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 王霞
[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作用。方法:首先随机抽取本地医院的2014年到2018年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做一个系统的分组,这个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的是老年人患者,显而易见中年患者是对照组,这样的实验相对来说更为安全。接下来是分组的入数,每组控制在200入,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其进行检查,然后通过实验结果对比,最终得出两组患者心肌内缺血的主要时间点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及频率。结果:老年患者的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以及频率要远远高于中年人患者;且小于5%。结论:通过现有的临床医疗技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最适于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进行检查的方法,这既可以在病情的早期就进行密切监控,又能够及时给与患者必要的医疗治疗,这个技术应当推广而且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随机抽取;密切监控;医疗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65-0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入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也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生活压力,这就让心血管疾病成为了人们新的心头大患,就目前的临床医学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同时这类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入民的生命安全。值得重视的是,这类疾病在发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就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患者患病前期症状,以及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健康教育以及诊断治疗十分重要。现代医学技术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二十四小时的严密不间断监测,观察其每天的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心率失常的时候,而且又可以提高疾病的检测率。我们本次的研究课题就是针对此类患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临床研究,相关的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首先随机抽取本地医院的2014年到2018年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年龄做一个系统的分组,这个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的是老年人患者,显而易见中年患者是对照组,这样的实验相对来说更为安全。接下来是分组的入数,每组控制在200入。实验组:男98例,女102例,在此之中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年龄也为64岁,平均(74.6+9.1)。对照组的患者,男113例,女87例,患者最大年龄为52岁,最小年龄为39岁,平均为(45.1+9.1)岁。在此次的调研中,经过我的初步审查和了解,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P大于0.05,具有对比性,会有一个合适的结果。
1.2研究方法在研究期间,首先采用美国世纪3000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这类技术可以对患者进行全天的动态心电检查。进行此类检测之前,医院的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使其能够早些接受治疗以及认识疾病的病情发展等等,这样可以正确顺利的引导患者进行治疗或者康复,按照科学的方法规范作息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叮嘱患者在使用此技术的前一天内不可饮酒或者咖啡类饮料,而且要避免剧烈运动。在使用这个记录仪的时候,需要在正确位置固定好电极,然后将储存卡插入后便可以实时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检查结束之后,通过机器进行自主分析患者的病情情况,得到监测结果,接下来通过与三名以上的有资历的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评估。
1.3评估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确心肌缺血的医学诊断标准:患者的ST段有明显的向斜下方倾斜或者保持水平的波段,且波段下移超过1毫米;再就是患者下次发病时可以在上次的基础上恢复的基线大于1分钟;患者ST段出现无规律的改变且连续时常1分组以上。
1.4统计学方法我们常用的统计学计量法在此也是适用的,在以上的研究资料中疾病的发生率通常用(n,%)表示,然后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或P小于0.01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研究数据准确,实验结果有可比性。
2. 结果
2.1心律失常监测结果发生率比较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率要远高于中年患者,且P小于0.05。
2.2心肌缺血频发时间通过得到的临床资料显示,两组的患者在凌晨1:00——7:00这个时间段心肌缺血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针对此类结果,可以在此时间段使用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
3. 讨论
心血管类疾病大多由高血脂、高血压、血液黏稠等频发性极高的疾病引起心脏甚至全身的组织缺血的疾病,是严重威胁入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这些类疾病都具备几个通性:日常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喜欢高盐高油脂的食物,而且摄入的蔬菜水果相对较少;再就是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缺少适当的体力活动引起自身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再者便是长期的生活压力导致一大部分患者都有些微抑郁的状态。
通过以上数据结果不难看出,老年患者的心律失常率要明显高于中年患者,P小于0.05。寻根究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心电图检测以及无法准确的检测出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而且也无法在多层次多方面的显示患者的患病情况、心率变化、血压情况等等,这就使得在临床上医生无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以及高发时间,也就无法给予其进行准确的治疗,这样就使得患者在临床上十分的被动,就诊期间的效率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这也会给患者之后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限制。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基本可以作为患者临床的准确资料结果,而且这种技术手段也是相对来说较为方便,相关的医护人员也可以全天候的掌握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并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措施,每一阶段的心肌缺血或者心律失常都记录在册,比传统手段簡便太多,同时提高了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一部分中老年患者因为在发病期有些不易察觉的特征,使用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很好对于那些特征进行定点分析检测,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能够自主检测疾病的病位病机,并且用动态的方式表现出病情接下来的发展情况,然后自主分析病情,最后打印结果,所以说这个技术应当充分利用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问题上。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一直携带着记录仪的话,临床医护人员便可以进一步的分析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等具体变化,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对患者展开全方位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 总结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但是如今肉类食物却成了人们的“主食”,餐桌上的肉菜越来越多,蔬菜水果越来越少,人们的膳食结构被打破,也就导致心血管疾病有了可乘之机。而且生活压力大也成为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精神高度紧张,饮食不规律导致自身的新陈代谢紊乱进而心脏以及其他脏器的负担加重,也就导致了心血管类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总之通过现有的临床医学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这个还需要每一位患者的配合,去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剩下的便是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对类分析,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