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东 祖民星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多为高桥隧比,且桥梁桩基多位于陡坡地段,施工地形受限,空间狭小,安全隐患较大,尤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难以采用常规基坑开挖或满堂支架方式施作。文章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创造性地采用“穿心钢棒法”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避免大刷大挖,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为后续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山区高速;大体积承台;穿心钢棒法;有限元计算
中图分类号:U443. 25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3282/j. cnki. wccst.2019. 12. 037
文章编号:1673 - 4874(2019)12 - 0137 - 04
0 引言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独特的地形地势条件,多横跨河流、沟谷,导致桥梁桩基多位于陡坡地段,施工组织及材料进出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较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难以采用常规施工工艺。因此有必要通过多方案对比,选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满足安全和进度要求的施工工艺。
本文结合项目实际地形地势条件,通过方案比选、有限元计算,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符合质量要求,满足项目整体施工进度计划。
1 工程概况
白坡特大桥主桥设计桥型为连续刚构,跨径组合为(70+130+70)m,横跨V形沟谷,主墩桩基均位于山体陡坡。如下页图1所示。
白坡特大桥主墩承台尺寸为14.6 m×9.6 m×4.0 m(长×宽×高),基础采用桩径为2.2 m的钻孔灌注桩,单幅桩基按纵向三排、横向两排布置,每墩共6根桩(如下页图2所示)。实测数据显示,承台属高桩承台,悬空于原地面,桩基需接桩施工至设计标高。
2
施工方案比选
2.1 明挖基坑施工
明挖基坑施工需将原设计承台标高降低10 m,将导致上边坡暴露时间过长,且需重新调整进场便道纵坡,安全、环保风险大,经济性差,影响施工进度。
2.2 满堂支架法施工
满堂支架施工需修整施工平台,降低承台标高4m,且满堂支架搭设时,临边安全风险大,陡坡原状土为堆积层,不满足支架基础承载力要求,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隐患。
2.3 穿心钢棒法
穿心钢棒法施工可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在桩基接桩时预留钢棒穿心孔,施工安全系数较高,材料可周转使用,较大程度地减小挖方量,保证施工进度。
综上,本分项工程拟采用穿心钢棒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
3 模型建立及力学验算
承台采用钢棒法施工,并结合白坡特大桥实际情况选用托架材料,接桩时预留φ12 cm钢棒穿入位置,钢棒两端伸出桩基截面形成悬臂端支点,作为主梁承重支点。安装横向I40a双拼工字钢主梁,在主梁纵向位置上放置间距为30 cm的I20b工字钢作为分配横梁,同时将分配横梁悬臂部分作为操作平台。在分配横梁上方放置25 cm的方木,在方木上面布置2 cm底模,调整底模标高后施工承台,如图3~4所示。材料使用情况见表1。
钢棒法在承台施工中主要受到来自承台混凝土自重及施工的荷载。对钢棒法在承台施工中的受力进行验算,确定是否可用于高桩承台施工。
3.1 相关荷载取值计算
自动考虑托架与分配梁自重,考虑各类荷载平均分布于横向分配梁上.分配梁横向间距为30 cm;分配横梁传递到主梁上,钢棒作为主梁的承重,受集中荷载。
盖梁混凝土自重荷载:混凝土容重),= 26 kN/m3;
人群荷载按2.5 kN/m取值;
混凝土倾倒、振捣混凝土荷载按2 kN/m2取值;
承台悬空段作用在分配横梁上的压力荷载为:
q= (2. 5+2+26×4×9.6x14.6)/(9.6x 14.6)=108.5 kN/m2.
3.2
Midas Givil有限元软件建模计算
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白坡特大桥承台钢棒法托架进行仿真验算分析(如图5所示)。建模过程如下:
(1)定义材料和截面
托架模型钢棒、主梁、分配横梁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模型共有220个梁单元,268个节点。
(2)定义边界条件
钢棒节点和主梁节点间为弹性连接,分配横梁与主梁节点间为弹性连接,分配横梁搭设在混凝土台座端释放梁端约束。
如图6~7所示,根据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验算分配横梁:
应力:142 MPa<215 MPa容许值。
挠度:0. 962 mm
如图8~9所示,根据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验算主梁:
应力:97.6 MPa<215 MPa容许值;
挠度:10. 59 mm< L/400=13. 75 mm容许值。主梁满足受力要求。
如下页图10所示,根据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验算钢棒。
挠度验算:0. 513 mm
经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验算结果表明,该承台钢棒、主梁、分配横梁布置均满足受力要求,可按照该方案进行施工。
4 结语
通过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计算,采用“穿心钢棒法”施工高樁承台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施工工艺,充分地发挥了钢棒法施工便捷、成本低、安全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承台基础悬空、地形陡峭、场地狭窄、安全风险大等难点,避免大刷大挖,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要求,确保本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正常,节约了施工成本,为后续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可借鉴、可参考的经验。
参考文献
[1]JTG TF50 - 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MIDAS/FEA 3.6技术资料[Z].201 2.
[3]JTG D62 - 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4]陈进东.横穿钢棒盖梁施工工法在广大高速桥梁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 2,38(25):222 - 282.
[5]周水兴.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6]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S].
作者简介:罗晓东(1996-),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
祖民星(1970-),项目副总工,工程师,研究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