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 培育旅游消费新动能

2019-09-10 07:22何维楷
先锋 2019年11期
关键词:都江堰消费旅游

何维楷

2018年12月,成都市委对都江堰市提出“两个率先”重大要求,其核心要义是公园城市与旅游经济的全方位融合,美丽是观感、宜居是基础、公园是形态,国际化是标准、生态是根本、旅游是发展的核心。而发展旅游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旅游消费。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看,旅游消费是都江堰的核心优势,培育旅游消费是实现富民与强市的关键。那么,都江堰应该如何培育旅游消费新动能?

审视旅游经济发展态势,全力构建消费主导型旅游经济

一方面,从国际旅游发展趋势看。旅游市场日趋国际化,方式日趋多样化,发展日趋一体化,推动产业、市场、交通、形态一体化的区域旅游协作区,正在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从国内旅游发展趋势看。国内许多景区正加速调整旅游产业结构,“门票经济”正向旅游全产业链转型,而旅游产业已从单一产业走向支柱产业,名胜古迹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热度在降低,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游渐成旅游热点,从观光赏景走向休闲度假。

把握公园城市建设契机,全力营造全域旅游化城市环境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的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理念的一场革命。都江堰要主动融入成都发展态势,对城市形象、气质、服务进行革命性的打造提升,加快实现从“景区旅游”到“城市旅游”的转型发展。

要着眼旅游观感性,塑造山水景观自然呈现、城乡空间连绵融合的城市形态。旅游需要感性的享受,而城市形态是城市给游客的第一印象。通过充分发挥都江堰自然生态本底优势,树立大景区、大公園、大灌区理念,注重城市美学价值,进一步彰显都江堰生态优势、刷新城市颜值、联动城乡景点,塑造秀城融绿、美田弥望的城乡画卷。

要着眼旅游体验性,塑造传承千年灌区文脉、彰显现代城市魅力的人文气质。旅游数据显示,品质化旅游消费诉求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喜欢那些从城市本身生长出来的、带有当地文化基因的内容,从旅行中感受城市本土的生活方式。城市旅游要得到游客喜爱,就必须着眼游客体验,充分彰显城市底蕴,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人文气质。

要着眼旅游舒适性,塑造市民游客高效共享、城市旅游功能复合的服务环境。让游客从内心认同一座城市的宜人,除了城市的颜值担当外,便利、舒适的旅行条件和服务更是必不可少。因此,要加快提供可感可及的公共服务,完善基础配套,完善服务管理,完善共享机制,既让游客游得顺心、放心、开心,也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围绕旅游要素配置需求,全力优化旅游导向式消费供给

要匹配游客旅游需求,就要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坚持“全域旅游的产业发展观”,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来优化“吃住行游购娱”乃至“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吃”,就要塑造特色品牌。网友形容旅游为“逛吃”,非常形象,“吃”在旅游消费、特别是城市休闲旅游中是最基本的。都江堰将通过选取风情街区,选取特色小吃,把最有特色的美食集聚到一条街区,突出特色、融入文化,将美食街区景观化,促进“吃”的便利化。

“住”,就要提升总量和质量。2018年,都江堰全市接待游客2488万人次,过夜游客占比27%,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2.9天,游客人均消费1038元,远低于三亚市(过夜游客占比93.3%、平均停留时间5天)、丽江市(过夜游客占比61%、平均停留时间4天)。要让游客消费,先要让游客停下来、住下来,增加供给总量,提升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着力优化“住”的供给。

“行”,就要增强集散功能。调查显示,到访都江堰的游客超过80%是自助、自驾的散客,更倾向于城市休闲和回归自然的“自由行”。这些变化对旅游集散、交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都江堰着力通过开发旅游枢纽TOD,提升旅游集散大动脉,畅通城市旅游微循环等方式,补齐旅游交通缺枢纽、集散难,功能布局不合理、管理难,服务功能不融合、运营难等短板。

“游”,就要持续丰富旅游产品。近年来,都江堰以“三遗”旅游为核心,培育旅游产品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落户了文旅城、安缇缦等新兴旅游项目,柳街、龙池、聚源、天马、胥家等乡镇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效。都江堰一年近3000万、日均近10万的游客,仅靠一个5A级景区是无法承载的。因此,要继续开发城市旅游、灌区旅游、熊猫旅游、山地运动旅游等多个异质性旅游产品组团,拓展旅游空间和消费市场。

“购”,就要做强上下游产业。旅游商品的背后是相关的旅游制造业。其价值不在“景区内”,而在“景区外”,是借旅游品牌,带动上下游的生产制造,体现的是全域旅游的产业发展观。我们常常反思,都江堰没有拿得出手的伴手礼,品类少、品质低、同质化严重,富有特色的青城道茶等商品产量很小,一些工艺品、纪念品缺特色、不实用,消费者不买账。要想吸引游客、扩大销量,还得从特色农产品、文创类商品制造、营销的环节扎扎实实做起。

还有“娱”的方面,以及“商养学闲情奇”等新的要素,都要相互融合,推陈出新。总之,就是要着眼游客需求,构建消费供给体系,打造旅游目的地,真正实现游客“愿意来、留得住、舍得花、还想来”。

适应旅游消费场景之变,全力拓展夜间旅游等消费空间

都江堰旅游仍处于相对初级阶段,“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是旅游常态,游客到宝瓶口、天师洞“到此一游”,既没有深度感知本地的人文魅力,也缺乏在当地的消费动力。将游客变“留客”的关键是“过夜”二字。如何拓展夜间旅游?

蓬勃成长的旅游市场有需求,山水辉映的城市底蕴有条件,千年古城的时代嬗变是契机,这座生态人文之城的夜间经济,还要更加亮眼。下一步,都江堰将着力推动重点区域光彩亮化、核心街区夜景美化、夜间消费市场序化,以山为幕、以水为台、以城为景,布局打造灌县古城、融创文旅城、青城山三大组团夜间旅游消费空间,点亮“夜游都江堰”的城市旅游新名片。

同时,要加强旅游品牌营销传播。都江堰要用好“网红传播”这一旅游营销新模式,善于利用这些新的传播方式和营销平台,借道各种自媒体、短视频、小红书等“快传播”平台,利用流量效应、眼球效应,塑造、传播一系列的“夜游都江堰”、最美老灌县等网红打卡地标,努力引领夜间消费新潮流。

猜你喜欢
都江堰消费旅游
拜水都江堰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40年消费流变
千古奇观——都江堰
旅游
新消费ABC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