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银玲
课堂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好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同时加强课堂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供支撑,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走向有效化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强化朗读
要坚持早读。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我们同学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早读能够培养我们学生的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好的读书习惯,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早晨是我们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多多读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锻炼记忆力。早读,一方面在于巩固,另一方面在于记忆,而且还能提高个人的精神。在新鲜的空气被吸入我们肺部,学生们精神抖擞的时候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范读课文有着重要作用。因为范读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运用抠词重读法朗读《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除了构思别致,选材典型,语言质朴等技巧外,在数量词的运用上也别具一格。例如:“一夜”(时间长),“一尺”来厚的文件(工作量大),“一句一句”地审阅(工作态度仔细认真),“两杯”“一小碟”(生活俭朴),这些数量词对表达文章中心思想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范读时把重音放在这些词上,很自然地与其他词句区别开来,使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大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学生心上。
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模仿能力极强。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领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领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领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发挥领读的作用较重视。例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文时,我戴着猫头鹰的头饰,做着“神气极了”的表情,朗读道:“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和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在绘声绘色的朗读声中,孩子们无意间就把自己当成了大森林里的小动物……教师特色的范读能披文入境,融情于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因为有了教师的领读及激情的引导,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当然可以做到情真意切。
角色朗读是又一种效果较好的朗读形式。分角色合作朗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朗读才能真正体会汉语的魅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
二、探究阅读
探究阅读是一种以学生阅读生疑为引线,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阅读模式。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改革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學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过程与方法。探究阅读的基础是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探究”。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且从别人那里获取经验,得到启发,使每个人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能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同时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以自己的绝对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而是作为教学的“向导”,在教学活动中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活动起来,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让每个同学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在必要的时候予以帮助,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气氛,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使自己真正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分子。
三、以读代讲,自读自悟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记忆,有助于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想象,鉴赏能力的发展。朗读训练是否扎实有效,是阅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我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我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高效教学研究是急当代教学之所急,叩问高效课堂教学的试金石。通过强化朗读、探究阅读与阅读悟理,真正做到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