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蝉
『厦大』是我的一個梦想,可能是儿时的一次旅游,『厦大』那美丽的校园就闯进我的心里,它是我高中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是一名“高四”生。准确地说,我的经历是高三生——大学生——“高四”生。
第一次高考仍历历在目,晚上的失眠,考试的紧张,像是梦境里发生的一样。
按照预定的计划,安然度过两天考试时间。父母假装轻松却把所有一切做好,给我营造出完美的考试环境。可是到最后理综结束出来的那一刻,看着别人欢呼着跑出教室,我心里沉甸甸的,因为有几道平时无比熟练的题我没有解出来。
同学们都出去K歌、看电影,我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将自己锁在家里把所有的复习资料整理好,看着空荡荡的桌子发呆。
出成绩那天是个阴天,在我记忆里无比清晰。我机械地打开网页,照着准考证逐字输入进去,最后点击查询——519分,比起480分的一本线来说,不算低,当然也不算高。
接到好几个电话,有狂笑不止着和我说话的,有默默哽咽着和我说话的,然后他们问我怎么样?我说还行。
是还行,因为这也是我的平均水平,最初幻想着在高考里一鸣惊人的白日梦也只是白日梦,付出的不多,也无法奢求更多的收获。
我看了看“厦大”的分数线,觉得自己有些搞笑。那,就这样吧。
高考志愿是父母和老师商量着帮我填的,北方一所普通的院校。新的校园和同学没有带给我什么惊喜,我心里依然怀揣着那个美丽的海边校园。冬天第一次下雪的时候,我坐在图书馆里捧着书,比起大学的闲暇时光,我却更怀念高三那些有动力有目标的忙碌日子。
“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书里的一句话蓦地劈开我的身体,闯进了我的内心深处,我可以改变自己啊!看着窗外在雪地里奔跑的人们,突然感觉好多人都这么努力,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
愣愣地看着书本突然就流泪了,我不应该坐在这里的啊!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莫大的勇气,我抓起手机没穿外套就跑出图书馆,站在雪地里给家里拨了一个电话:“我要去‘厦大’!我想复读!我想再试一次!”
“厦大”是我的一个梦想,可能是儿时的一次旅游,“厦大”那美丽的校园就闯进我的心里,它是我高中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电话那头的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明天去办退学手续吧,我给你联系高中的补习班。”
尽管雪地里的我冻得瑟瑟发抖,心里的兴奋和不安让我难以自持。雪地上众多同学投来异样的目光,我呵呵一笑转身跑开。
回到图书馆,我心里再一次盘算着复习计划,从12月份开始算起还有6个多月。够了,够了!这一次我会拼命的!
爸妈把我送进了本地最好的补习班,我又回到了那种熟悉的日子,早起,学习,晚归,学习。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而是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计划。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干什么,每个月复习到什么阶段。我花了整晚的时间规划,然后开始了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吃饭的生活。
补习班都是陌生的同学,有的人很勤奋,下课了依然围着老师问问题;有的人自暴自弃,很快就拉帮结伙开始打游戏。不过我有自己的计划,我知道和他们不一样。我的竞争对手不只是补习班的同学,而是所有的尖子生。我创建了一个贴吧,每天在里面更新汇报每一天的成果。
南方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临近冬天结束的时候,总有几分过年的气息。学校也快放假了,我逐渐进入了状态,成为一个高考生。
幸运的是,学校的扩建多了很多空教室,我从老师那里配了一把空教室的钥匙,在任何想要自习的时候能够到教室里去。
学校会把高三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贴在宣告栏处,却不包括补习班的。我每次路过宣告栏,都会停下来把自己的成绩和榜上的同学比较一番,看看自己在这一届的排名情况,然后指着前面10名下定决心:下次我要在这个位置。
放假了,我的成绩最终定格在126名。这和原来的我没有什么区别,大概还会考个和上次一样的大学吧。可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因为离学校比较近,在过年的鞭炮声中,我依然坚持每天到教室学习。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人打开厚厚的题库,有种莫名的兴奋。贴吧里的汇报成果逐渐增多,也渐渐有很多人给我留言打气,为我加油。我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化为动力继续努力。也有人加入了我的帖子,和我一起每天计划、总结、汇报。这成了我的一个模式,也成了激励我和检验我的一项标准。
3月,离高考不到100天。我已经把理综的课本全部重新看了一遍,分门别类,总结整理,融会贯通。所有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每类题标注出错误的原因与题目考查的目的。我把老师总结的详细知识点打印出来,一页一页地背。背一页便撕毁一页,我用这种方式强迫自己一定要记得烂熟于心。
4月,我的成绩已经能够和前50名的同学相当了。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而他们不知道在榜单之外,有一个补习班的同学在默默地追赶他们。我比他们多了一年的时间,这是我的短板,但这何尝不是我的优势呢?我拥有他们所没有的经验。
5月,我在贴吧里的汇报已经有一千多楼,也交到很多正能量爆棚的朋友。他们给我鼓劲儿,我也为他们加油。我们相约着早上五点半在贴吧签到,然后开始学习。学校为了放松心情,在这最后的一个月里,月考和周考没有再排名次了。但我知道我又进步了,虽然不知道我的进步有多大。
第一次做英语单选做到想要吐出来,第一次做理综和数学做到很晚,不知道为何我总有用不完的精力,或许心底有一股劲儿支撑着我能够这么拼。
然而我丝毫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我想如果我老了,这一定是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6月,我期待已久的6月!
学校放假了,最后一个星期留给自己在家里调整准备。高三的同学相拥着哭泣,拍照留念,写同学录。我默默地收拾书包,来到了我一个人的教室里。
我在本子上把每一科考试都做出了一个流程,把考试时段里的每一分钟安排妥当,然后掐着时间做了两次模拟。最后一周淡淡地就过去了,很快到了那关键的两天。我不慌不忙,从容做完。
出分数的时候,父母都在我旁边,624分,出乎意料的好,在全校排第12名。这个分数,在我们这里报厦门大学肯定够了!我抑制不住欣喜,笑出声来,转头看笑得比我还开心的父母,不知为何,鼻头却觉得酸酸的。
到了志愿周,老师专门给我们进行了相关指导。按照往年的分数线,老师劝我可以报更好一点的学校。我笑了笑,毅然把厦门大学填到了第一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