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独自赏

2019-09-10 03:35:35曾敏仪
速读·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王琦瑶长恨歌王安忆

曾敏仪

翻开王安忆的《长恨歌》时,总是不自觉地想到张爱玲的影子,熟悉而又陌生的上海气息扑面而来,优雅妩媚的老上海在她们笔下依然灯火通明、浓妆艳抹,仿佛东方明珠依旧闪耀,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但是字里行间的气息也正透露着时代陌生的距离感,这是她的魅力。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男人不再是故事的主角和中心,相反,塑造了一个被众多男人追捧的上海名媛——王琦瑶。王琦瑶,“上海小姐”第三名,她的竞争者是谁不重要,在《长恨歌》中,“沪上淑媛”王琦瑶像是乱世中的一方宁静,令人心神向往,王安忆细腻的环境描写更是给她的美营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氛围,令人迷醉,就像迷雾中的森林,她没有身世,没有来由,是每一个缓缓坠落的上海明珠,也注视着新鲜的上海人。更加令人着迷的是,她不仅美,而且还聪慧,她总是大方慷慨,不是俗世女人的斤斤计较,也不是风尘女子的故作媚态,旗袍加身,她便光彩照人,仪态万方。尽管不是出身豪门贵族,但是她懂得进退,总是留给男人尊严又能保全自身,因此获得了许多男人的青睐;又因为她从来不盛气凌人,像莲花般与世无争,从不咄咄逼人,也能获得女性的深交与信任。本来是极其完美的个人,最终却成为自身爱情惨案的“受害者”,孤芳独自赏,谁也无法走进她玻璃般通透的内心。

《长恨歌》的男人们也非常有趣,“去姓名化”现象表示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程先生是贯穿在王琦瑶出名前后的男人,他代表的是平凡的求之不得;李主任可以说是王琦瑶的第一个男人,却不是她爱情的归宿,是她内心对权力与强大的皈依,因为没有人可以庇护王琦瑶,她只能打造自己的屋檐,保护自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体现。一闪而过的阿二只是一个过客,却因为青春所固有的单纯与勇敢在王琦瑶心中泛起涟漪。混血儿萨纱是一个“浪人”与王琦瑶同病相怜。王琦瑶利用萨纱,萨纱抛弃王琦瑶。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彼此产生过怨怼,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不是情感,而是筹码与所剩余的价值。年轻的老克腊让王琦瑶迷茫了,这种诱惑让她重新萌发了让爱情顺其自然的想法。但是,那么多男人随风而去,真正在王琦瑶的生命中留下痕迹只有一个——康明逊。他也是唯一一个具体实名化人物,在前期时,他作为普通“牌友”,叫作“毛毛娘舅”,但是,在康明孙与王琦瑶正面接触时,正名“康明逊”出现了。他们产生了爱情却选择了退让,保全了自身,也留下了爱情的见证——孩子薇薇。尽管王琦瑶经常想起李主任,佩戴的也是李主任送的宝石戎指,生活所依靠的也是李主任留下的金条,但是王琦瑶的爱情与生活是分开的。她爱地伟大而又自私,留下孩子是因为爱情,自己的爱情,而非为了康明逊。王琦瑶的归宿到底是谁呢?我不禁这样想着,但出乎意料的是,王琦瑶似浮萍,又似孤舟,不依附于任何男人,独自在一生中沉浮。

那么王琦瑶是真的遭遇爱情了吗?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王琦瑶遇到李主任,撕毁了青春的朦胧,直接跨越了爱情,成为“妻子”,但是这个身份对于王琦瑶来说是残缺的,并不完整,也不持久。而后,她遇到了康明逊,成为“母亲”,看似是一个家庭成立了,但是王琦瑶却超脱了束缚,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康明逊面对原生家庭的无能为力让她的爱情在康明逊身上依然没有得到寄托。然后,她遇到了萨纱,一个孤独的女人遇上一个孤儿,王琦瑶心如明镜,知道这个男人的“作用”,与他建立关系,也不过是想为女儿寻找一个父亲,想给自己寻找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想摆脱传统和现实的压力,想为自己背离传统的生活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她依然渴望真爱,却没有得到。王琦瑶最后一个男人是老克腊,他们一个是五十七岁的前锋女性,一个是二十七岁的怀旧男人,却意外碰撞出了火花。爱情,似乎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年龄绽放在王琦瑶的生命当中了。但是老克腊的远去,正是王琦瑶爱情的消解,上海小姐的身份幻想被现实击败。王琦瑶,没有被爱情俘虏,也没有过幸福的婚姻,直到最后,或许她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寄托,爱自己才是最美的爱情。

面容姣好,举止得体的女人在男人中如鱼得水,这并不令人惊奇。但是王琦瑶总有那样的魅力,连身边的女子也同样崇拜着她。吴佩珍的讨好总是有浓烈的自卑。单纯无知的她总是看不透“好朋友”王琦瑶的心思,渐行渐远似乎是既定的结局。蒋丽丽的自负在王琦瑶面前无处施展,变成了温顺的小猫,但是在男人的问题上她又显得极度自卑,受伤的小描不会再回到主人身边,所以蒋丽丽的离去也是必然。严家师母的知性颇与早熟的王琦瑶相契合,但是一番比较和了解下,却觉得王琦摇不如想象中美好,与之交往颇为不妥。甚至女儿薇薇也不怎么跟王安忆“合拍”,一个不像母亲的母亲,让薇薇并不能感受正常家庭中的母爱与亲情。薇薇与王安忆,就像平行面上的两条线,她们的关联并非亲情。王琦瑶在准备薇薇的婚礼时,忽冷忽热,嫉妒不已,可见她母亲的身份也并非完整的。女人的单纯是如玻璃一般脆弱的,女人复杂也如沙子一般易散,知心好友的背后定要有伤害与背叛,这样交错,才会紧密交缠。尽管是亲如母女,也不免会有嫉妒和隔阂,这才是王琦瑶的人生,充满伤痕,也充满对俗世人生的徹悟。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对王琦瑶的了解只停留在那惊鸿一督,上海的纷乱在她的身后逐渐远去,如画般定格在美好的一瞬,那么,所有人都会得到美好的结局吧。可惜生活不是静止的,所有的美好与丑陋,都会在时间的侵蚀下原形毕露。王琦瑶如此,你我亦如是。

猜你喜欢
王琦瑶长恨歌王安忆
中秋
以悲喜剧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悲剧诗《长恨歌》与喜剧《无事生非》的对比分析
长恨歌
——笔画设计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此恨绵绵无绝期
沪上淑媛
速读·中旬(2019年5期)2019-06-03 04:15:17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王安忆小说病象报告
文学自由谈(2016年3期)2016-06-15 13:00:50
说不尽的王安忆
小说月刊(2015年5期)2015-04-19 07:29:19
兰峪水,长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