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孩子教不坏

2019-09-10 13:19:41林清玄
科教新报 2019年14期
关键词:红豆杉榕树松树

林清玄

有一回去参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都大谈教育问题,最后轮到我发言,我说:“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第一句是‘好的小孩教不坏’,第二句是‘坏的小孩教不好’。”

与会的人都大感惊诧,因为既然是这样,教育就无用了,还需要教育干什么呢?

其实这是从佛法的观点出发的,因为从因果律上看每一个孩子投生到这世界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子虽小,却一切都具足了。

假如这一粒是榕树的种子,那么就要以榕树的特质来帮助种子成长,但是不管多么努力照顾,榕树的可能性是:一变成大榕树,二变成小榕树,三根本不发芽成长。纵使用尽一世资源,也不可能使榕树的种子成为松树,或成为现在最昂贵的红豆杉。

教育可以做的范围大概如此,即使再天才的教育家也不应该渴望把榕树变成松树,比较不幸的是,我们目前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努力着,希望每一个小孩子都成为红豆杉。于是耗神费力地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这是因为大家都是相信红豆杉才是最有价值的缘故。其实,国宝级的红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做家具,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

教育,是在使一棵红豆杉长成好的红豆杉,尽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好榕树,不负其质,如果教育局是使红豆杉变成榕树,或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

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使草木自己成长,每个人的本质才能得以發挥。

我主张“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的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什么内容。一个小孩如果内在的渴望被唤起,真正想为这渴望去努力,他就不容易变坏了。

反之,一个孩子的内在渴望没有被唤醒,他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庸庸碌碌终其一生,一是充满反社会的倾向。

“好的小孩子教不坏,坏的小孩子教不好”的第三个原因,是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孩子有好的本质,必须自己先有好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就不至因环境的关系走上岔路。

猜你喜欢
红豆杉榕树松树
榕树街121号
趣味(语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44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榕树的美髯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00
榕树
学生天地(2020年16期)2020-08-25 09:27:22
松树
红豆杉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42
松树
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及保育技术
榕树
快乐语文(2016年29期)2016-02-28 09:03:41
TACE联合复方红豆杉胶囊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