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发展可持续性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认知”探讨

2019-09-10 09:52:23张攀
速读·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

摘  要:本文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认知调查为基础,分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职业认知的了解及对职业发展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高职会计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较强,但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对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的培养较欠缺,不利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举措。

关键词:职业认知;发展可持续;会计专业

一、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职业认知指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和评价。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职业认知会影响到大学生为了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在现阶段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缺乏职业认知能力,不能合理定位自己和客观认识现状,势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困难,通过提升大学生职业认知并影响学生职业规划,正确定位其职业目标,有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根据课题组针对重庆商务职业学院2015~2019级489名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调查发现:

1.关于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

68%的大学生比较倾向于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对会计的认同感较强。

2.关于职业核心能力

被调查大学生普遍认同会计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对会计职业就业和未来可持续发现均具有重要性。83%的毕业生认为除专业知识以外的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学习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影响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关于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86%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参与考证、专业实习可以提高专业能力。78%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思考、表达、沟通、合作的培养和教育,学校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87%的学生认为院校应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对于学生的业余生活进行积极引导,提升学生“业余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总体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职业具有普遍的认同感,有意愿选择会计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但多数学生认为学校课堂教学对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培养较欠缺,不利于学生会计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查分析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学生具备的能够不断根据社会或环境通过自我学习和创新、分析、解决问题,实现全面未来可持续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在高职学习阶段培养和形成的能夠适应社会发展和不断提升自我实现的综合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还包括学生身心素质和素养等。在发展可持续性背景下的职业核心能力指学生应具备的通用、可迁移的综合技能。大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等职业核心技能是院校开展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课题组调查关于现有培养方案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反馈情况如下:53%的学生认为在校开设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用途很小,或者难以在职业中运用;68%的学生认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在实务工作中经常用到,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准确将知识点与岗位所需结合,理解和运用的难度较大。

总体调查显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能力关联度较低,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的联系性不紧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枯燥,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与岗位的联系度不高,没有紧密结合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实训内容,缺少对除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的培养,没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和处理问题能力等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职业核心技能。

三、发展可持续性的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针对现有教学缺乏对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核心技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举措,为相关院校提升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借鉴。

1.构建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通过引进优秀校外实践专家、科学规划对校内专任教师的实践培训等方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制度激励为手段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提升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资源库

丰富且适用的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条件,以能力培养为主,构建以“就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教学资源库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3.创新教学方法

扩大案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做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的使用范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专业技能培养效果。

4.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使用过程考核、阶段性评价、目标考核等评价方法,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分析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并确定权重予以标准化。改进评价方式,提升评价客观科学性。

5.开展校企融合,结合岗位培养核心技能

深度开展校企融合,以职业岗位为依托,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有效设置岗位工作任务和目标,针对性培养学生合作协助、交流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98.

[2]虞凯,姚斌,陶礼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研究[J].商业会计,2019(04):122.

[3]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9):42

作者简介

张攀(1988—),男,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资产评估。

该文为重庆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灵商”培育的高职学生职业认知路径探寻——以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创新设计应用为载体示例”[编号:2018-GX-440]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10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策略浅探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大数据下会计专业学生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辽宁经济(2017年12期)2018-01-19 02:34:06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校企合作模式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基于会计专业群改革实践教学的探讨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