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亚磊 叶建平
开展研学实践的依据和界定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近年来,江苏无锡未成人社会实践基地依托以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历史民俗、名勝古迹等地域性资源,组织来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国内外青少年,通过参观、游览、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开展研学旅行课程,旨在让青少年在本地自然环境中、名人故居中、民俗文化中,探访,体验,沉浸,继而陶冶情操,修养品格,强化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过程
活动筹备阶段 游学活动开始前,基地的领导、课程负责人、指导教师首先通过商讨成立研学旅行课题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筹划,包括收集与分析地域环境、人文资料,事先踩点、研讨适合青少年开展活动的地点。其次,选聘专家学者建立专业对话平台,深化游学活动内涵,通过由简入繁、由近及远的方式,充分挖掘当地原有素材,将教育实践和文化旅游相结合,为给青少年提供意义深远的文化探索做准备。
活动实施阶段 研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掘课程中蕴涵的育人意义,我们倡导“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有了亲身的经历,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其中的奥妙体会也尽在不言中。如由于苏轼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的美称,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三者兼备。苏轼用的茶叶是阳羡唐贡茶;泡茶的水一定要是宜兴金沙泉水;茶壶一定要是紫砂提梁壶(即今东坡壶)。为此,在本基地的“东坡文化”研学课程中,指导教师就安排学生在陶吧亲手制作东坡壶;去茶场摘采鲜茶叶,并在基地制茶车间动手制茶;在茶艺课上品茶。短暂的体验和操作,并不是让青少年获得某方面的技能,而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感受,感受苏东坡与宜兴的特殊情感,体验“东坡文化”的精髓,修养品性,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文化,提升审美艺术修养。
活动总结阶段 游学活动结束后,基地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在指定地点梳理游学内容,指导学生对游学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引导学生再现游学体验,鼓励学生撰写游学报告并分享、交流游学感悟。
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
研学旅行点燃了青少年对学习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也是学习的结果。在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发展实践中,游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乐土,它既介于游与学之间,融合了游与学的内容。真正意义的“游学”是一种返回教育与学习本质的教育模式,让每一位青少年在学的过程中充满快乐,在游学过程中没有考试的压力,只有学习的动力。但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又何来游学的感受与体验?因此,青少年对这样的学习是乐在其中,同时点滴的触动又会潜移默化地唤醒青少年对学习的兴趣。
研学旅行强化了必备品格的养成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他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实施方面,他首先主张“由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此外,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丰富性,把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结合起来。而开展地域性游学活动正是通过带领青少年游学于名人故居、名胜古迹,让青少年亲自体验,把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和审美价值、认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青少年感受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爱情怀,陶冶情操,修养品格。
研学旅行强化了关键能力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做,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验只有在生活的动境中才能发生,才能改造,学生也只有在行动中、在实践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真正的成长。地域性游学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实践方式,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亲自动手操作,共同合作,相互间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江苏省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为青少年精心安排的研学旅行课程,让青少年通过游览宜兴的名胜古迹、名人名馆,和名人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燃起学习知识和探索实践的乐趣,更好地认识和传承本土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校外综合素质教育的沃土。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