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涛,孙艳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119-0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由于我国气候及地理特色,导致北方水稻秧苗期常常会出现许多问题。详细分析了水稻秧苗期播种期、播种、稻田管理、苗期病虫害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值得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水稻;秧苗期;解决方案
虽然我国现在的水稻秧苗技术已相当成熟,但近年来由于春季北方出现的异常天气,苗期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笔者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1 北方水稻秧苗期常见问题
1.1 幼苗
农民通常使用盐水来选择种子,这就导致浸种前种子处理不够,不经重力机筛选。其次是人工发芽温度不易掌握,温度不均匀导致低温芽不规则,发生高温烧芽现象。再者是秧苗期操作不当、土壤厚度不均匀、痰液浓度不均匀、棚膜选择不当等。当幼苗未拱起,浇水时,水会冲向除草剂,造成一些种子受到药害,还有出现“高龙苗” “脱发苗”和不同程度死苗的问题。床层不平整,底层水不能均匀混合,苗木压力不实,不能与苗床完全接触,会造成一些苗木离开土壤和水分而死亡。苗床中的阔叶杂草成簇,幼苗出现顶部现象,部分幼苗死亡。
1.2 病害
在北方地区,枯萎病主要发生在保湿和早期育种的后期。它是由曲霉属感染引起的弱寄生真菌病。所谓弱寄生细菌,只能感染生长缓慢的植物。防治枯萎病的关键是使弱寄生菌不能进入。再者就是绵腐病,其是一种真菌病,通常由于长期低温冷却、苗床较低洼、土壤冷凉等导致。然后是恶苗病,该疾病是由曲霉属真菌的入侵引起的。当土壤温度为30~35 ℃时很容易发生,施用氮肥或有机肥会使病情加重。一般籼稻比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
1.3 虫害
首先是水稻潜叶蝇,是本田移栽后期和本田移栽早期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是幼虫潜入叶体内部,潜食叶肉留下两层表皮,使叶子呈白色条纹。当叶子中有更多的幼虫时,整个叶体呈白色并腐烂,导致整株植物死亡。
再者是水稻象甲。幼虫在土壤中吃水稻根,导致水稻变黄,整个植株严重时死亡。
2 解决方案
2.1 秧苗期问题的处理方案
第一,对于种子的处理方法,是平均每100 kg在水中加入25 kg盐,充分溶解[1],然后加入种子搅拌,漂浮出空颗粒,并连续测试。选择盐后的种子用水洗涤并消毒使用。第二,对温度的处理方案,使用恒温发芽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温度分布均勻的问题,保证出芽质量。此外,还可以提高保温浸泡棚中的温度和发芽率。为了确保发芽前的均匀加热,可以用温水洗涤1次,水温控制在40 ℃左右,不宜过高。使用袋装发芽,填充稻草约50 cm,然后用塑料布覆盖,每2~3 h转动1次,并喷出与种子温度相同的温水[2]。白天干燥,必须在夜间开火预热,约48 h时种子暴露白芽,可以将芽蔓延到地面,在常温下播种。最后是秧苗期操作的问题,播种前应充分搅拌搅拌剂,在早期阶段,苗床充分浇水。土壤不宜过厚,最佳厚度为0.4~1 cm,覆盖均匀。浇水需足够以确保一次性出苗。
2.2 主要病害的处理方法
首先是枯萎病,模具和二氯酚种子包扎或土壤消毒均可起到药剂防病的作用。多菌灵的30%水溶液与种子混合,其量为3.3 g/kg种子。土壤消毒一般在播种前用1 000倍30%药用稀释液倒入床土中几厘米,喷洒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水稻秧田用敌克松1∶500倍液体,喷洒。利用移栽,清网1次,干燥苗圃,可以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再者是枯萎病,播种前可以用复合木霉菌预防使用,一旦发现中央病株,应立即给予防治。当棉花腐烂病发生严重时,田里应再次换水2~3次。
2.3 主要虫害的处理方法
首先对于水稻潜叶蝇来讲,水稻潜叶蝇一般在水中沟边杂草上过冬。在适当的时间灌溉以除去杂草可以消除越冬昆虫,减少昆虫种群的数量,并防止春季大面积发生。药物防治一般可用1 000倍溶液或70~80 mL的20%药剂稀释至30 kg,均匀喷洒茎叶以达到防治的效果。对水稻象甲来说,为了确保移栽后水稻象
3 结束语
培育出一种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碳氮比高、灌浆程度高、均匀而强壮的根茎,是释放水稻生产潜力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水稻秧苗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在生产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参考文献:
[ 1 ] 滕范奎,严秀山,宋京洙.浅谈水稻育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垦殖与稻作,2002(S1):96.
[ 2 ] 张文香,王成瑷,赵磊,等.育苗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1-14.