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伟
[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护理的效果及对其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初产妇106例,根据抽签法结合产妇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n=53)及观察组(n:53).分别予以常规分娩护理、常规分娩护理结合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方案,分析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产后盆底功能。
[关键词]初产妇;自由体位分娩护理;产后盆底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05-02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各地区陆续出现生育小高潮的同时,产后盆底肌障碍的发生率也随之提升,故需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肌障碍发生风险。本次研究分别予以常规分娩护理、常规分娩护理结合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比较组间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06例,结合产妇意愿采用抽签法分成对照组(n=53)及观察组(n=53)。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30.24±5.25)岁,孕周37-41周,平均(39.91±0.68)周。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30.76±5.0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40±0.61)周。比较组间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入院经腹部超声明确宫内单活胎妊娠。②神志清楚,精神系统正常。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分娩护理结合自由体位分娩护理方案,干预方案如下:(1)初产妇初入院,护理人员在引入新型沟通模式的情况下与初产妇、家属沟通交流,满足短时间内提升其对自由体位分娩等围产期知识、院内设备及科室内设置的了解程度;初产妇因初次分娩,对新生命的期待与对分娩的恐惧及担忧并存,故需护理人员保持耐心亲切态度,安抚产妇负面情绪,并指导其熟悉盆底肌锻炼方法,并在产时全程陪同在初产妇身边;部分产妇存在妊娠期合并症、营养不良及贫血等情况,护理人员需督促其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足够营养,并在产前进食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使其保持良好体力,便于应对分娩。(2)护理人员全程监测胎心,密切观察产程,并在第一產程通过使用阵痛分娩仪、椎管内阵痛法等分娩镇痛方法降低初产妇疼痛程度,并嘱其在第二产程宫缩时屏气并用力分娩,宫缩间歇期调整体位,以提升其舒适度:①立位,产床边站立,双手扶住床沿,两腿张开,向两侧晃动臀部;②蹲位,双膝屈曲,两脚平放地面,单手或双手扶住护栏,以保持身体平衡;③半坐位,坐位,使用特制产凳,上半身直立或稍向前倾,单手或双手扶住护栏;④侧卧位,根据胎位调整侧卧方向,挺直背部,屈曲髋关节,突出臀部,如有需要,可下垫脚架,调高腿部。待宫口开放,胎头露出2cm-3cm时,改为膀胱截石位。(3)产后及时予以母婴喂养指导,并尽早吸吮,加深母婴情感交流。
1.3观察指标①组间分娩方式比较,按照自然分娩、剖宫产及人工助产分析。②组间盆底肌力比较,在干预前及干预后按照前静息肌电值、快肌肌电MAX值、混合肌肌电值、慢肌肌电值及后静息肌电值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l7.0软件开展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且开展x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行,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组间盆底肌力比较观察组干预前盆底肌力与对照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自由体位包括站立位、坐位及侧卧位等体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能够提升产妇对自由度及舒适度要求的心理满足感,有助于舒缓其负面情绪,而且自由体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腰骶部受到胎先露下降的压迫力,从而缓解疼痛。本次研究中,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且干预后盆底肌电值也更高(P<0.05);这表明,在初产妇初入院时,护理人员在引入新型沟通模式的情况下与初产妇、家属沟通交流,提升其对自由体位分娩等医学知识及院内设置的了解程度,并安抚产妇,舒缓其负面情绪,督促其积极治疗原发病,产前进食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使其保持良好体力,并补充足够营养及热量,便于应对分娩。
总之,初产妇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护理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提升产后盆底功能,促使初产妇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