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舍《茶馆》的语言之恨、传统之殇

2019-09-10 07:22张超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茶馆

张超

摘要:《茶馆》是老舍先生的最优秀戏剧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品读《茶馆》,我们无一不为之动容甚至涕零,这与其语言中的切骨之恨、茶馆逝去的传统之殇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茶馆》;语言之恨;传统之殇

《茶馆》可谓是老舍戏剧作品中的翘楚,剧中的三幕,一幕写一时代,每一幕都敲响了一个时代的丧钟。老舍先生以独特的构思,以茶馆为舞台,着眼于小人物的生活命运,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细读《茶馆》,我们无一不为之动容甚至涕零。下面,笔者就从诙谐语言、没落茶馆两个角度进行品味。

一、诙谐语言,品不完的彻骨之恨

老舍先生用纯熟的语言技巧,让剧中人物的语言于诙谐中泛涌泪花。很多人物的语言表面看似滑稽可笑,但是在笑声逝去之后,留给读者的是更多的沉思与愤恨。

例如,常四爷见二德子在茶馆“抖威风”,鄙弃其恃强凌弱,只可窝里斗狠,二德子却全不要脸面言:“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这是何等的“威风”啊,在面对自己毫无寸铁的同胞时,把土匪流氓“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洋人的淫威之下,俯首称狗,吮血国人,无丝毫怜悯之心,在平民与学生面前大展身手,威风凛然,勇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的“急先锋”。常四爷看到刘麻子在炫耀自己又细又纯、地道英国造的鼻烟壶时,悲叹大清国的真金白银涌流国外,而刘麻子却无比自豪,“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清末,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让整个大清国满目疮痍,整个民族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百姓枉死,家园遭毁。但是,这仅仅是个开端,战争的后续带来的是更多的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而作为国人的一份子——刘麻子,却仍然处于一种没落却无意识的自我优越之中。

在纷繁的乱世中,唐铁嘴的相命生意却越来越好。正如他所言,“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诙谐的语言中,透露出百姓的颠沛流离之苦,命在旦夕之悲,而唐铁嘴却利用百姓祸难大发横财。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际,逃窜的百姓在洋人的枪炮声中倒在血泊里,而此时的刘麻子却抢夺一个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何其痛也!唐铁嘴很自豪地向王利发说道,自己已经不再抽大烟了,改抽白面了,“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之狠、之无耻有目共睹,鸦片的输入与肆虐,中华民族被推至于悬崖边缘。看似滑稽的语言正体现民族的悲哀,而唐铁嘴之类无任何觉悟之心,甘于被奴役、被毒害。

二、没落茶馆,诉不尽的传统之殇

茶馆可谓中国古典文化的缩影,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清代茶馆遍布城乡,其数量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北京有名的茶馆就高达30多个。生活在北京城的老舍与茶馆有着紧密的联系。老舍出生的小杨家胡同口里就有一个茶馆,老舍的父亲舒永寿在回家的路上经常经过“天泰轩”茶馆,他曾是这里的常客。在这样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老舍对茶馆自然有一份独特的感情。“除了读书以外,庆春就是爱去个小茶馆听听说书的,上天桥看个‘噌儿戏’“他跑熟了北京城的大小茶馆,听了、看了一肚子的典故和故事”。

中国人上茶馆,到明清时期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品一壶香茗,谈一种人生,上茶馆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成为特定身份群体的文化符号。就像老舍在《茶馆》中第一幕所言,茶客来到茶馆里不仅是吃点“简单的点心与菜饭”,很多人“遛够了画眉、黄鸟之后”,聚集茶馆“歇歇脚、喝喝茶”,“商议事情”,谈论一些“荒唐的新闻”“奇怪的意见”,听听“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忘记生活的艰辛、忘记情绪的纷杂,静享这片刻的悠闲。

然而,晚清中国茶馆的环境变得污浊起来,乌七八糟。打架斗殴、欺软怕硬的流氓,贩卖人口的、拉纤扯皮的泼皮,鸦片、白面等污浊之物也时常出现在茶馆。到了民国初年,茶馆的生意更加惨淡,一种纯粹的、古典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一方面,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百姓无闲心去茶馆;另一方面,西方生活习俗也冲击了茶馆的生意,咖啡馆、西餐馆、酒吧等在各个公园、街头巷尾出现。《茶馆》中的王利发为了避免淘汰,对“裕泰”茶馆进行了改良,将原有的长桌、长凳换成盖着浅绿桌布的“小桌与藤椅”,撤去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代以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然而,茶馆原有的清新、雅致、具有大众化文化气息的特点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到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的横行下,裕泰茶馆更加不如以前体面了,在各种势力的摧残之下终于关门大吉了。

综上所述,《茶馆》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其熔铸了作者的真实经历和复杂情感。对往事的叹惋,對“茶馆”文化的凭吊,对外来侵略者的痛恨,对腐朽清王朝的无奈……种种情感交杂,或溢于既诙谐又充满讽刺的语言,或露于人物的行为动作,也正是这些存在给了读者无尽的思索,也让《茶馆》成为一部经典。

参考文献:

[1]老舍.茶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吴旭霞.茶馆闲情[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朗云,苏雷.老舍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茶馆
唠嗑茶馆
唠嗑茶馆
边丽华
《成都老茶馆》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交通茶馆
杯水车薪
门前的茶馆
北京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