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爱军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将患者以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行优质护理。将两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的FEV1、FEV1/FVC、MMEF、VCmax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中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优质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1-0028-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长期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为患者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从而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整体质量[1]。研究为评价优质护理在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护理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使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33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各为20例、13例;年龄范围在43岁至72岁,平均年龄是(52.19±4.35)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各为19例、14例;年龄范围在42岁至72岁,平均年龄是(52.44±4.23)岁。2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慢阻肺患者;患者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生活、饮食和常规教育等。
观察组:优质护理,(1)建立优质护理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高小组的护理质量和舒适水平,明确優质护理的内涵。护士长每周检查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总结会议[2]。(2)为住院患者提供一个安静、干净、舒适的环境。同时,保持病房温湿度适中,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消毒。引导患者采取正确舒适的躺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患者要求饮食清淡,禁烟酒,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吃太多刺激性食物[3]。(3)患者会因疾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然后导致悲观,焦虑,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给患者温暖,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走出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建设,评估患者对疾病危害的认知水平。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强调健康信念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4)鼓励患者加强日常培训,但避免过度,指导患者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反复。锻炼呼吸功能,做腹式呼吸,下唇深缓呼气,以加强呼吸肌肉的活动。提高隔膜的活动。患者可以做深呼吸、慢跑等有氧运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及身体健康状况,循序渐进,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1.3 观察指标
分析2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MMEF、VCmax。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校准处理,计量数据表示方式为(均数±标注差),t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分析2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分析2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采用优质护理,通过对小组护理人员培训可以提升小组的整体护理质量;通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通过对患者提供良好的饮食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营养情况,促进患者康复;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升治疗信心;通过功能训练,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恢复,帮助患者消除肺部杂质的积聚,提高患者的肺活量,确保体内氧气充足。
综上所述,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予以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璀,姚桂锐,周秋宜,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28-30.
[2] 李杰红,姚彩霞.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营养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8,32(4):254.
[3] 黄希.舒适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期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特别健康,2019,(19):167-168.
[4] 严玉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