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看图讲述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提升

2019-09-10 02:18:49田艳
教育·校长参考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分组集体词汇

田艳

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收集存储能力、整合能力、表达能力、运用能力等。那么,教师如何通过看图讲述的集体教学来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呢?

收集优美词汇,丰富讲述内容

讲述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帮助幼儿积累优美的词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细心倾听和即时归纳。在幼儿讲述后,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做记录,如录音、画图、复述等,都是及时记录儿童言语中的闪光点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记录,能够强化幼儿对优美词汇的运用,激发幼儿进行模仿、练习和运用,更易于孩子接受、掌握和提高。

如在《一起去看海》的看图讲述的集体教学中,洋洋说:“小兔子兴高采烈地坐上车……”“兴高采烈”这个词的使用十分新颖。于是,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下这个词,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洋洋的鼓励,还是对所有孩子的良性引导,能够让幼儿发现同伴的长处,是他们自我学习和进步的有效途径。

适当移情,帮助幼儿讲述心理活动

讲述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移情唤醒幼儿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帮助他们把曾经体验或推测过的人物对话、动态、情感等准确表达出来,既能丰富讲述的情节、角色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也能帮助幼儿说得主动、讲得精彩,促进个性化的表达。

如在《小熊请客》的看图讲述的集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如果你是小公鸡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小雅说:“小公鸡心想‘你这个坏狐狸,平时总是欺负我们,现在又要占便宜,哼,我才不会上你的当!想到这,它假意装出难过的表情……”这时,孩子对于角色心理活动的讲述就非常生动了。这些讲述被教师及时发现并表扬后,其他幼儿也陆续讲出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对话、动作,情节也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实际上,幼儿讲述时的语言更容易被同伴理解和掌握。所以,关键性的讲述内容一定要留给幼儿来说,但也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

注重完整讲述,明确讲述要求

讲述完整是形成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习惯的重要体现。在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重提醒幼儿按照讲述的要素把话说完整,这些要素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段话,但都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帮助、提示、引导幼儿。看图讲述的活动中,特別需要教师引导儿童从对每张图片的完整讲述过渡到对所有图片的连贯讲述,促进幼儿个人讲述水平的发展。

如有些幼儿不能独立地进行完整讲述,对此,教师可以先告知幼儿图片内容的大致结构,并通过一些符号提示幼儿,让他们把话说完整,并对幼儿表述的完整性进行及时评价。

鼓励幼儿互评,借鉴学习讲述技巧

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时引导,利用互评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他人的优点,向同伴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让幼儿进行互评时,首先要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去倾听他人的讲述,从而提高听的质量和专注度,最终提高幼儿的学习品质。

及时评价与梳理,明晰讲述标准

在幼儿讲述后,教师的评价还需要及时跟进,要做到准确、有针对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避免使用“不错”“很好”等笼统的评价语言,注重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针对幼儿使用的语句、词汇、创意想法进行评价;二是针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其实,评价就是教师依据幼儿的讲述内容和过程来判断幼儿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语言运用等能力,对其他幼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提升作用,也能为幼儿明确讲述的多维标准。

因人施教,帮助幼儿树立讲述信心

最后,在讲述活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要用分组讲述、两两结伴讲述、个别讲述等方式进行指导,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分组讲述时基本是随机分组,因此,在遇到能力强的幼儿组合在一起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完整生动地讲述故事,尽量讲得详细、生动并相互配合;遇到胆小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锻炼他们的胆量……此外,还可以通过以强带弱的方式进行分组讲述,能力稍弱孩子先讲,能力稍强的幼儿给予补充,这样使每个幼儿的讲述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美和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分组集体词汇
我为集体献一计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42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警犬集体过生日
分组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