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的市场建设始于农村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2018年12月15日在“2018光华腾讯经济年会”上表示——
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始于农业和农村,因此不要忽略农业中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的权利,而这引起了农业方面的重要变化。首先一個巨大变化就是农贸市场的成立。另外还包含手工业产品,合作型企业也开始出现。除了农贸市场之外,还有另一个市场出现,即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贸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两个市场出现后,在此基础上,中国开始了工业化。因此,中国下一个阶段的改革开放,也需要重视农民在工业化中所发挥出的力量。
从8个方面构建国家引导和支持下的
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2018年12月14日在金融时报撰文——
建议从银行、非银行、担保、保险、政策性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以及法律环境和行政体制等8个方面来构建国家引导和支持下的市场化、多元化、长效化、法治化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以此形成真正意义上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民营企业家对未来有明确、稳定的预期。一是健全和完善银行业服务民营企业体系;二是发展和健全服务民营企业的非银金融体系;三是大力发展保险业为民营企业增信融资的功能;四是建立健全服务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五是发展和健全支持民营企业的国家基金体系;六是构建市场化的民营企业不良资产处置体系;七是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制基础。八是构建政策统筹协调机制。
楼价稳中略有上升 不要过多贷款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12月12日在出席“2018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期间表示——
预计2019年,楼价稳中略有上升,同时交易量往上走。对于什么时候买房最合适,李稻葵建议:第一,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要完全做投资对象,那很容易套进去,房子不是股票,万一房价出现问题跑不掉;第二,不要超出自己实际经济能力,不要过多贷款。
应对当前的风险要转向主营国内大市场
主抓产业更新升级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2018年12月11日在 “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
应对当前的若干风险、不稳定,除了继续以短期的一系列措施应对,更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观点,有长远的攻略。第一,要转向主营国内大市场;第二,主抓产业更新升级;第三,加速原创的科技研发;第四,要培育和壮大企业家阶层,鼓励企业家创新;第五,要有企业家,要有科研人才,要国民素质提高,我们的教育体系要提升;第六,要坚持市场化,或者市场取向的改革;第七,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八,有必要主动与国际规则接轨;第九,应该有更多国际间纵横捭阖的战略和策略。
不要对2019年的中国经济过度悲观
经济学家、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在2018年12月10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18中国城市发展峰会”上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悲观。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意味着中国经济在改变。从过去40年来看,每一次大的挑战,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高速增长的机遇。不是危机来了以后,中国经济就一塌糊涂。2019年稳定中国经济,我们手中仍然有牌,不要对2019年的中国经济过度悲观。更不要把眼前的困难看成中国房地产未来的走势。
中国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有三点值得重点注意”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2018年12月10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表示——
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多成绩。而今后要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有三点值得重点注意。第一,对于监管组织体制本身应进一步完善,同时在监管过程中应尊重市场规律;第二,真正以实际行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第三,找到平衡大股东和小股东利益之间的有效途径,加强上市公司治理工作。
养老金融产品还不能满足老年人未来养老的
金融需求
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2018年12月7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养老金融产品来说,国内现在的养老金融产品还不能满足老年人未来养老的金融需求。很多金融产品还是针对企业、一般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群)而设计的,养老年金产品很少。但实际上可以为养老服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很多,很多金融机构都可以涉足,比如说银行可以做一些以养老为目的的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非常短期的,以收益为吸引力,时间比较短,没有十年或者更长期的)。未来,金融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变额年金、养老目标基金等产品,专门根据老年人的养老长期需求来定制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通货膨胀对金融资产实际购买力的侵蚀。
未来首要任务是发展租赁住房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日前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住房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每一项政策的调整都要慎之又慎,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尤其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先保障居民家庭住房权利。既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要保障没有能力通过市场获得合适住房的家庭“住有所居”;要继续从土地、金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形成配套改革措施。近年来,长租公寓发展较快,对促进住房租赁市场起到了作用,但这种模式只是提高了住房租赁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服务,并没有真正增加租赁住房的供应量,要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要加强政策协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2018年12月5日在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为主题的“首届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上表示——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事情,所以,应当把金融风险的问题估计得严重一些,在此过程中,协调政策尤为重要。协调不只是部门间的协调,还指长远的协调。中国特别是金融风险的源头还是高杠杆,现在无非是有其他一些事情需要临时性处理。把节奏放慢一点,注意保持好协调,绝不是说不干了。现在有很多事情其实已经在加杠杆了,很多风险又在积累,不能再犯上一轮的错误。所以,去杠杆还是一个长期政策,与其他政策在协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节奏、之间的配合和轻重缓急。
未来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建议赤字率上调突破3%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12月5日在“2018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上表示——
现在大型存款利率金融机构的存准率高达14.5%,中小型也有12.5%,未来降准空间是比较大的,应通过降准来置换MLF。对于降息,未来中国是有降息的空间的,更多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下调来实现。此外,财政政策应进一步上调赤字率突破3%。中国大量税负集中在企业环节,企业减税降费空间比较大。建议未来减税更多宽税基、低税率的普惠式减税政策,尽可能减少专项的特殊行业企业的减税政策。
信息化才能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持续发展
民生银行供应链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屈霆2018年11月29日在“供应链金融品牌——‘民生E链’发布会”上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从近几年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重要和可行的模式之一。但在开展这一类业务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供应链金融中的参与主体多,信息的交互是低效率、不对称的,这就很容易让银行的资金发生风险损失;二是供应链金融的操作环节很多,都靠一个个银行员工去完成,在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下,很难达到统一标准的操作质量,这既影响了银行的作业管理成本,又潜藏一些非必要的操作风险隐患。未来供应链金融一定要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融合,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才能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正处在调整转型时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务院参事夏斌2018年11月26日在“2018海上丝绸之路(海南)金融高峰论坛”上表示——
从供给需求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没有问题,长期增长潜力很大,现在只是短期遇到了一些困难。当前的中国经济处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时期。中国经济调整的标志是要真正的确定与大国经济体相适应的大国消费市场的格局基本稳住。消费市场贡献率占比增高是中国经济调整转型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