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妮
五月渐渐清晰。
尽管已入暮春,枝头仍有朦胧春意辗转。绿枝缠绿枝,青叶盖青叶。阳光穿越层层叠叠的柔嫩,洇开一地青灰色碎影。
一步之外暖阳明媚,天色清澈。暗香浮涌的风与云彩一同流溢而过,风中絮花拂面。
五月,海棠已然凋尽,而春光依旧流淌,沿着砖瓦石缝,寸寸攀附青墙。
一只只白粉蝶或许就栖在那墙头,屏气凝神,等一阵恰到好处的风悄然抚过,掀起蝶翼,在柔软成蜜的阳光中招摇而下,落进午后困倦的兰花丛里,又忽地苏醒,抖抖翅尖翩然乘风飞去。飞出树影,飞向玻璃般的静谧湖面。
春风多偏袒温柔!掠起柳丝也不忍掠动湖水,只当柳尖碧叶没入水中时,才惊开浅浅涟漪。
湖水太安静了,像是一位对镜绾发的哑姑娘,眉目低垂,长睫下眼眸碧清,顾盼流转,眼尾却脉脉不语。许是位多情的哑姑娘,独自端坐着细细梳理长发,素手纤纤,将一腔柔情藏入万千青丝,藏入盈盈碧波。揣一份清傲的骄矜,直面热烈春风波澜不惊,却让那无意掠过湖心的雀鸟,乱了心绪。
如果可以,我也想将生命浸在这温暖明澈的湖水中。岁月踪影难辨,将灵魂分层,过轻的那部分会卷入暗波消散,过重的那部分沉淀,融入湖底青泥。
而我,只需沉默着透过璀璨水幕,看玉兰树上的白鸟一只只飞走,看云层上的羽毛纷纷落下来。仿佛身处迷离安宁的梦境,心满意足地荒度整整一个下午。
直到日暮西沉,暖光初褪,落日余晖开始消散,晚霞染红半边天际,绒絮被镀上一层薄薄金红,被春风捂热了似的就快要燃起来了,纷纷扬扬,仿佛是被赋予了生命般的灵动。
黄昏时分的絮,难道是恋乡的故人不忍别离,悄悄地乘了和风归来的吗?
于昼夜交替之时无声无息飘落故土,期望游荡回旧人身旁,可哪怕真能够再次相遇,也只能斟酌着摹一摹昔日眉眼,指尖灼烫轻柔,却该放下了。
哪怕心生狂喜,哪怕热泪夺眶,也缄口不言,将喷薄欲出的眷恋与情思一并沉入寂寂春光,只留过眼翩跹,转瞬烟消云散。
五月啊,是春夏之交,一岁中最轻盈的时节。
关于四季的记忆里,那些悠闲恬淡的片段总是在五月,花枝流香吐馥,蝴蝶扑棱翅膀,湖水仿若凝固,日光正好,柳絮轻轻。
时光也慢慢地走,有时像是藏在母亲馨香的衣角后踮脚张望的小孩,口袋里揣着早晨奶奶给的大白兔奶糖,天真烂漫时期,全世界的棱角都被爱意打磨得柔软。有时又像是垂垂老去后,靠在藤椅里读“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的老妇,手边清茶凉透,窗台上的三花猫正呼呼大睡。多悠然多自在啊。
光阴缓缓,流云缓缓,日光温柔慷慨,月色诗意深沉,垂丝海棠花期已逾,而在梧桐树梢,蝉鸣踪迹正将展露。
韶光正好,哪有人会舍得辜负这五月呢。(指导老师:陈雄)
【简评】没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怎能在寻常处、在众人忽视处感受到五月的美好;没有一颗诗心童心,五月的景与物怎会如此多情;没有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怎能在五月里“且歌且舞且徘徊”;没有一支灵动的笔,怎能以诗一般的语言,将五月的风情和韵味优美地展现出来。
【他山之玉】
因为青岛的节气晚,所以樱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开。樱花一开,青岛的风雾也挡不住草木的生长了。海棠,丁香,桃,梨,苹果,藤萝,杜鹃,都争着开放,墙角路边也都有了嫩绿的叶儿。五月的岛上,到处花香,一清早便听见卖花声。公园里自然无须说了,小蝴蝶花与桂竹香们都在绿草地上用它们的娇艳的颜色结成十字,或绣成团;那短短的绿树篱上也开着一层白花,似绿枝上挂了一层春雪。就是路上两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围墙既矮,藤萝往往顺着墙把花穗儿悬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气:那双樱,丁香,都能在墙外看到,双樱的明艳与丁香的素丽,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青岛的人怎能忘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綠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地走,燕低低地飞,街上的花香与海上的咸味混到一处,荡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
——老舍《五月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