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小燕子从遥远的海岛翩然归来。
多年来,我忙于工作,东奔西走,似乎仅在梦中见到过家乡的小燕子。家乡的小燕子属于家燕,前腰为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呈乳白色,显得娇小可爱。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农家长大的孩子,又有谁不认识身穿花衣的小燕子呢?
见到燕子归来,不由想起了女儿的那本《燕子学艺》的儿童画册。故事讲的是:森林里的鸟儿们向喜鹊老师学习营巢。喜鹊边说边教,画眉、乌鸦,麻雀等鸟儿们没有耐心,学了一点皮毛,就不耐烦地飞走了。只剩下小燕子耐心地听喜鹊讲解,怎样做一个舒适结实的巢。《燕子学艺》的故事是为了教育孩子们学习要认真,做事要踏实。年幼的女儿,看了这本画册,不知有没有收获?记得我上小学时,在课本中就学过“懒汉”寒号鸟的故事。事實上,在众多的鸟类中,大多数鸟类的巢很简陋,唯有小燕子的巢最为美观、结实,耐用。小燕子的巢为皿状,是小燕子用衔来的泥和草茎,并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一个精心筑就的爱巢,耗费了小燕子夫妇大量的心血。今天想来,小燕子的身上既有勤劳持家的品质,似乎还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儿时,家门前不远处,阡陌纵横,农田成片。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每到春季,在农田上空和寻常农家,总能见到雌雄颉颃,飞则相随的小燕子夫妇。那时,我常想若是能够身轻如燕,像小燕子一样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该有多好啊!燕子是益鸟,不吃庄稼吃害虫。在农家,人们喜欢燕子,却讨厌偷吃粮食的麻雀。传说:燕子和麻雀一起叼谷给农民,麻雀不仅吃掉了它的那粒谷子,还骗走了燕子的谷子。狡猾的麻雀,让不清楚真相的玉皇大帝表扬它,批评燕子。但老百姓知道真假,从来不伤害善良的燕子,并且非常爱护它。小燕子回来盖新房了,而忙于劳作的父母,总将家门留下缝隙,方便小燕子进出营巢。每年老家的房梁上,都留下了小燕子的巢,小燕子成了我家的常客,正如诗人左河水的《归燕》诗:“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衔泥剪雨飞。不傍豪门亲百姓,呢喃蜜语俩依偎。”
放学归来,每次见到小燕子精致的巢,都觉得非常好奇。尤其是小燕子夫妇给“燕宝宝”喂食时,“燕宝宝”争先恐后地伸出小脑袋,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更使我产生了摸摸“燕宝宝”的强烈念头。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之一,我把想法对几个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们说了出来,赢得了一片赞同声。可是,如何才能近距离地看到“燕宝宝”呢?有小伙伴建议,用竹竿将燕子窝捅下,就能见到“燕宝宝”了。可是,孩子们又担心,害怕“燕宝宝”会摔伤,小燕子夫妇回来会用嘴啄我们的小屁股。一番商量后,孩子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扛个梯子架在屋梁上,爬上去看看“燕宝宝”。农家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诸如: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等,皆是拿手好戏。在孩子们嬉闹声中,几个“小萝卜头”气喘吁吁地抬来了一个竹梯,并把竹梯架在屋梁上。一个身手利索的小伙伴,像小猴子一样窜上了梯顶。孩子们虽野,但做“贼”心虚,担心小燕子夫妇会突然回来。我们将屋门紧紧关上,大瞪着眼睛,催促梯顶上的小伙伴赶紧下来。不久,小伙伴一只手抓着一只“燕宝宝”,另一只手扶着竹梯,手脚并用地爬了下来。孩子们迅速围了上去,争先恐后地一睹“燕宝宝”的风采。那只“燕宝宝”,羽毛还没有长全,显得有气无力。孩子的小手没轻没重,“燕宝宝”被小伙伴攥得大张着尖黄的小嘴,小眼睛惊恐地瞅着我们这些入侵者。“燕宝宝”看完了,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许是“燕宝宝”的可怜相,引发了我们的恻隐之心,许是害怕“燕宝宝”的父母会啄我们的小屁股,孩子们将“燕宝宝”又护送回了“家”。那天,我一直在想“燕宝宝”有没有在它父母面前告我们的状呢?但小燕子没有啄我们的小屁股,应该是善良的小燕子原谅了我们这帮“调皮鬼”吧!
和风送暖,乳燕初飞。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燕宝宝”们长大了。屋梁上的小燕子变多了,而我却越来越讨厌小燕子。里下河一带的农家,通常是客厅兼餐厅,小燕子却时常将粪便落在我家的餐桌上。
那天,母亲炖了一只鸡,给我装了满满一碗。鸡屁股就是银行的年代,杀只鸡是要下很大决心的。闻着喷香的鸡汤,我肚里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正当我坐在餐桌上,埋头大快朵颐的时候,不知好歹的小燕子却将粪便抛进了我的碗中。那一刻,怒火涌上我的心头,我抓起一根长竹竿,向屋梁上盘旋的小燕子们挥去。小燕子凄切的“告饶声”和我的怒骂声,在客厅里不断地回旋着。听见客厅有动静,母亲快步走了过来,一把拉住了我的手,将我手中竹竿轻轻放下。母亲见我怒气难消,一声没吭,她用汤勺将鸟粪从汤碗里舀去,大口地喝了起来。母亲喝完后,给我重装了一碗鸡汤,指着屋梁边盘旋的小燕子,轻轻地对我说:“孩子,小燕子吃的是害虫,不吃咱家粮,不占咱家房,只是借住屋梁育儿郎。”母亲又说:“小燕子是鸟,不是人。你赶走它们,小燕子住哪?”我愣住了,是啊,小燕子住哪?小燕子有那么可恶吗?小燕子吃害虫,它应该对农家有功啊!今天想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母亲那番话另有一番深意!她在告诉我:多看别人长处,不能紧盯别人的短处;既要有感恩之心,又要学会原谅别人。母亲说的话不多,但却伴我行走天涯。
秋风萧瑟,燕子南飞,我的心里总是涌现一股失落感;春暖花开,燕子归来,我的心里又总是涌现一股亲切感。人常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想,鹰击长空,遨游九天,固然人人向往。但能像小燕子一样立足农家,自食其力,出则成双,共育儿女,建设幸福“家园”,又有什么不好呢?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吴开岭,江苏高邮人,大学本科学历,转业军官,文学爱好者,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散见于报纸、杂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