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巡逻战术之接触与掩护战术

2019-09-10 07:22:44吕志勇
现代世界警察 2019年10期
关键词:警力嫌犯警员

吕志勇

编者按

一直以来,很多射击教官的射击理论和训练方法并不是最适合警察的,尤其是一线的巡逻警察,很难让他们真正地领会理解。根据每年的伤亡统计数据,街面巡逻警力是受伤乃至被害的最大警察群体。他们每天24小时都要出勤、出警,街面警力像是一群步兵,每天必须奋战在与犯罪分子开战的最前线。从本期开始,推出系列文章来介绍现代街面巡逻警察的高级巡逻战术,这些战术技巧是通过访谈超过100余名参加过枪战实战的警员后调查得出的研究成果,以期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巡逻警察的作战能力,在危险来临时保护和保全自己的生命。

警察发明出来的最佳战术当属“接触与掩护”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圣地亚哥警察局提出来的。每一个职业都是从错误中学习经验教训,我们警察可能是唯一从同事的牺牲中获得教训的职业。水暖工犯错可能只会造成水管漏水,机修工修车时出错,也只须把车子再开回修理厂维修一次。然而,一旦一名警察犯错,那么结果就会截然不同了:他有可能受伤、丢掉工作、毁掉职业生涯、在医院里忍受长期的痛苦最后落下残躯,甚至失去自己或者同事的生命!没有一个职业包括医生会那么强调一个个体必须作出“正确的”决定,医生决策失误是会造成患者丧命,而警察一旦犯了致命错误,那么在付出报警人生命的同时可能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接触与掩护”战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触与掩护”是我们为了更好完成任务所必须遵守的前提。1984年9月14日,圣地亚哥警察局就有两名警员在“葡萄街公园枪击案”中丧命、一名警员受伤。这三人只面對一名嫌犯,但是他身上有枪,三名警察伤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进行“接触与掩护”分工。在处置和控制此类危险人员时,我们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接触与掩护”战术一般涉及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警察、一名或一名以上不能确定的嫌犯。严格遵循这个战术要求,它就能保障我们警员完成对高危嫌犯的控制。哪怕是在现场遭遇突然出现的其他嫌犯,这个战术也能给我们提供心理上的极大支持。自从该战术原则实施以来,已经多次成功保护了我们同行免遭被缴械、被袭击的厄运,也多次成功地避免了嫌犯在警察眼前逃脱。这无疑是我们务必永远牢记在心并在执行任务时每时每刻加以运用的一项战术工具。

无论是在车辆截停、暴力斗殴纠纷、逮捕嫌犯、酒吧打斗,甚至现场调查取证时我们都务必遵守此项原则。“接触与掩护”这一重要原则和战术工具在保护我们自己和其他同伴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执行“车辆截停盘查”任务时,一直以来,我们都训练开车的警察前去接触嫌疑车辆驾驶员,我们的副驾驶座警员则站到嫌疑车乘客座侧后方进行“支援”。

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操作,没错。但是直到“接触与掩护”战术研发出来以后,才对“接触警员”该做什么、“掩护警员”该做什么有了明确的界定。

职责任务界定

其实界定两者的职责作用很简单。

所谓“接触警员”就是指面对嫌疑人、跟他进行接触的那个人。例如在车辆截停时,发起截停的警察就是。到达现场的第一位警察就是“接触警员”,第二名到达现场的警察自然成为“掩护警员”。这个角色的划分可以互换。比如,嫌疑人以前遇到过第二名到场的警员,觉得跟他谈话更舒服有效;或者在语言、方言方面第二名到场的警察更加便利,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名到场的警察可以成为“接触警员”,而第一名警员则顺势成为“掩护警员”,内部是可以交换角色的。

“接触警员”(Contact Officer)的职责任务:

1.负责执行与嫌疑人“面对面”会话的所有事务。

2.负责记录截停的整个过程、嫌疑人的全部情况信息。

3.负责执行对(一名或多名)嫌疑人的搜身检查。

4.负责车辆彻底搜查。

5.负责搜索发现、保全所有证据及违禁品。

6.负责罚单和传票的开具。

7.负责给所有需要执行拘留、逮捕的嫌犯戴上手铐。

8.负责所有例行对讲机汇报和通联,比如报告指挥中心,驾驶员的身份证、驾照信息、查询违法信息等。

9.负责指挥、分配随后赶到现场增援警员的任务。

“掩护警员”(Cover Officer)的职责任务:

1.必须全神贯注盯住嫌疑人和周围现场。

2.负责观测嫌疑人任何鬼鬼祟祟的小动作,保持现场周边不被他人干扰。

3.选择战术站位,始终处于观测和控制的有利位置。

4.选择战术站位,阻止嫌犯逃跑。

5.始终让嫌犯感受到心理威慑力并打消敌意行为。

6.一旦觉察到任何可能的威胁,“掩护警员”务必立即向“接触警员”发出警告,确保安全。

7.若发现嫌犯有任何藏匿、抛弃、销毁证据的举动,立即告知“接触警员”。

8.在必要时,及时果断采取武力介入措施,保护“接触警员”。根据FBI的统计,有60%袭击警员的事件,就当着其他警员的面发生。基于此,“掩护警员”务必克服注意力分散情形,换言之,坚决杜绝站在一旁心不在焉、厌倦消极地“袖手旁观”的情况发生。牢记:“接触警员”在场务必形成一股“无声的威慑力”,始终监听对讲机通讯,但不必进行通话。

9.负责保持对嫌犯的绝对“位置优势”:必须寻找周边可以利用的掩体,以备不时之需:消防栓、树干等,无需站到掩体后面,但是要靠近(1~2步距离);要保证对“接触警员”与嫌犯的无障碍视野,始终与“接触警员”保持眼神交流;要保证安全的射击“空白背景”,便于随时开枪射击;务必对周围环境保持全景视角,防止周围投掷物;还要通过站位,堵住嫌犯可能的逃跑路线;无需站在门口堵住,靠近门口就会让嫌犯意识到无路可逃。

“接触警员”与“掩护警员”之间的交流对于自身安全至关重要。“接触警员”需要把截停嫌疑人的原因简短地告知“掩护警员”,也要告知他所看到的和发现的可疑线索、证据;同时还要把可能躲在周边的其他嫌疑人情况告知“掩护警员”,提醒注意;也要把自己的计划和方案简短地告知“掩护警员”,避免让同伴措手不及。

两位警员相互间要互通信息,讨论嫌疑人以前的犯罪行为。比如“接触警员”截停一名嫌犯时只是因一个小的交通违章行为,而“掩护警员”若知道该嫌犯以往曾经干过夜盗、吸贩毒等违法记录,就必须与“接触警员”互通信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其他警员都知道这些。假如嫌犯有精神方面问题或者暴力行为历史,也要相互告知,便于大家都提前预防潜在的威胁。

假如你是在荒郊野外单独工作,找不到“掩护警员”,你也要学会适应并克服困难。你要把“接触警员”和“掩护警员”的职责任务“合二为一”,选择好有利战术站位、选择好“空白背景”以便一旦需要开枪,保证他人安全。还要保证视野开阔,防止他人干扰、堵住嫌犯逃跑路线,等等。

要积极寻找第二支援警力,呼叫周边有无警力存在,附近有无支援派出所可以帮你,假使一旦“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周围是否有休班的警力可以帮你。总之,要想办法寻求支援,协助你完全安全地控制住嫌犯,直到增援警力赶到现场。

人们相信警察对观察违法犯罪分子和违法行为有“第六感”,不管你相信与否,我们普遍都会在脑袋里听到有个小声音在提醒:“喂,小心!这儿有点不对劲儿!”不管是不是真的“第六感”还是我们长期警务工作的经验和训练使然,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我们最好重視这个小声音,相信自己的本能感觉总不会错。当你截停一位嫌疑人并看到他的言行有些古怪的时候,提高警惕!你的猜疑很可能会成真。

等待援军支援非常重要。当你单独截停处置一名嫌犯时,最好先稳住他,别忙乱,不要激动,千万不要让他反过来逼迫你、控制你的节奏,让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尽力做到控制住场面,支撑到支援警力到场。

有时候要学会创造性工作,可以“虚张声势”一下,让嫌犯以为你有同伴在场。比如在夜间的漆黑野外,你要截停嫌犯车辆,你又是独自一人,你可以多关闭几次车门,让嫌犯觉得你们有好几个人一起。你也可以“装作在跟同事交谈”,告诉嫌疑人不要动,你的同事检查完身份证件就会还给他。哪怕他看不到你的“同事”,他也会认为你的同事正偷偷摸摸地藏在暗处或者以为你是一位“疯狂”的警官。这样,你就会处于有利地位了。你想,有哪一位心智正常的嫌疑人敢跟一名“疯狂”的警官乱来?我们都听到过很多孤胆英雄的故事,他们很多都会“虚张声势”或者“唱空城计”这一招,而且还很管用,真的能够镇住嫌犯呢!

在真正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或者对方占有绝对优势危及你的生命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采取“战术撤退”。换言之,就是暂时离开现场。我知道这个对绝大多数警察来说很难做到,警察天生就是比较有竞争性的人嘛,如果没有喜欢竞争的个性,我们也成为不了警察。我们从来不喜欢看到犯罪分子获胜。等候援兵没错,但是真的等不到,你暂时后撤也没错。我们有的是机会对犯罪分子进行“秋后算账”,一旦等到机会我们照样会赢回来,他们照样进监狱。前提是:我们要最大可能保住生命安全,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有时候,我们要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次车辆截停是否值得受伤,是否会失去几颗牙齿?是否值得我们在独自面对的时候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不值得。在孤军奋战时,你自己最清楚你自己能力的极限所在,我们作为职业警察寻求的是“智胜、全胜、完胜”。

实战案例

下面要讲到的是一些“接触与掩护”原则的实战案例,请务必牢记这个原则并在实战中严格依照执行。

车辆截停:

我们在进行车辆截停时,①代表“接触警员”站位,②代表“掩护警员”站位;①号警员与嫌疑车辆司机接触,履行职责任务时,②号警员自觉站位并开始履行“掩护警员”的职责;两位都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分头执行。

现场盘查:

在这种现场盘查两名嫌疑人的场景下,①号“接触警员”负责所有盘问、检查、搜查、记录、保全证据、执行上铐、抓捕控制工作。

②号“掩护警员”负责控制逃跑路线,同时监视、观察整个盘问区域和人员、观察嫌疑人是否有丢弃、毁灭、隐藏证据的小动作,及时发现敌意举动、提供无声武力威慑、选择战术位置随时提供武器压制。

嫌疑人互相殴斗/袭击的场景:

在绝大多数的城镇背景下,①号“接触警员”和②号“掩护警员”之间理想的站位距离一般在2~4米之间。

在这个场景中,出警到现场的民警试图通过口头指令分开互相搏斗/攻击的双方嫌疑人,当口头指令不起作用时,民警会选择使用喷射辣椒水。①号“接触警员”会事先告诫②号“掩护警员”即将使用辣椒水喷射,做好自我保护。然后朝打斗的双方喷射辣椒水。

一旦打斗双方被分开以后,“接触警员”立即对双方实行上铐拘捕、人身搜查。假如双方仍然继续打斗,增援警力将参加进来制服。在有增援的情况下,“接触警员”“掩护警员”人数均可以增加。

在打斗现场,多名“接触警员”一起制服一名嫌疑人属于常态。但是别忘记,始终要保留一名“掩护警员”在边上履行职责,负责保障安全。

(责任编辑:古静)

猜你喜欢
警力嫌犯警员
问号嫌犯
不难找的嫌犯
聪明的警员阿灵
不在现场的嫌犯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
萨科齐现场督战抓嫌犯
环球时报(2012-03-22)2012-03-22 14:06:48
有关警力概念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