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蔷
摘要: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混龄模式背景下,本文从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探索通过传统文化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新途径,以大带小,以小促大,智慧共享,协同合作,增强传统文化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混龄模式;传统文化活动;智慧共享
一、在认识层面,以大带小智慧共享
刺绣材料投放到区域角的第一天,孩子们站在整套工具的面前仔细地观察里面的工具:绣绷、线、针、针箍、针包、穿线板等。他们一边看一边和伙伴交流:“你知道这个怎么玩吗?”“我只看到我妈妈在家缝纽扣用针,我也不会用。”“我好想玩这个,可是我不会,感觉好难。”围绕孩子们交流的问题,我在大组活动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他们透露出想要尝试的欲望,可是又觉得无从下手。就在这时,大班的一个孩子说:“我们可以找一下刺绣的相关书籍,看看书上是怎么刺绣的?”这个小火花点燃了其他孩子的思维。“我们还可以查看刺绣的说明书。”“我们还可以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查一下,看下别人是怎么做的?”第二天,在区域活动开始前,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找到的答案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大班的孩子分享的内容最丰富,中班和小班的孩子们也不甘落后,在群策群力的团结协作,准备工作很充分。
二、在实践层面,以小帮大分工协作
1.分线。带着学到的新知识,大班的两个女孩带着小班的两个女孩,拿起绣线的工具盒,准备开始自己的刺绣活动。一个大班的女孩儿先用右手捏住一股线,左手抓着整捆绣线。她先用右手向下拉线,左手往另一边拉。她右手的这一股线开始慢慢与其他的线分开。可是,没一会儿就拉不动了,原来这根线的另一头和其他的线缠在了一起。教师走上前把她把线分开,并引导孩子与小班孩子合作。这次,大班的女孩在前面分线,另一个小班的女孩帮她拿好线的另一边,并且随着前一个人的动作,将手里的线一点点松开。如此一来,线分得又快又利索,再也没有缠在一起。就是在这样一个分线的活动中,孩子们迎接了一次小小的挑战,但也就是这样的挑战,让他们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大班的孩子带着中班和小班的孩子一起完成这个活动,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中小班孩子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2.穿线。大班的娜娜小朋友用小手捻了几下线头,尝试着穿了两次,很容易就把线穿过了针孔。而小班的阳阳试了好多次都没有把线穿进针孔里。她着急地说:“娜娜,我的这根线怎么了,一直穿不过这根针。怎么办啊?”娜娜说:“你可以先用剪刀把前面毛的线头剪掉,让线变得平整一点再穿过去。”“嗯,我试试,哦,对了,还可以把线放到嘴巴里舔一舔,奶奶就是这样穿线的。”阳阳说完后马上动手,先剪线,再舔一舔,这次真的成功了,她高兴得手舞足蹈。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样的穿针方式,从幼儿个人延伸到集体,通过个人习得的方法,分享给其他的孩子,打開混龄教育教学的双向通道。3.缠线。开展刺绣活动遇到的问题还不仅于此,活动开展两天,娜娜用完了之前的线后再去盘子里取线,发现盒子里的线打结了。“我盘子里的毛线都打结了,打不开,怎么办?”她开始向其他小朋友求助。阳阳说:“要不我帮你把缠起来的线解开吧。”两个小朋友折腾了很久也没有把毛线打开,后来干脆就直接用剪刀把打结在一起的毛线剪掉了。4.刺绣。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孩子们开始了真正的刺绣活动。孩子们一起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选取色彩丰富的毛线、从穿针到打结再到逐针刺绣的过程中,他们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倾情投入,自然而然地习得专注的能力,形成了做事认真、耐心的学习品质。
总之,混龄模式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模式,只要准备充分,立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对即时生成的教育资源准确把握,合力利用,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活动及时走近幼儿的身边,走进幼儿的心里。
(责编: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