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把书店比作城市里的“稻田”,书,是“田里的稻子”。我便是那嗅着“稻香”去寻拾“稻穗”的闲人了。
每晚临睡前,倚在床头看一会儿书,泛着暖暖光晕的台灯伴着我,读一篇好文章,嚼一段妙文字……那份恬淡而惬意的感受是只有读书的人才体会得到的。
身为女性,其实并不喜欢陪女友们逛琳琅满目的时装屋,衣柜里的四季衣服大多是专程赴广州一次性淘个够。但书架上、写字台上层层的书,连着那袭人的书香,都足以让我自炫。随身携带的书,也使我的背包每天都是沉甸甸的。
每回看书,总会沉浸在书中主人的喜怒哀乐之中,那晚看西德尼·谢尔顿的《世无定事》,我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竟一口气读完,通宵未眠;以前看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竟然泪湿枕巾夜不能寐;而台湾名家的禅理散文,我则当作每晚必啜的甘露,百读不厌……
经常地看书,读些好书,能使我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使懵懂的我变得更加睿智。
愛看书,当然最喜欢逛书店。想当年街头一间间小小的书屋,三联书店、现代书屋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在这里,新书上得快,卖书人的态度也好。他们会热情地向我介绍新书,并不厌其烦地为我取上取下,忙时还会爽快让我入柜台内自选。我更留连后来的开架书店,在那儿,那份翻书购书时的随意与轻松让我觉得像在自家书柜前一样无拘无束,即使是空手出来,店主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爱购书的我有时也会饥不择食,往往会因为书名好听、装帧精美、甚至内容提要中的“花言巧语”而冲动地倾囊而出。
在没有网络购物的年月,一次在湖滨路上的现在书屋,看中了三毛散文全篇,尽管以前零星地几乎都买过别的版本,但这套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篇,其装帧太精美了,一幅三毛的相片,数行三毛的手稿和签名,设计者竟将这十几册书装扮得如此让我心动。无奈当时店内已不足一套,我正纳闷这么好的书怎么有人会舍得零星买。卖书人见我一脸失望,便热情地说再进一套,我喜不自禁地留下了电话号码。果然,仅过两天,我就又去书屋喜滋滋地捧回了这套至今仍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册。
在我的书架上,那些在外地购买的书更让我珍惜。过去做导游时,每回让团友们自由活动的半天,我都会上当地最大的书店。一次在桂林民族书店,心满意足地捧回了五册精致的席慕蓉作品系列。团友们不解地问:“导游啊,这么沉的书带回杭州去,不累啊?如果杭州也有得卖呢?”我望着好奇的团友们,由衷地说:“如果杭州没得卖呢?可遇不可求啊!”
直到如今,还是不喜欢在电脑、手机上看书。那种随意捧在手上翻页、划线、再找个本子摘抄,成了一种怎么也治不好的强迫症。好在,网络使我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到更多的好书。
我一直认为:发现一本好书,也是一种缘,就像找朋友交知己,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