“快资本”的注入,2019年2月份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的数坤科技CEO马春娥说道。
成立之初,数坤科技就拿到远毅资本的天使轮融资。短短9个月后,数坤科技的AI心脑产品在医院得到验证,这让它收到了资本抛来的橄榄枝,公司获得华盖资本、晨兴资本联合领投的亿元A轮融资。8个月之后,随着多款产品在全球多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数坤科技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了2亿元的B轮融资。过去几年,马春娥亲睹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泡沫被资本鼓吹膨胀,“可最终,企业不是在资本落地,是需要在行业落地。”从成立之初起,数坤科技每一轮融资,均伴随着公司产品的重大进展。“拒绝泡沫,脚踏实地”,马春娥说这是数坤在AI医疗领域的初心。
“出走”IBM
2016年年底,马春娥告别了工作10年的IBM,次年6月在京创立了数坤科技。离开之前,她在IBM创新研究院供职,领导IBM Watson在中国的研发和落地工作。在IBM10年的工作经验让马春娥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也看到了其中的问题与矛盾。
首先是国际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无论是IBM还是GE,通常都会将欧美成熟市场的需求作为第一优先级,而中国市场需求再大,最多只能作为第二优先级。另外,大型国际企业的创新十分谨慎,对于任何一项创新投入都需要经过再三论证,往往需要3—4年的时间,这与中国市场的节奏并不匹配。面对这种“有心无力”的境况,马春娥下定决心回国创业。她想做一个立足中国、理解中国的医疗AI企业。
但切入点如何选择?全盘考量之后,她选择从医学影像切入。其与医学影像的优势密不可分:一方面是醫学影像由设备直接给出,数据相对标准化,有利于机器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医学影像作为临床诊疗的基础依据,有着大量且丰富的数据。另外,计算机视觉技术相对成熟,从医学影像领域切入,可在随后拓展至其他各临床科室辅助诊疗场景中。因此,数坤科技选择从心脑医学影像着手,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和影像数据,实现AI辅助诊疗。
2017年10月,数坤科技上线了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Coronary Doc。Coronary Doc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款针对冠心病的全自动化辅助诊断AI产品。为了使产品能够精准地做出诊断,数坤科技先后与北京友谊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全国120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在医生的密切指导下,其遵循标准化的数据标注流程,用高质量的标注数据为其AI产品提供“养料”。经过大量病例数据的学习,Coronary Doc目前的诊断水平已完全达到临床可用标准,甚至能够找出人工判读容易遗漏的病变。目前,Coronary Doc已在全球逾100家医院临床测试使用。
很多AI影像医疗企业从肺结节切入,一大原因是肺部影像拥有公开数据和算法模型,能够满足企业快速融资的需求。但马春娥更多考虑的还是医疗市场的真实需求——让AI技术能够在临床医疗中发挥价值、全面落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同时,作为慢性疾病的一种,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极高。无论是病患数量,还是疾病致死率,心脑血管疾病绝对是人类死亡病因的“头号杀手”。
马春娥称Coronary Doc是一款“专家级AI智慧助手”,极大程度提高了医生的效率。而数坤科技也正是因为从复杂的心脑血管入手,占据了临床应用领域的“医疗诊断高地”。它能对冠脉CT影像自动进行三维重建和判读,并支持一键输出结构化报告。这套系统省去了血管识别、去除静脉噪声、冠脉分支命名、恢复中心线、图像处理和导出等繁杂的人工后处理过程,审核医师只需要对系统输出的结构化报告进行确认或修正。单个病例的处理时间由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大大提高了影像科医生的诊治效率,把医生从超饱和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有了Coronary Doc,医生可以投入到更需要“人类智慧”的工作中去。
先发优势稳固
据马春娥介绍,数坤科技的团队成员大多来自IBM、GE和西门子等公司的医疗健康部门,他们对医疗行业有着相对清晰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并将巨头的经验复用到公司战略和产品中。眼下,数坤科技的团队即将突破百人,今年会继续引入相关的技术和市场人才,在巩固心脑产品的基础上,继续扩充产品线,团队计划从心脑血管诊断延伸到脑肿瘤和神经诊断,研发多款新产品。
截至目前,数坤科技拥有成熟的产品包括:冠心病智能诊断系统Coronary Doc,冠脉FFRCT辅助评估系统、主动脉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头颈CT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全系血管AI产品,并已落地数百家医院开始测试。除此之外,数坤科技已经构建完成了三大AI产品线,即数坤智慧影像平台、数坤智慧科研平台、数坤智慧科室管理平台,它们分别用于医生日常临床工作、疾病科学研究和医院科室管理建设。
心脑是最大的临床应用场景,数坤会巩固其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优势;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布局肿瘤、神经系统等临床领域。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布局产品,你会发现几乎每家医院都有AI辅助的需求,马春娥表示。她坦言,数坤科技最初并没有过多考虑商业竞争,更多的是希望缓解临床刚需的问题。“我们做的事,竞争对手都没在做。不过,竞争永远都不可避免,商业环境缺乏竞争,企业也做不大。”
但同时,马春娥认为数坤科技在AI医疗影像领域筑建的“护城河”足够深。除了数据壁垒之外,数坤科技有望在2019年率先获得三类医疗器械审批,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马春娥表示,医疗产品的成熟过程相对漫长,新玩家若想顺利获得三类证,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谁拥有先发优势,谁就有机会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数坤科技希望在一年半之后,市场占有率达到70%。
马春娥强调,只有赢得医生信赖,才能让产品顺利地进入临床试验,让AI技术在行业内落地。目前,数坤科技在医生中已树立起积极良好的口碑,这让马春娥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