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散步,看到物業公司那个满面黝黑的大叔,扯着胶皮管浇花。浇完一片之后,他就弯着腰,不厌其烦地把草坪边缘的步道再冲一遍。我随口问:“您浇完花就行了,为什么要冲路呢?”大叔笑了:“因为浇花的水冲到路上,会带下来泥土,保洁就不好扫地。我最后把路边的土冲回草坪上,既节约了浇花的水,路面也干净了嘛。”——怪不得,路面上始终这么干净。
他的笑容,像冬日和煦的阳光,有暖暖的温度。
有一段时间,我负责维护公司的网站,经常为更新的内容太少而发愁。一次去另一个部门送材料,对接的年轻女孩子知道我的工作内容之后,说:“我们部门偶尔会有一些新闻性的材料,可以发到公司网站上。你留个邮箱,只要有了我就及时发给你。”我答应了,但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在领导没有布置的情况下,谁会愿意主动给自己增加一项工作呢?
但是,后来我的邮箱果然经常收到她发来的邮件。有一次我在餐厅遇到她,向她道谢,她摆摆手:“我有义务配合你的工作。”其实,并没有人对她提要求,公司那么大,她也不认识我,她有什么义务呢?我想,她说的义务——叫作责任。
她的白色裙子,像清澈的月光,在喧闹的环境中,有安静的力量。
儿子天天骑自行车上学,有一天回来说,路上爆了车胎,正推着车子着急找修车铺,一个环卫工大爷骑着三轮车过来,看到瘪瘪的车胎:“孩子,车胎没气了?”孩子点点头。老大爷从环卫车上下来:“我给你修,很快的,别急。”果然,十分钟不到,车胎补好。儿子付钱他也不要:“赶紧去上学吧,别迟到了!”
后来我找到这位大爷,跟他道谢。原来他的环卫车上常年带着打气筒、胶水等工具,扫马路的同时,路上看到行人的车子没气了、车胎破了,就给人修,也不要钱。“我也不会干别的,只能帮人修修车,干点小事儿。”大爷说。
阳光下他脸上的皱纹,像一道道小溪,是清澈的希望。(摘自《思维与智慧》 陈晓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