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视觉构成的形式美研究

2019-09-10 16:38:04张西霜胡章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9期
关键词:形式美平面设计

张西霜 胡章明

摘要:平面設计与绘画意境的审美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将作者的想法转化为可以让观者感知的视觉信息,并能产生情感的共鸣。设计与绘画有相通的形式美法则和韵律美规律,在形、理、开合、气势等方面有许多相同并能相互借鉴的方面,同样需要依据主题表达设计画面的基调,对自然美加以分析、组织、利用并形态化,合理运用关系元素布局,通过对比、平衡、节奏、韵律、视错、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原则,创作有主次虚实、有高低粗细、有疏密缓急等既有对比冲突又能协调统一的,富有节奏秩序、韵律美感的作品。

关键词:平面设计;绘画艺术视觉;形式美

1平面设计的基本概念

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小到平时翻阅的书、便利店货架上摆满的小食品包装,大到街上的每一幅广告招牌、商店门口的每一张宣传海报,都是平面设计的体现形式。因此,平面设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平面设计与绘画艺术视觉构成的形式美

2.1虚形与实形的权衡

清初画家宣重光在《画签》中提到:“实景清而空景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说的是“计白当黑”的构成方式,画面中的“实景”与“空景”,即“黑形”和“白形”、“正形”和“负形”,是分割画面空间、产生形态美的第一要素,在构成中同样重要。一幅优秀的作品,负空间或留白处必是考究且精妙的,却也是最容易受“忽略”的。一幅经典的古山水,每个正负空间布局必然讲究、精到,就如太极负阴而抱阳、知白而守黑,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对白形的把握和处理,是考量画面处理能力强弱与品鉴艺术品质高低的重要法门。

2.2数理与数比的设计

这里的“理”即数理,19—20世纪西方绘画观念不断更新,认为关系产生数从而产生美,赋予了数比和几何形式以独特的审美地位。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基于人左右脑的不平衡规律首先提出了“黄金比”之说,即:1/0.618=1.618和(1-0.618)/0.618=0.618,被视为人体最舒适的视觉比例并成为世界通用规律,遵循这一数比规则的构成形式即被认为是“和谐”的。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家欧道克斯,首先系统研究了这个问题,建立了相关的比例理论并给出了表达式,即在“斐波那契数列”中,第二位起相邻的两个数比为计算黄金比的最简单方式,而“黄金分割”则是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提出的。康定斯基也曾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提出“数是各类艺术最终的抽象表现”理论,以肯定艺术形式的数学基础和终极目标。蒙德里安则善于利用单纯的点、线、面和红、黄、蓝色块,运用数理化规律,构成和谐有序、纯粹极简的抽象画面,这种冷抽象构成对近现代工业设计、建筑、服装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画僧八大山人的作品亦是极富数理美感的典型,他的梅花图,虽只是简洁随性的两枝梅枝,却精妙地将画面分割成数个耐人寻味的数理空间。现在各类视觉艺术上衍用的构图规律许多都是在黄金分割的基础上演化的,典型的如九宫格或“井”字构图。

中国传统文化常有“三节”之说,中国汉字里即有诸多关于“三”的表述,如:三石成磊、三木成森、三水成淼、三火成焱、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古人在总结画兰草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形式美规律:即三根兰草为一组,分为“主叶”、“辅叶”与“破叶”,结合宋代赵孟坚创出的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的写兰规则,“主叶”与“辅叶”同势,“破叶”反之,形成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构成。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除了数理上的完美,还有内在构成的重要因素——“气”,这是使画面顺畅,达到气韵生动、完美心境的重要因素。一幅画面中的“气”与“势”具体可靠形体在画面中的起、承、转、合来体现。“气”最早产生于文学领域,后被引申到绘画之中。关于“气”的各种表述很多,如顺气、弊气、聚气、散气,说的其实是一种心灵感受,优秀的作品当中往往潜藏着一股“气”。视觉上的一波三折、似断非断,造成情绪上的延续和波动,可产生连绵的心理空间,继而产生节奏和韵律。中国古园林就很善于利用狭小的空间通过曲回婉转的布局,营造出处处是景的惊喜,产生气韵绵长、丰富多姿的观赏效果;好的文章和印章也一样,尺寸之间也能尽显天地之宽广;传统的山水画尤其注重气韵的连贯,山与水相互交织,树和云相互缭绕。在分析图中可见,画面中的正形与负形,即山石树木的固态与水流云雾各自隐藏着延绵不断的“气”线,构成曲回婉转的气脉,交相辉映形成气韵悠扬之势。

气,广而言之包括气脉、气场、气势、气韵、气象等各种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内容,是画面内在的生命与灵魂的显现。在一幅具体作品中,“气”一般是指隐在作品内部的东西,需要某种方式将其表现出来,而“势”正是画面外漏的东西,是“气”的形象的具体化。艺术作品有了气脉才具有生气,气脉的动态运行具体表现在画面中就形成了气势,气势又产生了画面的节奏美感。

“势”是艺术形象的节律和态势,代表着内部的生命力,在画面中表现为形象的运动感与形态的指向性,是艺术家对自然的感受和艺术化的抽取。清代沈宗赛在《芥舟学画谱》提到了“势”的概念——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万物不一状,万物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中国画在形式美上尤其重取势,画面的布势遵循一定的气场规律,通过构图中的势密则疏、势泄则回、势险则扶、势顺则逆等对立统一的规律来实现。“势”使形具有运动感和指向性,引导着形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指向可以是通过实体线也可以是虚线,用以突出主体、拓宽空间。

结束语

视觉艺术的成功之处,在于艺术家能提炼、抽取富有美感和意味的形,运用恰到好处的关系对比,营造不同的视觉表现和心理感受。“关系”的考究和布局的合理,是高级艺术和低劣作品的区别,也是大师作品与儿童绘画的区别。如克莱夫·贝尔所说:“艺术的美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有意味的形式,即在于线条、色彩等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结合。”

参考文献

[1]张明惠.平面设计构成在中国画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8,31(12):167.

[2]郭孝爽.中国绘画艺术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影响探讨[J].智库时代,2018(42):269+271.

[3]王立咸.绘画意境美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研究[J].西部皮革,2018,40(18):18.

[4]蔚小燕,张景.浅谈平面设计语言中的留白[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3(03):77-80.

猜你喜欢
形式美平面设计
现代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形式美的探析
论庆阳香包的图案设计特色
装饰性绘画的美学原则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27:29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52:01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论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论空间视角下平面设计的视觉延展探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平面设计中数码摄影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探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